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朱标学坏了呀!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都重生了,谁还当个正经法律人 重生她弃爱复仇 [综英美]重生成王妈后成为韦恩少总掌心宠了 综武:你什么大侠也配给我打工? 启禀殿下,世子今天还在装 暗夜生欢 离婚后,她带三宝继承亿万家产 幸臣 都市战神归来 美漫肌肉赛亚人

杨少峰这回是真的想疯了。 原本就是一时心善,想着多收留小舅子一段时间,以免他回到京城之后挨揍。 杨少峰甚至可以对天发誓,自己绝不是想从朱标那里忽悠更多的好处。 如果有半分虚假,就让每一个倭国的矮矬子都万箭穿心,不得好死! 可是谁能想到啊,朱标这货头天晚上还好好的,第二天一大早的就开始写文章,第二天下午就开始围着自己问东问西。 有没有什么作物是可以在草原上耕种的? 有没有什么东西是草原上不值钱,但是能卖到中原来的? 又有什么东西是草原上必不可少而中原却又不缺少的? 有没有一种可能,就是让草原上的百姓极度依赖江南,同样也让中原和江南的百姓依赖草原? 如果以上问题都有解决方案的话,那有没有另外一种可能,就是草原上也可以搞改土归流的玩法? 如果草原上能搞改土归流,那是不是意味着其他地方的土司、宣慰司之类的地方是不是也可以这么搞? 或者更进一步想。 当大明现有的行省都改制成布政使司之后,是不是可以重新划分各个布政使司的辖区,使之互相依赖? 总之,朱标就像是一个好奇宝宝一样,各种乱七八糟的问题一大堆。 以致于杨少峰恨不得马上就把朱标送回京城。 “殿下可以把这些问题都记下来。” 杨少峰伸手揉着额头,满脸绝望的说道:“榷场马上就要开放,微臣一时半会儿的也顾不上这些。” “再说了,陛下给韩国公和诚意伯他们发了俸禄,这些问题本就是他们要头疼的。” 朱标觉得杨少峰说的有道理。 可是朱标不想等回京之后再去找李善长和刘伯温。 暗自琢磨一番后,朱标干脆伸出一根手指,说道:“一斤小龙团。” 杨少峰长叹一声道:“殿下,这不是钱的事儿。” 朱标微微一怔,忽然想起来杨少峰曾经跟自己说过的一个理论。 当一个人说什么事情不是因为钱的时候,那么最后往往就是因为钱。 所以,是孤开的价低了? 然后,朱标就开始加价:“外加一百头牛。” 杨少峰微微摇头,再次叹息一声道:“殿下,榷场里乱七八糟的事情太多了,微臣这就要去榷场那里,实在没时间啊。”.M 看看,这就改成了没时间,已经不再说是不是钱的事儿了。 再然后,朱标又想到了杨少峰曾经说过的另一个理论。 棒子办事儿向来是小气巴拉的,想要拿钱砸人却又舍不得给钱。 可是朱标心里也苦。 是孤不想开更高的价码吗? 不是啊,孤也想大方,想张口就是一千头一万头牛马。 问题是整个大明一千来个州县,哪里的百姓不需要牛马? 孤是大明的太子,可以有所偏心,但是不能太偏。 再说了,孤这一次为什么要从京城跑路? 就因为上次太大方了,直接让表哥李文忠往登州府调拨了一千五百头牛马。 朱标咬了咬牙,直接把价码开到了自己所能承受的极限:“五百头牛!外加一千匹驽马!江南各地再迁移一千户百姓来登州!” 没等杨少峰拒绝,朱标又补充了一句:“这已经是小弟能开出来的最高价码了,就这,小弟还昌得晓表哥再写封信,让他想办法给小弟堵上这一千五百头牛马的缺口,姐夫你要是再不答应,小弟可就去宁阳县了啊?” 嗯? 去宁阳县? 卧槽! 朱标你个浓眉大眼的皇太子居然也开始不讲武德了! 至于朱标所说的给李文忠写信,让李文忠想办法补上一千五百头牛马的缺口,杨少峰倒是没太把这事儿放心上。 李文忠啊,那可是两千打二十万的狠茬子,《三国演义》里那个在长坂坡七进七出,大怒之下就能帮人彻底销户的赵云就是以李文忠为原型。 嗯,罗贯忠老先生当年曾经在张士诚麾下效力,被李文忠揍过。 所以,区区一千五百头牛马而已,李文忠随便找个地方抢抢就能补回来,小意思。 杨少峰嘿嘿笑了一声,直接对着小侍女吩咐道:“快,给殿下泡壶茶来。” 等小侍女泡茶的功夫,杨少峰又望着朱标说道:“殿下刚刚的那些问题,其实答案都是现成的。” “草原上适宜放牧牛羊,开采矿藏,不应该有适宜耕种的作物。” “其他的土司、宣慰司同样也可以这么干。” “至于各个布政使司之间的地盘,当然应该重新划分,使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然后才是让各布政使之间形成彼此依赖,谁也离不开谁的局势。” “至于由此而衍生出来的更多问题……” 杨少峰笑眯眯的说道:“殿下还是去找诚意伯比较好。” 朱标有些懵。 孤先提出来的这些问题。 姐夫又好像是在用孤提出来的问题回答孤。 所以,孤这一回又亏了一斤小龙团,五百头牛外加一千匹驽马,还有江南的三千户百姓,顺带着还得欠表哥一个人情? 孤血亏啊! 本着多问一个问题就少亏一点儿的原则,朱标决定再多问几个问题。 “攻打胡元,筑城、改土归流,这些只能让草原安定下来,可是怎么样才能让草原百姓认可自己是大明百姓?” “打完胡元之后,是该打交阯还是该打西域?” “又或者是先打倭国?” “大理该当如何处置?” “如果草原以后安定下来,大明百姓是不是就不会再缺少牛马?” “如果大明百姓不缺牛马了,耕地的效率会提升,收获的粮食就会增多,大明下一步是不是就要以教化为重?” “……” 杨少峰傻傻的望着不断提出问题的朱标,心里总有一种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憋屈感。 朱标学坏了呀! 原本还温文尔雅的皇太子朱标,竟然跟着朱重八那个老登还有李善长和刘伯温那两个老匹夫们学坏了! 无可奈何的伸手揉了揉额头,杨少峰叹息一声道:“殿下,这些事情难道不该是韩国公和诚意伯他们需要考虑的吗?” 朱标满脸固执的摇了摇头。 “姐夫说的对,却也不全对。” “这些问题固然是韩国公和诚意伯他们需要考虑的,可是小弟身为太子,不也该考虑这些事情?” “正所谓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小弟以后当然会去请教韩国公和诚意伯,眼下么,却也需要姐夫帮助解惑。”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63697/3360170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63697/3360170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