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虎毒不食子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聊斋:我竟成了普渡慈航 大哥,臣弟助你上位 奥特曼:玩家才不是反派怪兽 剑帝 灵气复苏:我有两界穿越门 修仙:她靠乌鸦嘴翻身了 寻针记 都重生了,谁还当个正经法律人 她如狂风暴雨 原神:受任于强军之际

“实不相瞒,大人,我已经找到了汉王的把柄。” 程进迟疑了一会儿,然后说道。 “把柄?是什么样的把柄。” 韩辰皱眉,他也知道,程进一直盯着汉王的,相比之下,倒是没有盯着赵王,主要是赵王的威胁性不大,怎么轮也轮不到他的。 “汉王多行不法事,强抢民女,私底下召见驻外将领,这可都是忌讳的。” 程进说道。 韩辰愣了一下,他又没有专门研究过汉王,这个人,在历史上,也没有什么地位,不值得深入研究,因此,其生平作风的话,韩辰那是根本就不知道的就是了。 “你知道这些事情,却是没有宣扬出去,证明有所顾忌啊!” 这个程进也是一个聪明人,人家是皇子,不可轻动。 “他毕竟是皇子啊!我这一宣扬,搞不好我倒霉了,陛下是保还是不保呢,这当爹的会不保自己的儿子吗?恐怕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程进一本正经的说道。 韩辰点了点头,倒是挺聪慧的啊!事实也的确如此,是这么一回事情的。 皇帝杀自己的儿子,在历史上十分罕见,正所谓,虎毒不食子的啊! “不过,汉王多行不法之事,这件事情还是要多告诉皇帝的,但不能你我出面,应该让他人出面的。” 韩辰说道,枪打出头鸟啊! “那谁比较合适呢?” 程进皱眉,他自然也不愿意出这个头。 “杨士奇呗,他倒是刚正不阿的,由他出面可以,不过,杨士奇在随军出征,等他回来之后再说。” 韩辰一本正经的说道。 “大人果然是高招啊!” 程进不由赞叹了起来,杨士奇,那是最佳选择。 杨士奇这个人,可不简单,作为明朝重臣,历经了很多大事,其寿命也长,韩辰记得,似乎活了七十多岁吧! 杨士奇今年四十岁左右,年少时爹就没了,家里贫困,却勤奋好学,是正儿八经的穷书生。 说起来,他也算是建文帝旧臣,不过是个翰林院编撰,地位不高,不起眼,所以没有在清洗的范围之中,反而是受到了朱棣的看重。 先是升任翰林院编修,而后又被朱棣选进了内阁之中。 当然了,这个杨士奇也不算是什么好人,打压政敌那是不遗余力。而且,教子不严,他那个儿子,那就是一个恶霸。 不过,杨士奇也算是太子党,有机会打压汉王,他恐怕是会不遗余力的,所以,选他那是非常合适的。 “杨士奇这个人,还是要警惕起来的,他比较受到重用,以后大权在握,指不定会擅权,这个人,是有野心的。” 韩辰说道。 “他出身贫寒,对于权势那是有野心的,以后定然会结党营私。” 韩辰继续说道。 “大人高见,如果是这般,那就不能让这个杨士奇手握大权,以免到时候威胁到太子。” 程进点了点头,这个杨士奇怎么说了,那是穷鬼出身,能不想着光宗耀祖吗?这样的人,野心是很大的。 “人要用,也要提防吗,他还是很能干的。” 韩辰说道,杨士奇这个人也是很有能力的,这一点,也是一个事实的。 这个家伙活得时间也挺长,按照他四十多岁的寿命来看,说不定能够活到朱祁镇那一朝的呢? 这样的老臣,其实挺危险的。 朱元璋就担心这样的老臣,所以,才弄死了告老还乡的李善长,主要就是李善长太能活的了,到时候死在自己的后头,然后造反。 皇帝其实不喜欢太能活的臣子了,尤其是那种重臣。 不过杨士奇这样的人不必担心。 “李恩同才是陛下面前的红人,如果能够把李恩同拉拢过来的话,对于太子的好处,那可是不言而喻的。” 程进说道。 李恩同是锦衣卫指挥使,位高权重,如果能够拉拢的话,好处那是显而易见的事情的。 “怕是并不容易,不要忘记了,他可是一个宦官的,而且最好不要染指锦衣卫,这是会被皇帝嫉恨的。” 韩辰一本正经的说道。 皇帝是不允许私人染指锦衣卫的,这是公器,而且,其作用还是相当巨大的那种,根本不容轻视。 所以收买李恩同,怕是不行,拿什么收买啊!他这个锦衣卫指挥使的职务,已经算是顶峰的了,在职务上,已经不能给予其很高的官职了。 总不可能封王封侯的吧!这哪里有给宦官封王封侯的啊!可是不太现实啊! 所以,收买李恩同,就没有那个必要的了。 回到府邸,韩辰就脱了孝服,他是真的不愿意披麻戴孝,可是没有办法,这是礼制,所有大臣都得遵守的,韩辰自然也不能例外,否则,到时候会被人给弹劾。 皇后这事,算是落地了。 不过新的皇后会是谁呢,就不知道了,不过,那些个皇妃,似乎是不太行吗?她们并没有皇子,因此,被封为皇后的话,不太现实的事情的。 而朱棣,似乎因为常年打仗的缘故,从而导致了现在根本就没有生育能力的,这也是很显然的事情。 可能是骑马的原因的吧! 那草原部落,其繁衍能力就不是很强,很难说,没有骑马的影响。 太子还病着呢,不过现在他监国的话,有内阁帮忙处理事情,倒也不是很累的就是了。 这个内阁,本身就可以用来监国,杨士奇那是走了,可是还有其他的大臣的。 因此,朱高炽也不是很忙。 然而,内阁的权利,那是在越来越大了。 还有个机构,还没有成立呢,那就是东厂,这个东厂,应该就是朱棣在位时期成立的,以后也会成为一个庞然大物,由宦官把持,到时候,定然是会弄权的。 韩辰也没有什么事情可以做,他都想着又一次的外出巡视了,看一看兴修水利的事情,是不是建了什么豆腐渣工程之类的。 过了几天,工部突然上奏了,说是运河堵塞,需要疏通,可是要不少的银子的,不是一笔小数目。 运河也是年久失修多年了,作为水运的重要航道,这个堵塞了可不行的。 朱高炽一统计,至少需要好几十万两白银。 要征发不少的劳工,去疏通河道,这是一件大事。 朱高炽有些拿不定主意,就来跟韩辰进行商量了,看一看怎么办? 运河,毫无疑问,是南北转运的重要航道,其地位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60210/3409193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60210/3409193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