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 第四百八十九章 原来是嫌少

第四百八十九章 原来是嫌少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团宠小奶包,我是全皇朝最横的崽 兽娘时代:开局契约SSS级校花 我为龙国守护神,吊打全世界! 老实人逆袭2003 天命之王 死亡短视频 深宅嫡妻上位手札 西游:这个悟空太卷了 玄学嫡女被读心后,全家悔哭了 末世:狂囤百亿物资后我摆烂了

金忠陪着朱高炽在平台上。 王宫的建筑修得不低,但随着北平城的高楼大厦,新工地一个接一个。 平台的视线已经被遮挡了。 眺望远处的好景象,自然也就消失了许多。 “小王爷谨慎是好事。”金忠敬佩的说道。 遍观历史。 多少人能忍得住如此的诱惑,例如最近最火的《三国演义》,一方玉玺就能让江东英豪丧命。 金忠虽然不认为小王爷南下有危险,但是小王爷能保持如此的谨慎精神,还是让金忠佩服。 谨慎终归不是坏事。 但是有些事金忠还是担忧的。 “皇太孙在京城一向仁孝,对圣人向来恭敬,而小王爷却屡次拒绝圣人,恐怕会有伤祖孙情谊。” 朱高炽叹了口气。 局势是不停变化的。 从最开始为靖难之役的布局,乃至在金州打造的奇兵,都是为了一击致命。 但是计划不如变化快。 辽东的事情,暴露了金州的奇兵,也让京城有了防备,金州的海军能打败南方的水师,但是京城绝对不会再抽调走所有的兵力,留下一座空城。 而铁路又没有修建好,需要花费更多的力气。 但是朱高炽仍然有信心。 可朱元璋直接拉拢了父王,易储之心,动摇了北平的战心,也动摇了自己。 不用打仗,直接接管大明。 对谁都是好事。 对老百姓更是好事。 唯独对反对势力不是好事。 可朱元璋一套又一套组合拳下来,看得朱高炽眼花缭乱,防不胜防,一下子混成了一锅粥。 对于南下京城,朱高炽越来越没有了信心。 心里总觉得不安。 “自己终归不是朱高炽,和朱元璋没有祖孙情啊。”朱高炽暗自想到。 本质上。 他不信任朱元璋。 一开始他连朱棣都不信任,兴办工业发展都是小心翼翼,用尽了各种伪装。 结果伪装成为了无用功。 因为朱棣把自己当他亲儿子,并没有为难自己,反而一路为自己开绿灯。 北平的工业化发展,朱高炽无法亏心说全是自己的原因。 如果不是朱棣的支持,朱高炽不可能这么顺利,也没有如此的好环境。 所以朱高炽不怀疑朱棣,因为朱棣就是他的父亲。 但是对于朱元璋。 朱高炽心里有个问号。 朱元璋的儿子那么多,孙子更多。 比起那些孝顺至极的晚辈,自己更像个逆孙,换位思考,自己也会不爽。 自己种种举动都在削弱朱元璋的权利。 放在后世。 就是不孝子,不停的在图谋家业,任谁心里也不得放心,担心自己晚年凄凉不是么。 但这些都是朱高炽心底深处的不安。 自己本就是普通人。 能有今日的成就,除了一个好出身,其余不过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而已。 靠着信息差,并不是自己比旁人有多聪明。 包括当下精神文明建设的种种手段,也不过是跟着后世学的而已。 说穿了。 普通人最怕改变。 因为面对陌生的环境,只有聪明人才能最快的适应,而普通人畏惧改变。 北平模式是朱高炽熟知的,是他心里安心的根基。 玩弄政治。 朱高炽有自知之明。 一百个他也不是朱元璋的对手,甚至朝廷里多的是人精。 但是在推动工业化发展,建设精神文明的道路上,朱高炽可以自信的说,自己吊打这个时代的所有人。 包括朱元璋。 工业海暴兵,才是自己的强项啊。 朱高炽叹道:“皇爷爷太厉害了。” 身后的金忠抬起头,露出莫名其妙的眼神,这又是从何说起。 “与朝廷打仗,我是不怕的,其实我准备了好些年,我相信不要一年的时间,我就能打下京城。” 朱高炽自信的说道。 新军火器的发展,最大的威力,是城墙失去了作用。 哪怕还有炮火轰不塌的城墙,靠着炸药包也能轰炸塌,一路平推过去。 朝廷敢派大军北上,他就敢派金州军从海上发出去袭击朝廷。 首尾难以坚固的反而是朝廷了。 金忠忍不住露出笑容。 太原闪击战,一战定乾坤,让北平在北方的战略局势获得了主动权,而海军又让朝廷的大军不敢北上。 就算当初没有圣人的配合,北平拿下整个北平也不过是时间的问题。 只不过有了圣人的配合,北平不费吹灰之力,也没有让北方的百姓们遭受兵戈。 从这方面看,圣人应该是有易储之心的。 否则只稳定北方,至少需要耗费北平半年的功夫,毕竟圣人威望正浓,地方上不会轻易归心。 地方不稳就需要留下军队,同样也让新军的军力陷入被动。 “一个易储之心,一个配合新军收复北平的手腕,让战事立刻消停了下来,然后让禁军和新军一步步糅合到一起。” “如果这些都是皇爷爷根据形势得出的算计,那就太可怕了。”朱高炽感叹道。 金忠忍不住吸了口气。 小王爷想事情,总有令人震撼的角度。 如果按照小王爷的思路,圣人是为了安抚住北平,挽回南方不利的战略态势…… 朝廷的大军因为金州海军的存在所以不敢北上,太原又被闪击战拿下,山西行都司失去内地的供应…… 如此种种,朝廷的确无力顾及北方,而这段时间,北平新军又会一步步稳定北方。 那么用这段时间稳住新军,的确是应急之策。 金忠忧虑了起来,突然愣了愣。 自己的思路被小王爷带歪了啊,事情怎么能这么看。 “皇爷爷虽然主动说要清理一批官员,但又说因为我不去京城,所以不管了。” 朱高炽一句句说道。 金忠无言。 小王爷的确像《三国演义》的曹操,有过之而无不及,疑心病太重了。 防备是肯定要防备的,但是过分的疑虑,反而对事情不美。 “那小王爷要不要南下?” 金忠直接问道。 “北平的禁军调走,同时在兖州府和济宁州,留下二十营新军,然后按照现有的规划入京。” 朱高炽说道。 金忠懂了。 小王爷嫌护卫他南下的军力太少了,早说嘛,搞的这么神神叨叨的,颇为无语。 兖州府和济宁州南边就是应天府。 有了二十营新军,可以随时南下直取京城,加上小王爷带去的上万新军,以及前番调去京城的近两万新军。 也就是近十万新军护送小王爷南下,整个北方新军一半的军力被抽调。 小王爷的确谨慎。 金忠佩服。 总算还知道照顾地方,为十一行省一地区留下了十万的新军,保证地方的稳定。 金忠不像陈亨那些将领那么着急,既然小王爷如此吩咐,他回头就去布置。 很快重新改变了行程计划。 也不等京城的旨意,北平都司的公文下发到了禁军的驻地,以稳定地方的名义,调走北平的禁军。 禁军按照北平新军的编制,整编出了十二营。 根据都司最新的计划。 三营调去千里之外的辽东北镇,五营调去了西域行省,剩下的五营,其中三营调去塞南行省,还有两营装备了新式军备的禁军,随着朱高炽南下。 金忠既然知道了朱高炽的心意,那就让小王爷放心。 不但计划分派出去,并且一股脑调去了更远的地方,这下子小王爷就没有了话说了。 朱高炽很满意。 这才叫心腹,知道自己需要什么。 难怪上位者喜欢用心腹。 但是军心不能放弃。 “支援边疆,稳定大明。” 巨大的横幅挂起。 一支支的慰问团队前往禁军整编的各营营地。 禁军们穿着新军军服。 整齐的席地而坐,看着舞台上的表演,这些来到北平行省不到一年的士兵们,脸上充满了热情。 洪武三十一年二月八日。 北平展开全军大演练活动。 十万将士奉命参加。 通州。 旗帜的海洋。 各营在划分的区域,演练新军各式战术作战,由长史府,都司衙门,经历司,军工联合办,军户经济合作社等衙门和机构检阅。 “轰隆隆。” 车载炮的炮声,让大地都在摇晃,远处成为烟尘的天空。 “踏……踏……踏……” 一排上千名,穿着轻甲的投弹兵走在最前面,他们后方是举着装有刺刀的自生火铳士兵。 黑压压的一片,踩在草地上发出整齐的脚步声。 “投。” 随着军官的作战命令,以及旗兵的军旗,前排的投弹兵扔出了手里的手榴弹。 投弹兵用最快的时间,把手里的手榴弹丢出去。 丢的又远又直。 “滴.滴..滴滴滴滴滴.” 随着军号的响起,举着刺刀的军士们,低下了身子,往前发起了冲锋。 “杀!” “杀!” 喊杀声遍起。 几名步兵扛着虎蹲炮,快速的跑到目的地,然后把虎蹲炮稳固在地面上。 经过士兵的算计,调整了炮口的角度,对着前方山坡后开始射击。 虎蹲炮发射的炮弹,抛射落到山坡后,发出了轰炸的声音。 整整三日的大演练。 犹如实战一样,海量的军事物资消耗了出去。 新式骑兵们。 一手自生火短铳一手骑刀,骑着战马穿着板甲,在战场上犹如宠儿一般,贯穿了整个场地。 “万岁。” “万岁” “大明万岁!” 朱高炽骑着马,在身边一众将领的簇拥下,由骑兵拱卫着。 世子旗高高举起。 两旁的士兵们奋力欢呼。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5952/937763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5952/9377634.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