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大唐小人物 > 第八百一十章 蝗灾

第八百一十章 蝗灾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全球婚配:我能看到游戏提示 重生后我成了拼爹界杠把子 僵尸:刚成酒剑仙,九叔请我下山 许清暖顾安晏 满池王八,我命最长 只想安静当个小地主,结果女帝送娃上门? 诸天纵横:从东方不败开始 靠破案治愈冷面大将军 女佣偷生孩子被爆光后,律爷他哭了 留给未来的自己

无奈之下,阿史那雪莲便来求助于张宝儿了。 “你先回去,我一会便到!”张宝儿对阿史那雪莲道。 见阿史那雪莲还有些不放心,张宝儿宽慰道:“放心,你大哥的事情包在我身上了。” 劝走了阿史那雪莲之后,张宝儿来到了内宅。 江小桐、娑娜与李持盈听张宝儿说完婉云之事,都不禁潸然泪下。 张宝儿趁机向三女提出,请她们出面,让婉云打消出家的念头,嫁给阿史那献。 三女毫不犹豫便点头答应了。 尔后,张宝儿迅速召来了燕谷,将孙掌柜一事讲于他:“这里面肯定有问题,你马上动用一切力量,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 “知道了,宝儿哥!” “这事很重要,务必在一个月内给我结果。”张宝儿又叮咛了一句。 燕谷还是第一次见张宝儿给自己交待任务的时候专门叮咛,当然知道事关重大,他点点头道:“放心吧,我保证在一个月内给你消息!” 送走了燕谷,张宝儿又马不停蹄来到了阿史那献的府上。 “我已经确定孙掌柜是被人冤枉的!” “我会尽快查出真相的!” “你若想慰藉孙掌柜的在天之灵,就说句话!否则,我转身就走!” 张宝儿站在阿史那献的书房门口,仅仅说了三句话,阿史那献便打开房门出来了。 “我信你!”阿史那献赤红着眼睛道。 张宝儿拍了拍阿史那献的肩头,一句话没说便转身离去了。 开元三年三月的一天下午,汴州的一个普通村落,农人正在村东头树林下躺着,只听从东向西的行人惊慌地高叫:“看,西边天上的浓云把日头都盖住了!”.81. 大约不到半盏茶功夫,灰色浓云愈滚愈近。村内黯然无光。空中传来了“簌——簌——”的骇人声。接着噼噼啪啪全身土黄色的虫子,铺天盖地而来。 在外乘凉的一老妪,见此情景立即跪下,两手合拢面向苍天,嘴里不停地念叨着:“天啊,要保佑,要保佑!” 周围的十多人都被她的祈祷惊呆了。 村里一位同族老人好像明白了什么,立刻大喊道:“蚂蚱爷显灵了!” 村民所说的蚂蚱爷便是飞蝗,刹时间飞蝗便到了头顶,遮天蔽日,时起时落,空中地上,上下交织,落在树上黑压压的,胳膊粗的树枝压得上下忽闪,一个劲地叫,边吃边拉屎,只听谷地里轰隆轰隆的嚼食声,哗啦哗啦的落屎声,他们无计可施,揪心地看着绿油油的谷苗,不一会被蝗虫啃成了光秆…… 岺少白急急来找张宝儿。 “这个消息朝廷知道了吗?”张宝儿听罢皱着眉头道。 “应该还不知道。”岺少白道:“我们的消息是由汴州商号直接由快马第一时间报来的,若里正报给县衙、县衙报给州府,州府再报到朝廷,估计要到三日之后了。” 张宝儿点头道:“看来,我们的分号传递消息,的确比朝廷的驿站要快些。” 毫无疑问,汴州出现了蝗灾。 蝗虫的习性很奇怪,当年份风调雨顺之时,蝗虫一般会分散单独生活,不会造成蝗灾,可是一旦某个地方出现旱灾哪怕是轻微的,群居蝗虫会大量繁殖,然后,形成一场吞噬天地间一切植被的风暴,这就是蝗灾。 蝗虫的吞噬能力相当恐怖,只需要半天,蝗灾所覆盖的田野就会只剩下裸露的大地,凡是能够入口的一切植物,包括高大的树木的叶片,到低矮的苔藓,都会成为蝗虫的口粮,大量繁殖的蝗虫在几十天后又会加入对植物的掠夺。 辛苦劳作了一年的农民,望着满天的飞蝗之时,悲怆的痛哭毫无作用,往往发生蝗灾的年份,都是饿殍满地易子而食的惨状。 绝不能让这样的情况发生,张宝儿找来魏闲云与岑少白商量对策。 商量妥当后,张宝儿对岺少白道:“此事非同小可,岺大哥你要抓紧时间,动用商号一切可以动用的力量,做好以下几件事情。第一,大量调集粮食到河南道,特别是汴州,越多越好。第二,从长安总号与别处分号调集人手前往汴州,等待命令。第三,筹集大量现银,以备急用。” 岺少白知道事关重大,点点头转身匆匆离去了。 张宝儿又让人将宋郎中与宋雪诚找来。 不一会,二人便赶来了。 张宝儿也没有废话,将汴州蝗灾的事情说了一遍,然后道:“二位回去后,尽快去查古方,一定要找到治蝗药方,这可关系着千家万户的生计。” “我们会尽全力的!” 做好一切准备,剩下的只能等了。尽管张宝儿也知道救灾如救火,但必须要等朝廷最终的决断,不然他什么也做不了。 三月初九的夜晚,四方馆的一间书房内,一个老者正在聚精会神地看书。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当朝宰辅姚崇。 自从姚崇做了首辅后,李隆基对姚崇言听计从,而姚崇对李隆基也是竭尽全力,君臣之间亲密无间,配合默契。姚崇虽然做了宰相,刚开始还没有府邸,就住在罔极寺里。.81. 寺院里花木葱茏,蚊子比较多,有一次,姚崇得了疟疾,只好请假休息。李隆基见不到姚崇,急得不得了,不停地派使者去探视,一天就派了几十个。 姚崇既然休息,就只能由另一位宰相卢怀慎主政。卢怀慎每次到李隆基那里去奏事,只要说得合了李隆基的心思,李隆基总会说:这一定是姚崇的主意吧?一旦说的不合李隆基的心意,他马上就会说:怎么不先和姚崇商量商量再来! 后来,卢怀慎觉得总跑到寺里向姚崇问计也太不方便了,干脆上奏李隆基,让姚崇搬到四方馆一边养病一边办公算了,让他的家人也到这里来伺候他。 四方馆是大唐接待各国使者的地方,可以住宿。 玄宗一听,马上答应了,催着姚崇搬家。 姚崇却再三推辞:“四方馆里有许多档案文书,住进去不方便!”。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61792/3304836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61792/33048369.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