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可爱的邻居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都市极品妖孽高手 让你拯救倒闭厂,你竟成世界首富 直播鬼才:这主播能处,有事真上 花村桃运小神医 错爱之殇 创世神之万界逍遥行 七零娇妻太会撩,乡下糙汉红了脸 穿越成路人,我只想苟活 快穿:活到大结局 一世符仙

新人作家,稻花的改革三部曲,北平文艺刚刚推出,反响不小。 前两部,下岗记和创业记,已经成了改革开放派必备宝典,有些人甚至直接拿来当教材,一步步的跟着学。 或许是现在的计划经济变数小,或许是一些其他的巧合,反正还真给他们弄出了点成果来。 当然,没出成果的也怨不到书上,人家写的清清楚楚,也确实有人做出成果。 自己没成果,只能说明自己不适合,或者是自己没找对方向。 一篇小说就能挣到三百万,不敢想象三篇能有多少钱,买它!买了它还愁没钱吗! 买别的小说,可能还觉得手头紧紧巴巴的,买改革三部曲,再紧巴也不能紧巴它! 不投入就想暴富,天上不会掉馅饼。 之前没有买到那两期期刊的人更是摩拳擦掌,他们之前没抢到,现在买更划算呢! 他们给每个书店分发了之前就计划好的书籍数量。 “这个真的不够卖,每天光过来问我的就有十几二十个人,才一千本,你让我卖给谁去。” 他们这么大个书店,每天人来人往这么多人,一千本,也不知道够顶几天的。 “你先卖,真不够还会给你补的,我们要送的书店这么多,都给你了,别的书店不就没了。” 北平的书店是大书店,分配的相对较多,还有很多偏僻的地方,偏远的小县城,他们那里也有新华书店,不能厚此薄彼,大家都要有。 区别只在多少上。 “行吧行吧,到时候不够,你可要尽快补货。” “放心。” 等到负责送书的人走了之后,签收书籍的人首先从书堆里拿出几本,这是他要买的,剩下的才是放书架上的。 一本书的价格,三篇小说,赚了,之前要花两本书的价格才能看到李稻花的两篇小说呢。 刚一开始销售,书店就像是要免费送鸡蛋一样,柜台前拥挤的都是人。 年轻人甚至挤不过上了岁数的人,那些人不仅力气大,还会讲战术,有的后发先至靠的就是战术。 “同志们!同志们!给我们年轻人点机会!让我们先买!” “不当人子!你家没有老人啊?不说尊老爱幼让着我们,反而让我们让着你们,怎么好意思的!” 老人怎么了,老人也需要学习,老人更需要学习,六七十岁的人,正是闯的年纪,多少人还能被单位返聘呢。 等到老人们买完书离开,书店也没剩下多少书了。 老人家干了一辈子,有的是钱,只要是来新华书店买书的,那手里都不是一本。 他们有时间有钱,除了给自己买,就是帮家里孩子买。 “没有了,大家回去吧,想买,我们书店还有别的书。” “我们就买三部曲,你们什么时候有货?” “不知道。”售货员没好气的回。 天气越来越热,这么多人来买书,本来就已经够忙,够烦躁的,还这么多问题,真是讨厌。 售货员啪的一下把手里的扇子打开,自顾自的给自己扇风。 “嘿你这小姑娘!” “干什么?干什么!要买买,不买赶紧走人!” “你们知不知道什么叫服务群众啊?你们就这服务态度,迟早要被淘汰!”人群中,不知道谁喊了这么一句。 大家一听,哄然大笑,因为他们都知道,这是出自李稻花的《杜鹃创业记》。 她在文里批判了现在一些销售员的行为,比如说无故殴打顾客,无故辱骂顾客…… 在她看来,未来是要卷起来的,不止是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同样要卷起来,要比别人做的更好更优秀。 这点,其实国家也一直在提倡,在北平,就有个卖糖果的劳模张秉贵,他服务热情,业务过硬,人们都喜欢他,也喜欢去他那里买糖果。 在他那里买的糖果基本不会出错,不仅是数量,还有大家的爱好。 而像他们现在遇到的这个售货员,在小说里就是批判的对象,如果做不到服务群众,那么为什么要拿服务群众的这份报酬。 “我就这态度,你这么大本事,你让领导开除我去!” 这个年代,售货员也是有编制的,只要是工作,都是有编制的工作,非大错不能开除。 大错基本上就是进监狱这样子,无故殴打顾客,还达不到进监狱的程度,所以这个售货员可一点都不害怕。 端上铁饭碗前我是谨小慎微、毕恭毕敬,端上铁饭碗后我是耀武扬威、趾高气扬。 还没买到书的人一哄而散,大家到另一个地方去试试看。 最先买到书的一批人,除了喜欢李稻花书的,还有讨厌她的人。 当然,再讨厌她,那也要花钱买她的书,给她送钱。 因为不买她的书,你就是想黑她,都不知道从哪方面黑,她的读者太多,随意抹黑,很容易露馅。 董郁就是这样的人。 他本来就是专业靠点评这些文章过日子的,不止是李稻花,其他的文章他也点评过。 有贬低的,自然也有夸奖的,只是夸奖的少,贬低的多,这样才能吸引大家的视线啊。 他也勉强算是这个年代的公知大V,自身还有一定的读者。 可这么多人,就碰上李稻花这么个刺头,他发一篇,她就回一篇,一点都没有文人的矜持,也没有文人的平和与虚心。 其实李稻花也不是不虚心,有些人的批评她就没怼。 比如说给她指出,她的小说,只是一种特殊情况,并不能全面推广,学习的企业也要有取舍。 这些都是有理有据的,她本人也认同的。 可董郁这家伙写的都是些什么玩意。 一会儿说她这个人有问题,一会儿说她小说的思想有问题,还说她抹黑外国人的形象。 笑话,下岗记和创业记里对外国人的描述少之又少,创业记根本就没写到创汇,下岗记有创汇,那也是只在最后面写了一小部分。 李稻花就是看不惯这个人踩着她上位。 为了能够找到全新的角度骂李稻花,董郁也是拼了。 他手上的这本书是他拜托同是文艺圈的朋友帮他搞来的。 还没看多少呢,他就怒不可遏,几次把书摔在地上,又重新捡回来。 “简直就是污蔑!是耻辱!她这样的人能受人追捧,这个国家要完啦!”董郁涨红着脸,鼻子像累垮了的老黄牛一样喘着粗气。 他要继续拿起笔来战斗,要跟李稻花斗个不眠不休。 李稻花的稿费来了,先给的只有奇遇记的千字稿费,768。 信封里,十块五块一块的钱,放在一起厚厚的,沉甸甸的,加上之前存起来的稿费,他们有一千多。 李稻花觉得,可以先去看看有没有合适的房子。 买房子这种事,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尤其是在现在。 大家都想着等单位建房子分房子,单位效益不好的情况下,也没钱建房子。 房子少,这就导致很多人没地方住,只能挤在一起,或者是租个小小的房子。 房子越小,租金越便宜,合租房自然也应运而生。 “真把这钱拿来买房啊?” “当然啦,你不想住在大点的房子里吗?” 谁能不想呢,欧阳远自然也是想的,可一想到自己买房子,他们分配的房子就空了下来,出租的话,不知道多少年才能把他们买房的钱挣回来。 他把自己的顾虑跟李稻花说了,李稻花的回答是:“现在不买,以后房子会越来越贵,直到咱们买不起,听我的没错。” 听李稻花的,没错,欧阳远想起来李稻花之前写的小说,她确实对市场经济更了解,而且,这买房的钱也是李稻花挣的。 她要是真想买房,他也没理由拦着。 两人就经常趁着欧阳远放假的时间跑着看房子。 他们两个人生地不熟的没关系,他们认识在北平呆了很久的人啊。 李稻花托梁宁帮忙打听打听,欧阳远则是跟同事和楼里的人打听有没有要卖的房子。 “打听这个干什么?” “稻花想买套房子,家里的书越来越多,快放不下了。” 作为21世纪,每天都要用手机摄入大量信息的人,穿越过来之后,李稻花不写稿子的时候,只能通过报刊和书本来获取信息。 她家光报纸,一个月就订了七八份。 “呀,那你们买了大房子,不就要搬走了吗?” “如果能物色到合适的房子,应该就会搬出去。” 楼里的邻居努力克制着自己的表情,在脑海里把亲人去世的场面回想了一遍又一遍,绝对不可以笑! 所以,欧阳远看到的就是这样奇怪的表情,邻居目露悲伤,嘴角抽搐,良久之后才说:“你放心,大家都是邻居,我们一定帮你们找到满意的房子!” 说完,都不等欧阳远有反应,就在楼里开始呼朋唤友。 “大家快出来啊!快来帮稻花老师找房子啊!稻花老师着急搬新家呢!” 欧阳远赶紧说:“不着急不着急,我们现在手头的钱还不知道够不够,慢慢来,不着急。” 听到好消息的邻居们齐刷刷打开房门,最早出来的柳杰赶快说:“怎么能不着急,这好房子都是可遇不可求的,大家都集思广益,帮帮忙啊!” “没问题!”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61017/3283163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61017/3283163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