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大唐小人物 > 第七百五十六章 十个要求

第七百五十六章 十个要求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fate王的守护骑士 神豪系统?神豪系统 守墓十年,下山即无敌 星际娱乐荒漠?最佳制作人出手 重生大唐,开局迎娶武则天 我学会游戏里的功法2 万剑伏妖 十界传说,符文血眼 快穿之有女如芸 医道官途之绝对权力

他又问道:“宝儿,可朕说过多次了,刘幽求与钟绍京就是不松口,你如何能说服他们?” 张宝儿笑道:“臣自有臣的办法,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一切都要看明日陛下狩猎的情况再说。” 李隆基道:“但愿明日能够大有收获。” 骊山演武的第二天,唐玄宗到骊山下的渭川打猎去了。 恰在此时,同州刺史姚崇来觐见李隆基了。 李隆基看着须全白的姚崇,不禁动情道:“姚爱卿,这才多久没见,你老多了,委曲你了,朕对不住你呀!” 姚崇见了李隆基有些拘谨,完全没有了当初在潞州与李隆基相处的那份随意。他赶忙向李隆基施礼道:“陛下言重了,这都是臣该做的!” “来,见见宝儿吧,你们也是老熟人了!”李隆基指着一旁的张宝儿道。 “姚崇拜见定国公!”姚崇一本正经的施礼道。 张宝儿也不说话,只是盯着姚崇上下看个不停。 姚崇不知张宝儿何意,他刚要说话,却被张宝儿一拳擂在胸前:“我说老姚呀,你怎么还是这副老学究的模样?大家都是老相识了,难道你看不出来吗?陛下在这么个场合与你相见,就是来找你叙旧的,可不是接见下臣。你如此唯唯诺诺,还如何说话?” 李隆基知道张宝儿此举是为了打消姚崇的顾虑,也在一旁附和道:“没错,先生,我们可是来叙旧的,莫要在意君臣之礼。” 姚崇一听,李隆基对自己还用的是在潞州时的称呼,如何不知他的意思,他随即道:“既是如此,那臣就随意了。” 李隆基连声笑道:“如此最好了,先生,你可会打猎?” 姚崇夸张道说:“岂止是会,打猎臣可是非常精通。不瞒陛下,臣少年之时是个浮浪子弟。那时候臣家住在广成泽,整天就知道带着猎鹰打猎。后来碰到一个老者,他跟臣说,你以后是个出将入相的人物,千万不要荒废了自己的大好年华啊。臣这才幡然醒悟折节 .读书的,后来臣果然入了相。别看如今臣老了,要说打猎绝对不成问题!” 李隆基一听非常高兴:“那咱们俩一起试试?” 张宝儿拍手道:“我给你们呐喊助威!” 李隆基与姚崇二人跨上高头大马,呼鹰放犬,直奔猎物就去了。 打猎可不是一味的穷追猛打,是要讲究节奏的。李隆基也是打猎高手,该缓则缓,该急则急,与姚崇配合得非常默契。 打猎归来,李隆基意犹未尽地对张宝儿道:“宝儿,老姚不错,不仅才智过人,而且老当益壮,精力不减当年呀。” 张宝儿当然听出了李隆基话中之意:姚崇正是我要找的宰相,我很满意! 张宝儿眼珠一转道:“陛下,你打了这么些猎物,可否让臣也尝尝野味?” “这有什么呢?回去之后,我便让御厨做了,管你吃个够。” 张宝儿意味深长道:“陛下,既是野味,那在野外吃了才有味,若是让御厨加工了,那就不是那个味了。” 李隆基会意道:“那好,我们今日就在这野外吃吃野味,好好聊聊。” 待一切都安排妥当后,三人坐在一块大青石上。. 张宝儿对姚崇道:“老姚,也不与你绕弯子了!陛下准备让你做辅宰相,你说说有什么想法?” 姚崇突然想起,当年张宝儿在长安城外为他和宋璟送行的场景,他所说的果然成了真,今日李隆基要让他做辅宰相了。 姚崇又看向李隆基,李隆基点点头。 姚崇一脸严肃道:“陛下,臣有十个要求。如果陛下答应这些要求,臣愿意做这个辅宰相,否则,臣不敢从命! 李隆基本以为姚崇会感恩不尽,谁知姚崇却先提了要求,这让他觉得很是好奇,赶忙问道:“哪十个要求,说来听听!” 姚崇道:第一,自从则天皇帝当政以来,朝廷一直是严刑峻法,臣请求以后施政先行仁义。” 李隆基听罢,笑道:“与朕想到一起去了,这条没问题。” “第二,现在国力有限,折腾不起,臣请求几十年以内不追求军功,不开疆拓土!” 李隆基沉默片刻道:“先生,要知道现在边境不宁呀!” 姚崇急了,他解释道:“臣当然知道,可现在国库不丰,如何打仗?” 李隆基看向张宝儿:“宝儿,这条你怎么看?” 张宝儿笑了:“其实,陛下与老姚的想法都对,又都不对。” 姚崇不解道:“定国公,此话怎讲?” “过分追求军功,肯定会带来无穷灾难,而非长久的兴盛和安宁。现在最需要做的是革新吏制,励精图治,任用贤能,使得天下大治。若是追求军功开疆拓土,那么要想天下大治那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再说了,就现在的财力,根本就无法支撑军队打打大仗。”说到这里,张宝儿向姚崇问道:“所以,老姚你才提出了几十年以内不追求军功,不开疆拓土的要求,我说的可对?” “一点没错!”姚崇点头道。 张宝儿又看向李隆基:“如今突厥、吐蕃对我大唐虎视眈眈,时不时劫掠我边境军民。前不久,孙佺又打了败仗。陛下现在已经没有了牵绊,若还对这些大敌隐忍不,岂不是颜面扫地。更何况边境不宁,如何能算得上真正的大治。所以,这仗不能不打。陛下,你是这样想的,我猜的没错吧?” “是这样的!”李隆基也点头道。 “老姚其实并不是反对打仗,只是反对劳民伤财的打仗。陛下也不是喜欢打仗,只是不愿意大唐天威受到挑衅,你们只须求大同存小异便可!” “如何求大同存小异?”李隆基与姚崇异口同声问道。 “打仗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就看我们怎么运用了。我认为打仗要把握好这么几点。一是能用使臣解决的问题,就绝不打仗。二是就算打仗,也要以震慑敌人为主。第三,以最小的代价去打仗。第四,既然打仗,就要把敌人打疼,让他在很长时期不敢再兴兵。只有这样,打仗与天下大治就可以兼顾了。”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61792/3304831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61792/33048315.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