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分期逆转的真相!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误入天龙之本色逍遥 一人之下,这个请神不对劲! 穿成寡妇后全村人瑟瑟发抖 我,天龙人! 神魔战场中的幸存者 我每天获得一种新能力 我,一名凶宅试睡员的真实经历马俊 九千岁声声诱哄,主母夜夜被亲哭 太古龙神诀 听到小公主心声后,昏君一家汗流浃背
如果只有一个沈瑶,临医可能需要五年、十年,才能建科。
因为沈瑶自己能处理的超显微手术就有限。
但现在就完全不一样了。
她可以放开手脚。
其他医生也能尽情挑战超显微手术。
因为许秋有救场的能力!
这就意味着,临医甚至可能在两三年内完成建科,甚至更早!
想到这,沈瑶的心情不由得激荡起来。
但与此同时,一股强烈的斗志也从她内心涌出。
许秋的技术竟然如此超群……
我也绝对不能太差!
次日,第二台超显微淋巴管静脉吻合术开始。
这一次,依旧是许秋主刀。
而且,昨天的毛细淋巴管堵塞本来就是极少数特例,临床上很少见。
今日份的病人则只是普普通通的淋巴管问题。
不论是工作量,还是难度,都降低不少。
这也让许秋把手术时间压缩到了两个小时。
“昨天的手术,系统给了五个手术点。
“今天这一台则只有一个手术点数……”
看来,哪怕是自己的操作精度已经被提升到了零点零一毫米,在淋巴管静脉吻合术时,还是有很多可以优化的地方。
这倒也能理解。
毕竟自己没有获得“大师级淋巴管-静脉吻合术”,只是单纯靠缝合技术碾压过去。
属于是一力破十会。
而此时,汤姆森、戴楠等人依旧在唏嘘。
哪怕是常规的超显微吻合,做四五个小时也是寻常之事。
结果直接把时间压缩到两小时以内了。
而且,在场的都是手术好手。
他们能看出来,许秋的快并非是只在乎速度、忽略了其他一切细节的盲目快。
恰恰相反,对方已经把各种步骤都完善了,不紧不慢地做下来,看上去很从容,但结果一算时间,才两小时不到!
不过这时,汤姆森却发现许秋的表情似乎还有些不满意。
这让他感觉心脏像是被重锤了一记。
这都还不满意?
有你这水平,我睡觉都能乐醒!
“继续吧。”
此时,许秋再度开口。
昨天那台手术,直接就抽干了他所有体力。
相比起来,今天简直是小儿科的水平。
想了想,他又说道:“让咱院和临海国际医院的医生都来观摩,之后的手术我边做边解说。”
听到这话,胡主任喜上眉梢。
而临海国际的钟经山主任更是意外不已,脸上被狂喜覆盖。
对于许秋来说,这就是随口一提。
但在临海国际眼里,无异于送出一份超级大礼!
谁家医生不是把各种核心技术藏着掖着。
像超显微缝合,因为是微观尺度,过程中稍微做得快一点,就完全看不清了,根本就没法偷学。
结果许秋竟然做到了这一步!
“谢谢许医生!”
钟经山语气都因为过于激动而有些颤抖。
之后的几天里,许秋开始频繁进行淋巴管-静脉吻合手术。
当然,他一个人肯定没法在短时间内消耗掉大量志愿者。
因此汤姆森、沈瑶也分了出去,偶尔也用另一台超显微设备做手术。
许秋也会来指导。
正好就当成是休息了。
这个过程中,汤姆森、沈瑶的进步速度也非常快。
尤其是前者。
汤姆森已经沉淀了多年,技艺早就磨炼到了相当高的程度。
就像是坐在树下的牛顿。
离万有引力,只差一个苹果砸在头上带来的灵光一现而已。
而许秋,显然就是这颗苹果。
除此之外,钟经山的进步速度也很快。
他们医院本来就有开展超显微手术。
只不过技术不太行。
现在得到许秋手把手教授的机会,也能开展超显微淋巴管静脉吻合了。
因此,许秋还分配了一部分患者去了临海国际。
三台超显微设备共同运转。
志愿者的消耗速度也达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
五天后。
前三批的志愿者尽数完成手术!
所有病人都被单独列了档案,由戴楠亲自管理,进行各种详细的记录与分期评定。
根据对比。
术前术后最大的区别,肯定就是淋巴水肿的位置了。
所有病人,经过手术后,水肿都明显消退了,甚至已经有“患肢和健侧肢体周径无差距”的人,恢复速度快的不行。
至于阿尔茨海默病的分期。
这里的差异就非常大了。
会议室内。
戴楠分析着:“第一天做的那一台毛细淋巴管吻合术很成功。病人水肿完全消退,而且上肢抬举功能也恢复了。
“除了皮肤不可避免地松弛外,几乎看不出病人曾患有淋巴水肿……
“不过坏消息是,他的阿尔茨海默病分期没有任何动静。”
不管是从生物学分期,还是临床分期来看,他的老年痴呆都没有什么变化。
而且,影像检查也显示,病人MRI中海马和颞叶内侧,海马、颞叶萎缩相比之前没有明显变化。
CT发现的颞叶内侧和海马萎缩,同样与之前无异。
戴楠继续说道:“但是,第一批的三号病人。
“第二批的四号病人、七号病人。
“还有第三批的九号病人,他们却出现了分期逆转!”
这话一出,气氛有些沉默的会议室立马有些喧哗起来。
汤姆森等人都微微松了口气。
做研究,最怕的就是没法复现。
他们明明看到了周景芝分期逆转的希望。
如果,没办法在下一台手术中重新出现,那意味着一个新思路、新方案在不知不觉中被遗失了。
而现在,尽管似乎没有百分之百复现,但至少,这其中存在着一条可以探索的路线,藏着一个正确答案!
如今,他们在志愿者身上做的是广泛的淋巴静脉吻合术。
若是能进一步剖析这几例病人的共同点,然后从这个角度深挖下去,或许就能找到分期逆转的真正原因!
“这几例病人,都有一个共同点。”
戴楠继续说道。
这话一出,众人的注意力立马集中了。
戴楠道:“这几台手术,正好都是许秋做的。”
“这……”
众人有点错愕。
事实上,汤姆森等人操作的另外两台设备,差不多也达到许秋二分之一的病人量了。
只是没想到,逆转的病人全出在许秋手底下?
是因为许秋刚好碰到了某个术式,还是说……只有他的技术才能达到逆转分期的最低标准?
如果是后者的话,那这所谓的分期逆转术式就没什么意义了。
只有许秋这种把操作极限拉到零点零一毫米的怪物医生能做的话……这台手术存在与否,对临床而言价值都约等于零。
可泛用、能普及,才是医学的根本。
不过这时,汤姆森突然想到了什么。
.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62940/3339664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62940/33396644.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