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父慈子孝 > 第二百二十六章:贞观十八年

第二百二十六章:贞观十八年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千凌千寻 林萧吴勇 重生九零:一世枭龙 宝可梦:开局一座精灵牧场 第一继承人 娘娘重生不追了,绝嗣帝王悔断肠 抗战之铁血兵王 人族镇守使 我死在结婚当天,高冷女总裁悔疯了 阳间诡道

李恪的姿态,就是告诉大家,我是有备而来的。 有什么问题尽管来问。 百官识趣的没有在这个问题上再纠结。 说白了,这个新鲜的事物,他们还不大确定,到底是不是对自己的利害。 毕竟,听说过存钱要给钱的,没听说过保管钱的,反而给存钱的人。 多新奇啊。 李恪见无人说话,则是开口讲借贷。 借贷关乎到朝野内外的既得利益者。 他说完后,就马上有人提出异议来。 “吴王殿下,各地官府都有捉钱令史,银行再行此举,岂不是冲突了?” “是啊,高祖时期就设立的,难道要让朝廷跟朝廷互相竞争不成,这岂不是笑话了。” 各道州主官,是蠢蠢欲动,他们当然知道银行要是做借贷之事,会对他们带来多大的影响。 官府有公款费用,可都靠着捉钱令史给搞来的。 要是搞不来钱,那都喝西北风啊。 “各地官府的捉钱令史,全部调入银行内任职。” 李恪如是说道。 当即,群臣大吃一惊。 有人就要开口,李承乾却是主动开口,道:“往后各地官府不再设置捉钱令史。” “刚才有人说的对,难免冲突,令人笑话嘛。” “所以,就变换一下,事务归银行操办。” “这样捉钱令史有去处,也没有冲突。” “两全其美。” 不是太子殿下,我们说的不是这个啊。 说的是钱。 是两全其美了。 但我们可以调用的钱,没了啊。 可也没人敢说太子不对,连出言反对都不敢。 太子又不是吴王。 明显太子是在给吴王站台的。 那还能说什么? 百官心思各异,却三缄其口。 见此,李恪也从拷问席下来,随后在房玄龄的主持下。 进入一个重大的环节。 分钱! 各部门那叫一个各显神通,张嘴就是狮子大开口。 反正八千万的税收,哪怕去除今年超出的庙算,也剩下大几千万。 这么多钱,多要个几十万贯,不过分吧? “兵部,你要这么多钱干什么?” 房玄龄黑着脸,“张口要三千万,你们的庙算是怎么做的?” “河间郡王,还请你跟陛下,跟太子,跟诸公说说。” “这钱要用到什么地方。” 别的庙算,多个几十万上百万的,没什么。 但兵部去年一千多万,今年直接喊出三千万来。 当这是菜市场啊。 李孝恭振振有词,道:“兵部就是要这么多钱。” “要说用在哪里,都是老生常谈的。” “陛下知道,本王相信诸公也明白。” 程知节叫喊声援,“就是,将士们不要军饷,不要吃喝,不要住行,不要穿衣的啊。” 尉迟敬德道:“三千万?我看四千万才差不多。” “去年都是占总庙算的五成,今年说什么也不能低了。” 李道宗微微低头,这些家伙,真的牛气冲天,张口就是抛开事实不谈。 但他也知道,这是为了军队争取利益。 只得站出来跟着大家伙一起。 但没想到还有更突出,更优秀的。 “陛下。” “国之大事在戎在祀,军强则国安,国安则国富。” “将士们的武器早是陈旧腐朽,到了要更换更加锐利的武器。” “带甲将士,少之又少,覆盖率极低,若是不顾及将士安危,不配甲胄,将士阵亡的抚恤优待,那也是天文数字。” 唐俭声音压盖所有人,在这太极殿内极其洪亮。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甲胄,弓弩,刀枪剑戟等等,都需要更好的,这样将士们才能有效杀敌,攻城掠地。” “不然,将士们刀兵入库,马放南山吗?” “对了,还有战马……。” 傻了。 所有人都傻了。 不管是文武,都是见鬼了一样看着唐俭。 文官们是嫌弃又厌恶,混到武夫里,还真是舔狗到底了。 武官们大为吃惊,去年唐俭也帮军法争取庙算,但也不像现在这么积极。 真把自己当武官了啊。 可我们并不待见你。 不管如何,唐俭这会儿是站在同一立场,说的又是头头是道。 不支持他支持谁。 “陛下,莒国公说的不错。” “不会真要我们用那些生锈的武器,破烂的甲胄,坏掉的弓弩去上战场吧?” 李世民撑着额头,有点不想看他们。 说的什么屁话。 “一千万!” 李承乾淡淡的开口道:“往后的军费支出,非必要不再增加。” “一切为国内的发展让路。” 河间郡王道:“两千五百万!” “九百万!” 李承乾道。 李孝恭顿时涨红成猪肝色,程知节道:“殿下,两千万,比去年多一点。” “八百万!” “我……!” 程知节老脸憋的通红。 李道宗跟唐俭眼咕噜直转,他们这开口是不是还要降两百万啊? 这锅他们不背。 “去年给兵部一千多万,是府兵改制,所以才给了庙算。” “但今年已经大致完成,不再需要这么多。” “还敢张口就来三千万。” 李承乾沉声道:“你们是想打到天上去不成?” 见太子来真格的,陛下也没开口。 李孝恭赔笑道:“殿下,一千万也行。” “八百万!” 李承乾语气不容置疑,道:“这是大朝议,不是菜市口,让你讨价还价的。” “殿下,这一年时间,就少一半,是不是……。” “嗯?!” 李世民沉声,武官们只好垂头丧气,满是不平的下去。 “工部。” 房玄龄见这插曲过去,开始喊道。 “工部今年的庙算,在一千万。” “主要用于官道的维修,以及新建官道的营造,器械的发明与研究等。” 张亮嘴巴都笑裂了。 工部做出的庙算递上去,是顺着陛下,顺着太子来的。 明年两宫要巡幸南北地,这官道什么的。 肯定是要修好,说不定去什么地方的道路不行,还要拨钱修路了。 之后是其他各部。 但都不及工部的庙算多。 算下来,今年总庙算在五千万多一点。 州道主官算是亲身经历了,这别看生面的大朝议。 别管你是多位高权重的王宫大臣,坐在左仆射是下边,就要接受来自百官的拷打。 说不出所以然来,庙算就要被砍掉。 最后的重头戏,是张士衡与于志宁等人出场,正式递交集李世民思想精神大成的理论总结。 由李世民亲自御览,百官学习领会。 李承乾都不得不肃穆,认真对待。 经过半个时辰的讲解,抓的全部都是重点。 最终,李世民下诏令,正式确立自己的思想地位。 《大唐圣天子思想》 有点怪怪的,自己确立自己的思想地位。 但他是天子,他的意志本来就要得到贯彻与执行。 同时还有一道诏令,凡是朝中官员,不分中央地方,全部都要学习。 一场大朝议,从早上开到下午,总算是结束了。 百官们虽然累,但也知晓,往后大唐的政治风向。 散朝后,三三两两的离开。 道州主官们一个个精神抖擞的,此次前来长安,不虚此行啊。 长太多见识了。 “陛下明年不打仗吗?” 程知节很是纳闷,“八百万能干什么?” “你少说一句话,就多一百万了。” 李靖淡淡的说道。 尉迟敬德嘿嘿一笑,“卢国公啊,你一句话可值百万。” 这连带着把李孝恭也给阴阳了。 李孝恭黑着脸,“你还是好好想想,回去怎么学习圣天子思想吧。” “往后啊,人家问起来,圣天子思想是什么,你连个屁都蹦不出来,怕是有你看好的。” 尉迟敬德顿时苦着脸,“没想到临老了,还要学习。” “看着就头大。” 程知节幽幽道:“黑哥哥,有句话还是要提醒你一下,咱们不是外人,说了提醒你就是。” “但要是外人听到,那可就不好说了。” 学习认知圣天子思想,你还说头大? 你是不敬圣天子,藐视厌恶吗? “我知道了。” …… 李承乾回到东宫,他躺下来就有点不太想动。 跪坐一天,浑身都不得劲。 “殿下,喝口热茶。” 霍良娣轻柔的说道:“等会儿饭菜就来了。” “嗯?” 李承乾狐疑的看着这娘们,往常泼辣得很,今天怎么这么温柔呢? 暴龙形态哪里去了? “殿下,你这是什么眼神?” “怀疑的眼神。” 李承乾道:“说吧,有什么事情求我的。” 霍良娣有些扭扭捏捏的说道:“臣妾想回剑南省亲。” “想回就回吧。” “殿下答应了?” “嗯。” “太好啦!” 霍良娣直接扑了上来,压在李承乾身上,差点喘不过去。 他就说,这娘们很反常嘛。 李承乾干脆就躺着,搂着霍良娣,后者也安静下来,伸手在李承乾胸膛画着圈圈。 “贞观十八年了啊。” “一晃眼,快四年过去了啊。” 霍良娣小声道:“殿下怎么多愁善感了,想起以前的事了吗?” 她知道当年太子的处境艰难,若不是一场大朝议闹大,何来现在的太子。 但这些话,不管是朝野内外,都少有人提起往事的。 “只是感觉时间短暂,白驹过隙啊。” 李承乾突然道:“商量个事,今晚你在下。” “不行!” 霍良娣抬头,坚定的说道:“臣妾上不了战场骑马,只能在上……。” …… 随着新式的烟花,在长安上空无休止的绽放。 贞观十八年,它来了!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63899/3369389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63899/33693899.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