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祖辈们:隔着时空看后世山河 > 第 287章 刘禅的乱世生存指南

第 287章 刘禅的乱世生存指南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快穿:渣女洗白一百零八式 三教之蛮荒天下 雨落影视诸天 傻小子,听话! 认错白月光后,我惨死,他哭疯 当清冷法医为爱走下神坛 夫妻穿越:世家的福气包娇养夫君 重生:我的过去变成了网游世界 农门巧手寡妇种田忙 贴身神医

{出师表:属于刘禅的乱世生存指南} 祖辈们:??啊? 一些人思考了下有所悟,似乎弄明白了是什么意思。 刘禅呢,听到"出师表"这三个字,鼻头一酸,险些落泪,相父应该看到了吧,他好想爹、相父还有诸位叔叔们。 诸葛亮的确看到了,不只是他,连刘备、关羽他们都很关注出师表,之前就听说过,但内容却并不怎么了解。 {读书的时候理解不了出师表中的情谊,只觉得内容太长,长大后才明白里面的一字一句都寄托着丞相对阿斗的良苦用心。 临上战场前,不放心家里的孩子,特意给娃留下了出师表。 全篇738个字,写满了对孩子的殷切叮嘱和恳切劝告。 阿斗拿着相父留下的这份遗书,每个夜晚不知道翻了多少回,他一字一句的照做,把相父留给自己的人都用了个遍,靠着这份精神支柱苦守蜀汉29年… 我们嫌弃太长的文章,在阿斗眼里只愿祂再长一点、再长一点…} 被光幕里这么一说,各朝人士都给感动得稀里哗啦。 感性的人还把司马家给问候了一顿。 尤其是现在各时空都有看三国剧,蜀汉一众的形象更是在各时空深入人心。 姑娘气得直跺脚,“就叫刘禅赢了吧,诸葛丞相的心愿,孙十万他们怎么就不能满足呢?” 旁边的小姐妹忍不住附和着,“就是就是,可怜武侯一辈子劳心劳力,但还是没有达成心愿。” ..... 汉朝的皇帝们也很庆幸,几千年来诸葛亮只有一个,还是大汉的臣子。 刘备看着里面的真挚情感,没有忍住落下泪来,边说边落泪,“军师啊,玄德何其有幸得遇你啊。” 诸葛亮也没忍住擦了擦红肿的眼眶,“主公,你莫这样说,我们上一世有太多太多的遗憾了。” 张飞、赵云他们也是你一言我一语表达着恢复汉室的决心。 姜冏看着这群充满理想的人,是既动容又激动,也忍不住加入了讨论,他太喜欢这里了。 和这边的交心不同,曹营和孙吴都关注着出师表,对大耳刘那一帮人多一份称赞,对他们都是不利的,孙权欣慰一点的是,他虽然没有诸葛亮,但还有一个诸葛瑾,也姓诸葛嘛... 三国建兴年间 刘禅哪还在乎什么形象,不管不顾哭成泪人,哭自己是没爹没娘的孩子。 蒋琬、费祎他们也悲伤得紧,虽然也想把陛下当孩子宠,但现在不行啊,作为一国之君,必须要自己成长起来,只怕这也是先帝和诸葛丞相他们期望的。 评论里,不乏是众多现代人对蜀汉的惋惜。 【于我们而言只是出师表,对于阿斗而言,那是干爹留给他的能保命的东西】 祖辈们无不赞同,这话倒是贴切。 刘邦双手插进衣袖里,叹气,“刘禅这小崽子可以的,诸葛亮也有心,不然以这笨小子的能力,的确差了点,在乱世保命还真难。” 刘备动容的看着诸葛亮,又转头看了看这一群跟着自己的兄弟们,他知道自己是无以回报了。 刘禅现在也不在乎自己在别人心里的形象,他只知道,出师表的确是相父留给他的保命符。 【姜维:陛下,臣有一计。 刘禅:“你说破天也没用啊,瞧瞧上面没有你的名儿。” 好消息是知道看攻略,坏消息是也只知道看攻略】 这个留言一出,各时空观众差点笑岔气。 刘备眉头直跳,这叫他说什么好,颇有些不好意思的看了眼姜冏拱了拱手。 姜冏连忙摆手,他现在对刘禅也算了解个七七八八,自然知道他不是故意的。 诸葛亮也不自在的摸摸鼻子,阿斗太老实了,以后他会多教的。 三国建兴年间 刘禅也顾不上难受了,他疑惑的是这后世人是夸他还是损他。 不确定的阿斗还望了望董允他们。 董允他们纷纷错开视线,不与之对视。 刘禅:… 在外领兵的姜维也被扎心了,但好在令他高兴的是陛下在改变,这也算是好事。 【诸葛亮表示:姜维啊,报一丝啊,当时不认识你~】 诸葛亮看着一双双集中到自己身上的眼神,他是真不知道啊。 建兴年间 姜维:...沉默 想到另一个时空还活着的丞相,姜维是真想说他不在意,真的,丞相千万不要为此难受,也只能怪自己认识丞相晚了。 【姜维忧伤望天:唉,人生的出场顺序很重要啊】 姜冏很难不赞同这话,这次他可是早早把儿子带过来了,绝对不晚。 身处在三国的姜维,忧伤望天,这都把他的心里话说出来了呗。 而刘禅也是对着光幕默默发誓,他肯定会好好用姜维的,相父难免别担心。 这边, 刘晓希一边笑还跟刘晓成吐槽,“想当年念书的时候,背出师表可给我背惨了,哦,还有岳阳楼记、滕王阁序,都好难背。” 刘晓成很难不赞同,“要背的不要太多,还有桃花源记、爱莲说、陋室铭、水调歌头、沁园春...” 古代的学渣们光是听到这聊天内容就瑟瑟发抖,还要背书,他们虽然学习不好,但都是知道这些名篇的,一想到要背诵,天塌了。 老百姓们和前朝的观众倒是很好奇,这得有多难背,时隔多年依旧念念不忘。 这些作品的作者有好奇的、有激动的。 像诸葛亮,他知道历史上自己写得有出师表,但不知道具体内容,也第一次知道后世孩子竟然要背,这,难道是自己写得太多太难背了? 刘禅倒是很高兴,相父写的太好了,后世人学习也是正常的。 悠闲养老的2233也是听到了祂宿主的吐槽,不带迟疑的把这些名篇放到了光幕上,供各时空观摩。 被突然而来的惊喜砸中的前朝观众们,都提起来精神。 孔子也打起精神准备欣赏一番这些后人的作品,能被后世拿给孩子学习,想来是非常优秀的。 嬴政的眼神也唰一下落到了这些作品上,直到看到沁园春雪,眼神瞬间停留,因为标注的作者吸引了他的注意,再看到内容,始皇最后也未说什么。 和嬴政一样的默契的君王们可不少,目光在这些作品上扫过,最终在其中一首停留下来。 刘彻揉了揉发酸的脖子,若是别人他肯定要嗤笑好大的口气,这个他真没话说。 李世民眼里冒星星眼,这些作品他都好喜欢,记下来、都要记下来。 赵匡胤眯了眯眼,成吉思汗,这是那个元朝的吧,哼。 朱元璋来回看了好几遍,还是不能释怀,怎么就是没他啊,咋就把他给落下了,“标儿,你说这是什么意思?没咱啊。” 朱标看着委屈的老父亲,想了想安慰道,“爹,这是写诗,讲究押韵工整…” ...... 也有不少人的关注在出师表上面,毕竟之前很多人就对内容非常感兴趣了,现在有机会看到,当然不能放过。 诸葛亮看着这篇内容,心中五味杂陈,虽然还没到这一步,但他仿佛已经感受到了历史上"自己"的心情。 民间 大部分百姓已经掏出纸笔开始记录这些名篇了,后世孩子都要背诵的,那就是好东西。 姑娘们很喜欢木兰诗,还很佩服这叫木兰的姑娘有如此勇气和智慧。 至于各时空的教书先生或是长辈们也深受启发,他们也可以借鉴后世的做法,让孩子们背诵学习。 还不清楚这些打算的古代孩子们,突然感到一阵凉意。 穿得圆滚滚的小正太一手捂住嘴巴,打了个喷嚏。 同伴一脸担忧,“暮云,你是不是感染风寒了。” “我也不知道,我们快去买点吃的吧,张记的包子最好吃了,明天去私塾吃着就不香了,今天我们多买几个。” ...... 李白、杜甫、白居易这些大诗人看到这些名篇时,突然觉得自己在后世小崽子们心中应该算是好人,相比起来他们的作品没那么难背吧。 还有不少文人墨客心中跃跃欲试,想要多写一些优秀的作品传到后世,留给后世人背诵也是一种荣耀不是。 也就是后世学生不知道,不然大概要来一句谢谢你,因为有你,凉透了我的心...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63716/3361002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63716/33610024.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