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天子宁有种 > 第二十四章 皇帝的老丈人

第二十四章 皇帝的老丈人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玄门神算卦太灵,火爆全京城! 休了前夫后我成了郡王妃 精灵:想当摄影师的我却成了冠军 飞升管理员 [娱乐圈]心跳 纵横电影 风起和安 某海雾的无双舰姬 死期将至,冰山老婆疯狂折磨我 万界求生:开局我被僵尸娘盯上!

五月下旬。 辽国南院大王耶律挞烈率领西南道兵马两万余人,穿过雁门关进入代州境内和耶律敌禄的骑军汇合。 两军合兵一处共三万多人,其中契丹骑兵一万余人,室韦、女真等仆从军两万人。 随后,辽国大军向忻州方向开来。 得知消息的卫王符彦卿,立刻让人快马禀报给皇帝,同时请求增派兵力支援。 符彦卿麾下驻守忻州的人马不足两万。 而且骑兵只有华州节度使史彦超率领的两千多人。 因此符彦卿希望皇帝能增派一部分步、骑到忻州协助防御。 柴荣自然明白这事的紧要性,当即同意派兵增援,但让哪位将领带人前去,他有些拿不定主意。 攻打晋阳城正处于关键时刻,一时间抽调不出合适的人选。 柴荣为此询问了张永德的意见,想让他从殿前军中举荐一个。 张永德倒是很快就给出了人选。 “内殿直都指挥使李奕,他在高平一战中颇为勇武,且据臣所知,他的骑射本领在殿前军中,也是超群拔类。” “先帝在时,曾有殿前诸班比射,李都使用两石强弓,以骑射百步外皆中,颇得先帝嘉勉。” “此番辽国驰援晋阳,卫王若想拦住他们,守城并无大用,唯有交战于旷野。” “殿前军的诸将中,论骑射和勇武,李都使正当盛年。” 柴荣听了也觉得很有道理,就这样,增援忻州的任务落到了李奕头上。 “陛下让我领兵支援卫王?” 李奕没有想到皇帝会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自己。 更没有想到向皇帝举荐自己的竟是张永德。 自己和张永德又不熟,他没事举荐自己干嘛? 就算要推也是推赵匡胤出来,毕竟他和赵大的私交不错。 但这些事情都无关紧要了,反正都是出来打仗的,跟谁打不是打? 李奕不相信契丹人都是铜头铁臂,还能砍不透射不穿捅不死吗? 他娘的,干死他丫的! …… 渡过汾水向北数十里,就到了忻州境内,越往北见到的景象就越荒凉。 再向北翻过五台山,穿过忻定盆地后,就是大名鼎鼎的雁门关。 自从失去燕云十六州这个屏障后,雁门关便成了中原阻挡辽国的第一道防线。 然而如今北汉投靠辽国称侄,雁门关对于契丹骑兵来说,就像是自家的大门一样,来去自如。 这日下午。 后周禁军的人马出现在忻州城南十几里外。 正是李奕带人前来支援卫王符彦卿的。 “李都使,距离忻州城不远了,要不要先派人去通知卫王一声。” 李奕扭头看向身旁说话的人,对方是个中年汉子,满脸的络腮胡比马仁瑀还要茂盛。 这一次支援卫王符彦卿,马仁瑀并没有跟着一起,他带着内殿直剩下的人马,留守护卫在皇帝身边。 而柴荣给这支增援队伍任命的副将就是眼前这中年汉子。 李奕点头道:“有劳王都使去安排。” “末将遵命!” 看着对方的背影,李奕若有所思。 这中年汉子名叫王审琦……没错,就是赵匡胤义社十兄弟中的那位。 不过如今的王审琦还没和赵大熟识到称兄道弟的地步。 两人之间的交集主要来源于赵大他爹赵弘殷。 想想也知道,在高平之战前,赵匡胤只是禁军中的一个小人物。 义社十兄弟里的好几位都比赵大军职要高。 比如这王审琦,先前是东西班都虞侯,现在是铁骑右第二军都指挥使。 赵匡胤曾经还做过他手下的东西班行首。 而十兄弟里军职最高的是李继勋,高平之战前已经是散员都指挥使了。 并且李继勋此时已经年近四十。 说他们和赵匡胤结拜为兄弟那不是扯吗? 后世对于义社十兄弟是什么时候形成的,甚至于是否真实存在都没有确切的证据。 最早的记载都是在赵匡胤死了不知多少年后才出现的。 后周太祖郭威搞了个“十军主”,赵匡胤也搞个“义社十兄弟”。 郭威黄旗加身称帝,赵匡胤也黄袍加身。 这模仿的也太到位了…… 事实上。 李奕穿越到现在都没听说过赵大在军中有什么十兄弟。 他之前没得罪赵家时,好歹跟赵大还算亲近,有没有义社十兄弟这事,他还能毫无知情? 要说唯一能和赵大称得上亲如手足的只有石守信。 两人是从小一起玩到大的伙伴,就像是李奕跟马仁瑀的关系。 李奕觉得就算是真有义社十兄弟存在,起码也是等赵匡胤当上殿前都虞侯再说。 那时柴荣决心整顿禁军,赵大在其中出了大力,借机拉拢一批人在身边,倒还说得过去。 “唉,什么时代都要拼爹!” 李奕心下有些感慨。 后世都说赵匡胤是靠自己的本事获得张永德的赏识和举荐。 这才能被柴荣给重用。 这句话确实没错,但却是正确的废话。 禁军中有真本事的也不少,比如李奕自己,凭什么就他赵大能得到张永德举荐? 还不是因为他有个好爹! 或许是由于赵弘殷死的有点早,没有在赵大称帝这事上起到直接的助力。 很容易让人忽略了他的存在。 这些年来,赵弘殷虽一直都在中高层位置徘徊,跟张永德、李重进这等后起之秀比差得远了。 但架不住人家资历够深,从后唐庄宗李存勖时期开始,就一直在禁军中任职。 历经后晋、后汉和后周三朝的动荡。 赵弘殷根本没受到太大影响,他在禁军中的人际关系可是杠杠的。 张永德他爹和赵弘殷私下都有交往。 也就不难解释赵匡胤一个小校能结交张永德这个后周太祖的女婿了。 这些事都是李奕穿越后才逐渐弄明白的。 仅靠史料中那些模糊不情的记载,其实很难梳理清楚其中的关系。 不过现在这些事都不重要了。 李奕已经跟赵大在同一起跑线上,军职也就比他爹稍低一些。 人脉带来的助力已经很有限,更别说还是身处于乱世之中。 比得终究还是谁的硬实力更强! 如今他至少能有和赵大拼一拼的资格了。 …… 没过多久,军队终于抵达了忻州城下。 忻州城坐落于忻定盆地的山脉断阙处,辽国从代州南下的必经之地,素有“晋北锁钥”之称。 整个城池规模不大,但所处位置很险要,四面城墙依坡而建,外围一圈护城河,易守难攻。 若不是北汉的忻州监军李勍,杀了刺史赵皋、以及契丹派遣协助守城的大将杨努瑚。 后周军就算能拿下忻州也势必要付出巨大代价。 此时,忻州城门紧闭,城墙上有不少人驻防。 虽然提前派人通知了城内,但为了保险起见,还是有人从城墙上坐吊篮下来,检查过凭证后才放进城。 “将军就是内殿直的李都使吧?听闻李都使阵斩伪汉主将张元徽,大破伪汉军的骑兵,今日一见果然英武不凡!” 李奕刚骑马进入城内,迎面便快步走来一个文官打扮的人。 听对方的语气竟颇有吹捧亲近之意。 可李奕并不认识他是谁,有些疑惑的看向王审琦,对方摇了摇头,显然也不认识。 大概是意识到了这一点,那官儿连忙自我介绍道:“下官乃忻州刺史李勍。” 他口称下官,把自己的位置摆的很低。 但事实上,不论是李奕都指挥使的军职,还是唐州团练副使的加衔,品阶上都要比刺史更低。 哦,原来是这货……李奕不免打量了他一眼。 这李勍看上去四十岁左右,颌下长着一撇山羊胡,体格略显干瘦,一副很寻常的文官做派。 李奕倒是想不到这家伙竟能干出杀掉刺史和契丹大将的事情。 听说他把跟着契丹大将一起来协防的几百名契丹骑兵也一并诱杀了。 事后举城投降了后周,柴荣诏授他为忻州刺史。 这李勍也是个不可貌相的狠人呐…… 李奕客气道:“李刺史谬赞,末将愧不敢当。” 寒暄了几句,他又道:“不知卫王在何处?” “哦,瞧我这脑子……”李勍告罪一声,“下官正是奉卫王之命来请李都使前去议事。” “那有劳李刺史带路。” “李都使请随我来……” …… 符彦卿暂时住在忻州城的衙署内,李奕被直接带到了衙署的前厅。 一进到厅内,见到里面已经站着不少人,大半都是戴盔披甲的武将。 其中向训、白重赞和史彦超三人,李奕跟在柴荣身边见过几面,其余的人他就不认识谁是谁了。 李奕行礼道:“末将李奕拜见卫王!” “有劳李都使率军来援。” 符彦卿并没有穿戴盔甲,而是一身锦袍搭配幞头帽,看上去像是一脸和蔼的老者。 或许是年纪大了的缘故,露出来的鬓角白了不少,但身体倒是还十分硬朗。 李奕连忙道:“此乃末将分内之事!” 符彦卿微微颔首:“不知李都使此番带来多少人马?” “末将麾下有骑军九百人,步军三千二百人,步、骑共四千余人。” “好!”符彦卿环顾左右抚手笑道,“来的都是禁军的精锐,实在是一大助力。” “这次本王定要让那辽国兵马有来无回!” 说着,他又对李奕道:“你带来的步军暂且交由本王的副将统一调派,至于那九百骑军则由你亲自率领。” “末将遵命!” 李奕回了一句,便识趣的退到旁边的行列中。 随后,符彦卿开始和众将讨论起战事来。 在场的都是沙场宿将,李奕的资历还比较浅,自然没有多嘴插话,只是静静的听着。 不过他的注意力大多还是放在了符彦卿身上。 这位是真正的五朝老将,历经梁、唐、晋、汉、周五代,据说十三岁时就能骑射,二十出头就做了吉州刺史。 他年少时曾是后唐庄宗李存勖的亲从卫士。 如今是后周唯一活着的异姓王。 但相比于这些。 符彦卿在后世更出名的却是他的另一重身份:皇帝的老丈人。 不仅三个女儿全都是皇后,而且还横跨后周、北宋两朝。 大概也只有华夏历史上的最强老丈人独孤信能压他一头了。 正所谓—— “一家三代皆封王,两朝三后九大将。”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63325/3347864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63325/3347864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