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 第三百一十四章 你们要不要做人

第三百一十四章 你们要不要做人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我是全能大明星 名柯之柯界财迷 重生霸宠:偏执大佬的小撩精恃美行凶 五岁小奶包:从零修炼到无敌 一人:让你当圣童,你蛊道封神? 娱乐:毕业当天,三岁女儿找上门 西游虎妖,凡人催我快登基 不良人之唯我独尊 战龙归来林北 乱世之天之娇子

北平府。 中华重工的宣传程度越来越强,同一片土地上,同样的声音出现的越来越多。 高层的人们里,其中的一些聪明人看到了蕴含的变化。 其实道理是一样的。 朱高炽没有打算返回大宁,他在大宁的意义并不大,相反在北平坐镇更有利。 调研司自从成立以来,作为新生的部门,很快就成为中华重工的核心职能部门。 贺宽所在的部门,只是调研司下众多部门中的普通一个。 职能之一。 按照小王爷的话说,调查收集产业信息,为产业升级提供详细的数据。 从大宁回来后的朱高炽,召集了许多高层管理者,进行一场内部研讨会。 在这种局势下,很多人不理解朱高炽。 大宁的战事气氛的激烈程度,可以说是朱高炽一手组织起来的,如今却放着军国大事不理,竟然浪费时间去谈起了经济? “虽然我提议的产业升级理论,并且让调研司统计各厂数据,实际上在我看来,这个产业升级并达不到标准。” “只是因为我们工业底子薄弱,所以小小的进步,就有很大的变化而已。” 朱高炽是中华重工发展的理论先生。 甚至可以说,参加会议人能以朱高炽的学生自居。 不过中华重工不讲这套,没有形成这种风气,显得要更大气些,追求的是制度管理。 制度有冷冰冰的,也有充满了温馨的。 制度的好处不是制度本身来决定,而是制定制度的人来决定。 数十位高层管理者,拿着笔记本,用着细毛笔,沾瓶装的墨水,仔细的记录笔记。 他们有普通工人出身,有舍人出身,有童生出身,也有秀才出身,乃至商人出身。 最早的一批管理者,许多人止步在半路上,只有极少数的人才跟上了中华重工的发展。 许多人是加入中华重工后,靠着自己的才能,后来居上担任了重要的岗位。 例如蔡文、马林、严中正这些人。 在朱高炽眼里,这些人不比后世的一代接替一代,三代人努力出来的企业管理者素质差。 至少这些人是靠着才能走上的工作岗位。 无论是他们的智商或者情商,都要超过那些人,缺的不过是对后世社会的熟悉。 但这是大明。 还未正式进入十五世纪的时代。 他们对大明熟悉即可。 那么这个缺点就不是缺点了。 “产业升级的意义巨大,特别是新的提高生产效率的技术出现,例如刀具厂各类提高生产效率的新机器。” “原来需要一千名精湛手艺的工人完成的生产任务,现在只需要一百名合格工人就能完成。” “不但创造了更大的利润,也极大的增加了产量。” “那么这节省出来的九百人力怎么办呢?” “这九百人可以建设更多的工厂。” “他们可以去建设生产机器的工厂,例如刀具工厂使用的新机器,这些生产机器的工厂,会让机器变得便宜,让更多的工厂使用新机器。” “这就叫做产业升级。” 许多高层管理者脸上露出迷茫。 太多的不解。 小王爷的话听起来有道理,可实际想来不是那么回事。 生产机器的工厂才需要多少人,远远无法消化原来工厂提供的岗位多余出来的人。 朱高炽叹了口气。 这就是为什么西方国家惧怕中国模式的原因。 二十年。 谁敢想只二十年。 产业升级自然会遇到很多很困难的问题。 从原本的生产服装袜子帽子,到生产轻电子加工,逐渐到生产家电,生产化工…… 国外工业商品的市场份额,逐年被国内工业商品取代。 空调,洗衣机,电视,手机,汽车,发电机,发动机……国产定型机,国产印染机,各类的国产设备。 要知道二十年前。 这些工业机器可都是外国品牌牢牢占据国内市场,世界上也是如此。 而二十年后。 只国内的一家叫做远大的企业,连美国国内的空调市场占额就高达了百分之四十! 美国喊了一个世纪的自由贸易口号,这个核心策略受到了威胁,他们玩不下去了。 他们掉转头,开始捡起了贸易保护,这个当年他们最痛恨英国,痛批英国的方式。 分配社会资源生产模式,这个手段的威力实在太大了。 所以朱高炽并不担心工业化在北平的发展速度。 许多人觉得在宋以后施行工业化很难,是因为他们不了解古代的技术水平和识字率,以及社会生产力。 更不了解伟大的中国工业革命的厉害之处。 他们以西方工业革命的经验去试着了解经济发展,自然就会觉得阻力会很大,发展会很缓慢。 所以对于这些困难,朱高炽只需要使用老办法,继续优化调节社会资源社会分配。 当然没有指望达到后世的高度,甚至二十年内,能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才是朱高炽的目标。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技术,都不是大的问题,这是西方人说的。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技术,实际上是对世界历史上原有技术的总结和改进,没有质的变化。 包括蒸汽机。 许多人甚至认为只有出现了橡胶技术,保证了气密性,才能发明出蒸汽机。 没有了解过纽克门蒸汽机和瓦特蒸汽机,也没有真正了解过那个时代的知识。 而瓦特蒸汽机的核心部件,却是用最简单的生铁制造,并不是当时最好的材料。 相反。 现在大明的蒸汽机,有的部件用了五炼铁,有的部件用了九炼铁,有的部件根据需要使用的生铁,从使用寿命上来看,反而比瓦特蒸汽机更先进。 “从中华重工指导目标来理解产业升级会遇到的问题,你们才能得到清晰的认知。” “中华重工追求的不是利益,利益只是手段,目的是对社会资源的分配。”朱高炽又说了一遍。 许多人恍然大悟。 他们从商人的角度去想这个问题,肯定是想不通这个问题的。 经过小王爷的提醒,很多人明白了自己该怎么做。 密云分区。 刀具一厂。 原来有四百余名工人,专门用来生产军刀,完成军工联合办分配的订单。 随着新机器和流水线制度的成熟化,只需要一百名工人。 这一百名工人还包括了仓库和搬运工人等。 当流水化生产线正式运行后,有近三百人无事可干,离开了车间,茫然的呆在工厂。 不久。 他们听说要调去新的工厂,好像是专门生产蒸汽机杠杆锤的厂子。 “唉。” “有了新的去处,怎么你还唉声叹气的?” “他家里厂子近,去了新的工厂,离家就远了,他肯定不高兴。” “你们懂个屁。” 那人忧心道:“那生产蒸汽机杠杆锤的厂子,能需要我们这么多人?” “原来你操心这啊,你不懂,不只有蒸汽机杠杆锤工厂,还有好多生产别的机器的工厂。” 那人露出鄙视的眼神。 “就算有这么多机器工厂,那也岂不是和我们沦为一样处境的人也越多,你自己想想这个道理。” 那人的说法,惊醒了其余的人们。 他们担忧了起来。 只半个月,刀具一厂工厂风气下滑的厉害。 哪怕最近收到总部的通知,号召全厂学习五壮士精神的活动,也没有引起好的效果。 调研司的工作人员投诉了刀具一厂。 “该厂学习五壮士精神活动施展工作不利,工人们怀有意见,导致工厂风气散漫,作为工厂负责人视而不见,没有主动解决问题,更没有主动关怀工人们的心理建设,可见该厂负责人脱离工人阶级,没有发挥主动性,不具备责任感……” 很快,军工联合办的调查人员来了。 最后给出了结论。 “调研司投诉经过联合组详细调查,情况确认属实,但考虑该厂负责人做事勤勉,在工人中有良好声誉,不少工人为该厂负责人说话,对上级部门分配任务常年优异达成,因此只给予警告处分,希望该厂负责人勇于承担错误,改正自己态度,继续带领刀具一厂的全体工人们,不辜负总部期望,不辜负工人们的信任,不辜负工业化发展道路。” …… 刀具一厂很快举办全厂工人大会。 四百余名工人在工厂的平地上,工厂厂长站在椅子上,大声的向工人们讲话。 “五壮士的高尚精神,是我们要学习的对象,难道我们厂的工人,连这点道德水平都没有吗?” “兄弟工厂们比我们做得好,这让我感到了耻辱!我很耻辱啊,连饭都吃不下。” “不是因为我被警告了,而是因为兄弟工厂们的兄弟们怎么看我们刀具一厂!” 厂长激动的说道。 “我知道厂子里最近有很多不好的言论,我想着大家都是工友,抱怨几句没有什么问题。” “可千不该万不该,连道德都不要了吗?” 道德。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追求。 在有的时代,道德是比自己的性命还要重要。 在有的时代,道德不如自己的享受重要。 “工厂什么时候会忘记工人?不要去怀疑工厂!更不要因为怀疑工厂,就抛弃了自己的道德和良知。” “学习五壮士精神,和你们口中的苦恼是没有冲突的,传出去你们还抬得起头吗,要不要做人!”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5952/390115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5952/390115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