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 章 衍圣公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我的美女总裁小娇妻 华娱:2010从甄嬛传开始 穿书成反派老祖,师妹弃疗了 系统提前十八年,我一岁逆袭成仙 天道拓荒记 开局穿越亡国之君,反手攻略敌国女帝 华鸾 惨死99世后摆烂,成千古一帝了 乱世发家日常 魔途游

一家子聊了会儿,然后各自将目光放回自己的手机上。 {衍圣公为何会不受人待见?} 前朝的观众们有些不解,这衍圣公是何人?虽然还不清楚,但大家总觉得其中肯定有什么原因。 “是不是这家伙干啥坏事了?” “后世人讨厌的,想必不是啥好人。” ...... 至于知道衍圣公的朝代,此时的反应也各不相同。 有时空在好奇老夫子的后代到底是干了何事惹得后世人厌恶? 也有时空好歹多少知道些情况。 刚被封为衍圣公的孔宗愿,更是手脚打颤,脸色惨白,脑子里想了半天,他是做了什么天怒人怨的坏事吗?还是后代出了混球? 宋仁宗心头一跳,嘴角也耷拉下来了,这孔夫子的后代都出问题了?可别是他现在封的这位才好啊,不然天下人看来他这面子往哪儿搁啊。 {衍圣公是孔子后代的世袭封号。 册封孔子后人这个事情,是从汉高祖十二年开始的,刘邦将孔子的九世孙封为奉祀君。 自此以后,孔子的后代就有了世袭爵位。 以后的各个王朝对孔子的嫡长子孙都有册封,只是封号不太相同,比如魏称为宗圣,到了晋称作奉圣...,到了唐朝称褒圣侯。 等到了宋仁宗时期,则是封衍圣公,此后又经历了宋元明清这几个朝代,一直到民国1935年,延续了八百多年的封号才废止。 可以说是铁打的孔家,流水的朝代} 不少人被逗得忍不住笑出声来,至于帝王们的脸色就不太好看了,尤其是被点名的几个王朝。 各时空的观众们看着光幕边听边讨论,现在各朝各代算是都知道这衍圣公是何人了。 孔子没想到天降一大瓜,都差点给他震懵了,倒不是高兴的,他倒是没料到后世王朝对他的后代待遇还不低。 不过一想到开头那个问题,孔夫子的心情就颇为沉重,面容也跟着严肃了。 颜回等人也没有打扰老师,因为连带着他们心里的预感都不是很好,就怕后面又出现了什么重磅消息。 嬴政眉毛一挑,他自然看得出来,这后面的王朝似乎对孔子都比较敬重,他也没想到儒家在后面竟然发展的这么好,当真是出乎意料。 刘邦挠了挠头,哎呀,这有些时候是出于政治考量,一个可有可无的封号对他来讲并不是什么大事,但是这后面,看样子是时间久了,连孔子的后人都免不了出现问题。 相比于众多观众看热闹吃瓜的心态不同,各朝各代的孔夫子后人就头痛了。 宋之前,不叫衍圣公的还好些,都不需要猜测,都能肯定是后代人出现了问题,不然何必在开头说衍圣公? 只是心里到底是忐忑的,就怕后代搞事情,把他们给连累了。 然而宋元明清的衍圣公们,回顾了自己以往的经历,有人是问心无愧,也有人是忧心不已,就怕光幕再爆出些什么,他们现在开始就要不受天下人待见了。 书院的教书先生们看着下面交头接耳的学生们,默默叹了口气,唉,这圣人虽好,但不代表后代都会是好的。 老百姓们边吃瓜边八卦,不少人还挺羡慕孔子后人的,瞧瞧祖上出了一位牛人,这后代都跟着沾光了。 {衍圣公的待遇并不低,在元代时是三品,到了明朝是一品,清朝时期还允许在紫禁城骑马。 现在的孔府,也就是以前的衍圣公府,那是仅次于明清皇宫最大的府邸。 其实这也不算奇怪,在历朝历代,衍圣公更像是吉祥物的存在,帝王们需要通过他们来稳定读书人。 至于为什么衍圣公现在不受待见,大概有如下} 孔子眼里有些无奈,他当然也看得明白那些君王的用意,也在猜测着不受待见的原因,也许是时间太久了,后代中可能出现一些不好的,把整个家族的名声都毁了吧。 帝王们被光幕点破用意也没什么表情,毕竟只要不傻,基本都能看明白,这也是政权的合法性需要。 读书人们默默记下这些东西,看光幕收获到的各种内容,对他们受益良多。 老百姓们听着光幕的内容,感觉有些豁然开朗,毕竟基本上贫民百姓是接触不到这些的,而且也不会了解到这些东西。 “没想到这里面这么多的弯弯道道,这皇帝的心眼子可真多。” “吉祥物,原来是这样,这词一听就懂了。” ...... 各时空的衍圣公的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默默等待着接下来的内容,这种煎熬大概此刻也只有他们能体会到了。 {首先,孔子的后人顶着孔子后代的名号,他们享受着尊贵的地位,荣耀加身,但是这些人中不乏出现的一些欺男霸女的存在。 比如在明朝成化年间,第61代衍圣公孔弘绪是劣迹斑斑。 他杀害无辜,奸淫乐妇四十多人,不管是杀人还是奸淫,都是大罪。 不过考虑到这是孔子之后,于是就从宽革职,贬为平民,至于爵位,则是由他弟弟孔弘泰继承。 孔弘泰死后,爵位又回到了孔弘绪儿子身上。} 各朝观众心里都明白,不管是圣人还是普通人,谁都无法保证后代都是好的,但不一样的在于,孔圣人的后代他们享受的是祖上的荫庇,世人对他们的要求自然也和普通人不同。 文人眼里有些厌恶,还替孔子惋惜,“祖上可是孔夫子啊,结果偏偏顶着孔子后人的名号作恶,这叫人怎么想。” 寒门出来的读书人有些愤愤不平,“就因为知道对方孔子后人的身份,即便犯法了,也是宽容,但无辜枉死受欺负的人,无权无势,也毫无办法。” 姑娘郁闷的敲打着衣物,“凭什么就因为他是孔子后人,作恶多端都可以网开一面了,这世间又有什么公正可言?” 公子哥冷笑一声,“世人对他们包容还不是看在孔子份上,天下谁人不尊老夫子?” ...... 此时的孔子气得呼吸都变得急促了,拳头都握的咔吱咔吱的,把颜回、子路他们都吓了一跳。 子路颜回他们一时间也不知如何开口,心里也是同情夫子,遇到这样的后代,不仅丢人不说,还让人生气。 老子、墨子等人忧心忡忡,他们倒是不关心孔子后代,但关心自己的学说啊,难不成断绝传承了?不然也没见后世人提到过。 朱见深看到光幕提到了他的年号,这一时间也不知道如何是好,心里的小火苗蹭蹭冒,把孔弘绪骂了一遍又一遍。 “这孔弘绪,脑子是被门挤了是不是,好好的圣人之后,非要干些无视王法的勾当…,爱妃,你说朕要不将孔弘绪砍了?不然民间都要议论朕了,说朕徇私包庇…” 万贵妃端起一杯茶,上前轻声细语的安抚,“皇上,喝点茶消消气,这事啊,您还是和诸位大人们商量商量,如今全天下都看着,如何处置还是需要您来定夺。” 朱见深接过茶一饮而尽,“这次朕倒是要看看,还有谁继续包庇这家伙,谁要是说情,朕就把他名字记下来,到时候传到后世就不是朕的锅了。” ...... 孔弘绪此时坐立难安,急得是满头大汗,祖祖辈辈那么多人,干坏事的难道就他一个?他才不信呢,然而就他被点名了,这是把他往死路上逼啊。 孔家人有松口气的,有看热闹的,也有担忧的,这家族大了,内部斗争也不小啊。 其他时空的孔家人,此时也是又气又郁闷,原来是这个家伙把他们的名声给毁了啊,有人是松口气,也有人在担心会不会影响他们的荣华富贵。 {…在这些人享受高官俸禄的同时,也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然而,孔子的一些后代并没有做到,甚至在一些关键时刻还表现得尤其软弱。 当金人打进来后,他们投降了金国;当蒙古打进来,他们又投降蒙古,还弄出南北二宗的尴尬局面。 明朝建立,朱元璋就把元朝末代衍圣公孔令坚,给骂了一顿,但由于孔家的地位太特殊了,所以该给的爵位还是要给,就把孔令坚的儿子封了衍圣公。 等到李自成打进来,他们又高呼起了万岁; 清军入关,衍圣公孔胤植继续发挥老传统,积极归顺,率领族人率先剃发表示对新朝廷的支持} 第一次了解这些的前朝观众们看得嘴角直抽,这跪得也太快了,实在叫他们都没眼看。 老百姓们虽然看热闹,但也觉得丢人,于是一个个告诫孩子们,可别学这样的。 孔子憋着一股气,第一次感觉到丢人现眼,这不知道就算了,现在叫他又气又没办法揍人,实属是憋屈。 嬴政倒是看得很淡定,这软骨头也算正常,家族大了,传承又久,没人敢保证后代都是好人,但让他不解的是,为啥关键时刻不换一个硬气的坐上这个位子也行啊。 刘邦被酒呛到了,脸都咳红了,“咳咳咳,这骨头,可真行,我这一辈子佩服的人当中,又多了了。” 刘彻一边嫌弃,一边看热闹,他倒是看明白了,这孔家是忠君,反正谁当皇帝他们就忠谁。 李世民心里打鼓,该不会大唐落幕的时候,也来这套吧,不得不说,这衍圣公的一连串操作,让他实在不敢对其有什么信心。 朱元璋拍了拍大腿,感觉自己还挺憋屈的,要不是为了笼络住那群读书人,他犯得着嘛,那孔令坚,左右逢源的大草包一个,封他?美得他。 朱由检被气得一佛出窍二佛升天,都给整笑了,把王承恩都看懵了。 “好一个孔胤植,真是好样的,不愧是发挥了老传统啊,好得很。” ...... 至于被点名的孔令坚,虽然尴尬,但他脸皮厚,已经经历多了。 孔胤植则是被吓得不轻,现在明朝可还没亡,结果自己先暴雷了,要是被小心眼的帝王宰了就完了。 {...1908年,汉斯猫来了,第75代衍圣公发挥祖上的“优良”传统,还敲锣打鼓的把德皇的画像迎到孔府。 1938年,曲阜沦陷,当时留下来的孔府代理奉祀官还设宴款待倭寇,并亲密合影... 这些在外族入侵时选择屈服的行径,没有了应有的节操。 这些行径的背后,或许是由于历代的封赏、土地兼并等方式,让孔府还积累了庞大的产业,而为了保全产业,所以每每都选择"跪"新的统治者。 不过除了这些不好的方面,孔子的后代中也有一些英杰的出现,对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各朝代也才知道这么个事情,前面都忍了,但没想到后面比他们想象的还严重,尤其是还款待倭寇,这换做他们,也实在没办法待见啊。 大婶忍不住骂出声,“这不是自己做得孽吗,还真是软骨头,谁都跪,呸,怎么这么不要脸啊。” 年轻人的眼里还有些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吗?也太没骨气了吧,那可是倭人啊,在其位谋其职,怎么能这样。” 书生眼神里带着鄙视,“圣人的后代也不见得就是圣人,只是代代相传的投降,真是第一次见,开眼了。” ...... “这群贪生怕死的东西,款待倭人,这脑子是丢了不成。”孔子强忍着怒气,若非时空相隔,他非得亲自清理门户不可。 子路、颜回等人心里也很不满,尤其是知道后世的抗日战争,知道那些倭寇干的事情,能有好脾气才怪。 刘晓希默默点开评论,只怕孔夫子也想不到有这样的后代吧。 【这不就是真正的啃老族吗,专注啃老两千年】 【抗战中,衍圣公还好是从鲁地被逮到了武汉,否则搞不好还会变成倭寇的吉祥物】 【衍圣公也是厉害,历代皇帝享国三百年就到极限了,唯有衍圣公能稳如泰山】 【其实真正的孔子后裔,已经随着宋廷南迁了,女真打过来的时候,第47代孔端友率领族人南渡,定居在浙江,也就是现在的南宗,然而伪齐政权从留在曲阜的孔家人中又给挑了一支作为衍圣公,后来元朝也是承认的是这一支】 【要说跪蒙古跪女真就算了,远在万里之外的威廉二世都跪,这是什么谜之操作】 ...... 光幕下 老祖宗们看完评论,自然看得出后世人不待见衍圣公,当然他们此时也是这般心态。 老汉轻轻摇了摇头,“照这衍圣公祖传的常规操作,怪不得后世人会猜变成倭人的吉祥物,可能性不低啊。” 学子的眼神中有些可惜,“孔夫子的后代当然是有好的,但是就是被里面这些老鼠屎给把名头坏了。” 屠夫"呵呵"了两声,继续切着肉,“就是跪的快,不然又怎么能传承千年不倒,都是顺着朝代随波逐流罢了。” 小少年捂嘴直乐,“这光头是谁啊,还挺有先见之明的。” ...... 孔子看完后世人的评论,心中的怒气也越来越盛,沉思片刻,他决定还是留下祖训,不然一想到后代中有打着他的名号做这些事情的,他就没办法平静。 颜回他们知道老师的决定也是支持的,这要是他们,有这种后代真还不如没有,有多远撵多远。 嬴政眼里若有所思,他也看出来后面的王朝对于儒学推崇,不过对秦朝的影响并不大,即便真的要用儒家,但孔子的后代他也无需给到那么多恩赐。 不少帝王心中都在打算了,毕竟看后世人的态度,还有如今天下人的态度,对孔府,他们真不需要向以往那般特殊对待,虽然要笼络读书人,但现在读书人只怕对孔家的印象都下跌了不少。 各时空的孔府众人又如何看不清现在的形势呢,那么大的家族,总有聪明人,不少人心中戚戚然,以后地位一落千丈是注定的了。 而对于遭受到压迫的曲阜百姓们来讲,巴不得衍圣公赶紧完,以后的日子或许会变好,孔府对他们的剥削凌虐太重了,可从没给过仁慈。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63716/3360990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63716/33609908.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