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无奈的李世民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LOL:你也不想被全网直播吧? 无敌大反派,狂虐气运之子 重生后,我送渣女全家坐大牢 弃女轻狂:绝色医妃宠冠全京城 读心乔娇娇孟谷雪 说好大贪官,遍地奇观怎么回事? 我种田怎么种成了大种马 苏乘羽 玄幻:至尊出生便已无敌天下 四合院:签到起飞,媒婆说媒于莉

看着有些担心着急的李世民,长孙无忌不敢卖关子,当即开口汇报: “启禀陛下,汉皇自从互换过来大唐之后,便一直在皇宫之中没有出来过。” “而在皇宫中时,他也时时刻刻都在监控之下,没有私自出去过。” “臣给他安排了各式各样的宝物与美人供他消遣,所以这半年时间里汉皇一直都在享乐,根本没有丝毫兴趣来插手大唐的事务。” 长孙无忌如实汇报,毕竟一开始李世民就明确交代了一定不能让刘禅参与国事。 长孙无忌自然是没有忘记,于是暗中派了许多人员去监视刘禅。 结果很明显,半年时间刘禅就顾着享乐了,每天除了吃就是玩,没别的。 而在他长孙无忌送了一些番外美女过去之后,刘禅更是夜夜奋战,根本没有精力参与国事。 “这样么……” 听完长孙无忌的汇报后,李世民点了点头,心里当即松了一大口气。 还好,还好,还好这安乐公没有插手大唐的政事。 要不然,大唐要是落在这安乐公手里怕是要完了。 李世民觉得如果自己没有提前跟百官约定好架空刘禅,只要让其掌握一天实权,怕是整个大唐都要被霍霍了。 像大唐这般幅员辽阔百姓众多的超级帝国,任何一点小小的失误都会让大唐偏离正轨。 因此他这几十年里,每日都小心翼翼如履薄冰战战兢兢的呵护着大唐,这才有了大唐如今的国力与疆域。 要是让刘禅当大唐皇帝,那这么大的家底怕是都会被败光。 想到这里,李世民不由得紧紧的抓住了自己龙椅的扶手,长出一口浊气。 “刘禅没插手政事军事,此乃大唐之幸。” “不过朕倒有些好奇,这半年来他具体都做了什么事?” 听闻此言,长孙无忌斟酌了一下说辞,而后开口道: “别的事……对了,安乐公让大唐举办了一场全国范围内的斗蛐蛐大赛……” “这大赛囊括了整个天下所有厉害的蛐蛐,让他们赶来京城汇聚一堂共襄盛举,角逐出最强的蛐蛐之王……” “对此赛事,民间反响倒是不错,毕竟也算是娱乐赛事,而且礼部全程管控,也很有秩序。” “至于此届赛事史官们会怎么记载就不得而知了……” 长孙无忌开口道。 此言一出,李世民的脸色瞬间黑了下来。 全国斗蛐蛐大赛?! 这是什么鬼东西?! 开玩笑呢?! 那刘禅以大唐皇帝之尊,开办这等荒唐的赛事?! 要知道,那些史官并不知道皇帝互换一事,只会将此事安到他李世民头上! 而以这些史官的尿性,必定会把他骂个狗血淋头。 什么"不思进取""荒废政事""只懂享乐""荒唐无度"等名号都得加在他身上…… 一念至此,李世民的心情糟糕透了。 “陛下,举办蛐蛐大赛是安乐公的天道任务……” “朕知道,朕听诸葛孔明说过。” 李世民淡淡开口,虽然他知道刘禅这么做的原因,但还是觉得刘禅顶着他的名号来举办这种赛事多少有些荒唐。 但他转念一想,自从他去到大汉之后,也是备受诸葛孔明支持。 光是他带走十万军队这件事就足以说明诸葛孔明有多支持他。 人家刘禅的相父这么不遗余力的支持他,他却挑起刘禅的理,这似乎有些不太应该。 想到这里,李世民释怀了。 那刘禅来大唐斗蛐蛐就斗蛐蛐吧,顶着他名号也没关系,他李世民无所谓了。 正所谓投桃报李。 想到这里,李世民手指敲打着龙椅,旋即继续问道: “还有吗?除了斗蛐蛐之外,刘禅还干什么了?尤其是在后宫干什么了?” “咳咳,后宫的话……” 长孙无忌有些尴尬,不知道该怎么说,却不料李世民挥了挥手,道: “他与武媚娘之事朕知道,朕问的是他除了和武媚娘之外,是不是还和别人……” 李世民通过诸葛孔明的天幕,是知道刘禅睡了武媚娘的,他更想知道的是还有没有别的女人惨遭毒手。 而听闻此言的长孙无忌不禁愣了一下。 他本来还想斟酌一下该怎么跟陛下解释这个事情呢,结果陛下居然知道…… 这让长孙无忌松了口气,而后道: “回陛下,这汉皇只是跟武媚娘过夜了而已。” “这也是为了完成汉皇他自己的天道任务,臣等没有更好的办法,但这汉皇却有些……有些不太厚道……” “他直接自己进了后宫去寻找武媚娘,臣没拦住,这是臣的失职……” 长孙无忌没有隐瞒这件事,以他跟李世民的关系这应该不算什么大事,顶多挨两句骂而已。 而且长孙无忌也委屈啊,谁知道那刘禅跑的那么快,他咋拦下啊? “脚长在他身上,他又顶着朕的外貌,所以此事不怪你。” 李世民有些郁闷的开口道,不想继续这个话题了,于是道: “除此之外呢?除了斗蛐蛐和武媚娘之事外,还有别的事情吗?” “有。” 长孙无忌点了点头,旋即将刘禅最终的天道任务也说了出来,也就是在大唐范围内修建三百座武侯祠的事情。 听到刘禅最后的天道任务是修建三百座武侯祠时,李世民脸色终于黑开了,反而眼前一亮,心神一震。 原因无他,只是这刘禅终于干了点人事儿了。 而天道,也终于派了一个像样的任务了。 为诸葛孔明兴建三百座武侯祠,这很不错,非常不错。 他李世民亲自去过大汉,亲眼见到过诸葛孔明,并且与诸葛孔明共事过,因此十分了解诸葛孔明究竟是怎样一位存在。 此人之才,经天纬地。 此人之忠,震古烁今。 此人之节,令人自惭形秽。 给如此人物兴建祠庙、宣扬此等人物,理所应当,不但可以聊表对诸葛孔明的敬佩之情,还能传播诸葛孔明的忠贞之志,让大唐子民纷纷效仿。 如此,大唐或许也有可能出现诸如诸葛孔明这般忠贞的人物。 而作为帝王,又有谁能拒绝得了诸葛孔明这种臣子? 毫不夸张的说,估计所有帝王做梦都想拥有诸葛孔明……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62655/3331311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62655/3331311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