第一百六七章:春天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穿成预知女,她带领全村抗天灾 斗罗之天魔降临 人生实录 被贬下凡后开启动物副本 单手抬棺 全民抽卡:我每天一张金色传说 地球最后一位仙人 重生:开局拯救宝藏女孩 我的羁绊在你之上 全民末世垂钓:开局钓到SSS级

当然,借酒发挥什么的朱由检自然是不打算这么干的。 饮酒之人都知道只要不是烂醉,那人的意识其实并不会受到太多影响,顶多只是会让人变得冲动一些。 之所以要表现的熏熏然。 只是提前准备好一个随时可以离开的借口而已。 可这就让羯拉玛等人一头雾水。 兀儿特这是要做甚? 还有这酒宴,菜品什么的倒是没什么问题,一尝就知道出自黑旗城内专供公职人员,旗丁交费也能吃一吃的大食堂师父的手笔。 可座椅板凳什么的就挺粗糙。 明明还是能挤出来一些好木料的好桌椅的。 整个大厅朴素至极,之前摆在兀儿特的大厅里的那些华美的装饰物和家具如今全都不见踪影,唯一能看的就是屋子里挂着的不少兽皮和几个兽头。 但不该问的羯拉玛等人也就不问。 毕竟兀儿特和那些個朝鲜人与汉人说的话他们也听不太懂。 闷头吃喝就完事儿了。 至于为何要把宴会和自己的办公大厅兼会客厅搞的寒酸。qδ.net 原因也很简单。 作为大明皇帝,朱由检是很清楚大明朝堂中的官员对于外邦异族势力的态度的。 这态度好恶与否,只取决于三个字。 优越感。 穷,小,弱这三样只要沾上两点,那么大明对待你的态度就可以用慈祥二字来形容。 恭喜你,你将收获到大明的青睐,不但能加入大明这个慈祥的大家庭,成为朝贡国的一员,接受大明的赏赐,享受到诸多福利,和其他朝贡国掐起来了大明还会干预,且或许还能有幸成为‘不征之国"的一员。 如果像是北方蒙古诸部那样占据的领土广阔,人丁杀之不绝,且有兵有甲。 那无论你表现的有多恭顺,大明内部磨刀霍霍之声依旧不会停歇。 而黑旗城的简陋与规模,足以表明正黑旗的族群规模不大。 眼下再加上穷。 顿时在汉人使者与朝鲜使者眼中,正黑旗就成了一个极易管控招抚的对象。 想到这儿,朱由检心头忍不住暗叹一声。 如果不是担心今后被大明背刺,他也没有必要玩这一出。 总之先将名号与封赏,还有合作渠道给正黑旗争取到。 最终一场简陋的宴席下来,大明使者得到了黑旗兀儿特大有归顺明朝之意的答案。 朝鲜使者见状为将来反清之时多出一个强援而欣喜。 翌日,两队使者就火急火燎的离开了。 欣喜归欣喜。 但在他们眼里黑旗城就不是人待的地方。 天寒地冻不说,还满城的野人,居所也粗陋,我大明的官老爷往日睡的是什么!是蚕丝被!在这里盖兽皮取暖,像话吗? 咱们没要好处就走了,也没有克扣朝廷发下的封赏,这是在照顾野人呢。 穷成这样了,手里头估计也抠不出几两银子。 而等他们一走,朱由检自然让那一群侍女出来把家具什么的重新装点好,熊皮地毯什么的也铺上,香炉火炉还有山大王虎皮椅子也不能少。 最重要的,还有地图。 锦衣卫与朝鲜水师达成合作,同时也建立了通往大明的信息通路,且直达山东第一线,可以直接从林庆业处获得大明北伐的第一手战况。 哗啦啦纸张展开,一副巨大的手绘地图展开,边上是大明辽东舆图,以及一副没有任何标注的地形图。 三幅地图挂成一列,手绘地图居于中间,朱由检捻一把胡子辫儿。 “研墨。” “是。” 候在旁边的婢女不敢探头看地图,闻言就乖乖开始研墨。 而朱由检的手指也开始游走在这场由他亲手绘制的地图上。 大明北伐,建奴不得不防。 李闯未灭,建奴也不得不防。 所以朱由检的手指最终停在了沈阳一带,可随后又叹息一声。 之前倚赖冬日苦寒大雪,使得阿济格大军后勤吃紧,失去久战之心。 可换了现在,明明正是进取的好时候,正黑旗也不得不被寒冬所束缚,不能轻易动弹。 好在冬日对建奴来说也不是大规模迁徙的好时节。 但至少...... 想着,朱由检指尖移动,而后停在了阿勒楚喀堡。 “广世!向阿勒楚喀堡增兵五百,明日出发,同时向阿勒楚喀堡传令,让他们将巡狩的主要地点放在郭尔罗斯前旗。” “遵命!” 寒刺骨的冰雪之下,大军出动必然会有所损失。 但快马奔袭的骑兵还是可以走动一下的,只是大雪会让骑兵的行动速度也大幅下降。 围困岳乐部一战过后,建奴退让出大片的土地。 朱由检自然得让人将阿勒楚喀堡纳入掌控,以此确保雪化之后正黑旗可以将稳妥的将领地接收过来,同时也算是一个盯梢的地方。 有这么一个据点,骑兵就可以窥视到退至沈阳一带的建奴动向。 好让朱由检能在事态更快得到建奴的情报。 剩下的就只能等冰雪消融的春天了。 而在朱由检盘踞于黑旗城等春天的时候。 王承恩觉得自己的春天已经来了。 就算冬日里的阴寒气也没让他的精神有丝毫的萎靡,迈着步子在军火庄园里走的虎虎生风,腰杆子挺的笔直,乍看上去丝毫没有宦官应有的那股子残缺阴气。 连说话都中气十足了。 让那些个跟了他多年的家仆暗地里啧啧称奇。 无他,糖厂的利润太高了。 即便王承恩只拿三成,用以维持军火庄园与宝船厂也绰绰有余。 而大量的白砂糖产出挤兑了大明原有的制糖业,使得白糖价格下降,以往只能在权贵富户手里的甜品,现如今一些小农咬咬牙也能尝尝味儿。 受众变广,收入自然格外恐怖。 这也使得一些与制糖业有牵扯的大明朝臣对王承恩格外仇视。 但终于有了一门靠谱的内帑进项,隆武皇帝自然极力维护王承恩。 且尝到白糖甜头的他开始自然想到了对外出口,所以除了北伐之外,隆武其余的精力都放在了糖厂扩建以及制糖的甘蔗上。 有隆武皇帝明牌撑腰,王承恩做起事来也方便许多,自然春风得意。 也因此,朝中东林对他更是排斥,甚至对那些与王承恩产生过交集做过些买卖交易的,直称其为王阉党羽。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5896/380103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5896/3801039.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