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父慈子孝 > 第三百三十三章:李佑:九郎,看我演示

第三百三十三章:李佑:九郎,看我演示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寒门崛起到镇国之王 病娇男主的团宠小奶精 女尊世界:拒绝表白就能变强 她!全系魔法加召唤师!过分吗? 鬼王追妻欲罢不能 穿越明末:开局从拯救傲娇公主开始 从小镇做题家到首席科学家 杀戮九变 全民:我召唤的魅魔怎么这么强? 穿越七零,我的百万物资消失了

“舅父主持尚书省事务。” “看来是没事了。” 李治不由感叹的说道。 他真的以为自家舅父会栽跟头,好在连续多次报纸上,舅父在大唐帝国报上,都出现在父皇与哥哥之后。 这很好说明了,舅父如今安全落地,没有受到波及。 “可是,房玄龄就难了。” 李道宗在一旁说道:“赵国公露面了,房玄龄都过去这么久,依旧没有半点消息。” 不言而喻的。 现在快一年,齐州案也调查完毕,就等着朝廷的处置。 按照房玄龄的地位身份,他没有问题,肯定是要比长孙无忌先出现的。 却在这时候,还没有出现。 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代表着什么。 “房玄龄退了,那舅父应该能再上一层吧。” 李治说道:“不过,话是这么说。” “但朝廷的心思,不是那么好判断的。” 李道宗没有多言,他们在齐州,长安的一些事情并不能及时知晓,只能是从报纸,或者私人渠道获悉。 不是很全面,也不太清楚过于机密的大事。 自然难以做出正确合理的分析结果来。 “王叔,许尚书那边的事情,可能还要忙。” “我们就不等了。” 李治说道:“收拾一番,过几日启程复命吧。” 说到复命,两人都有点唏嘘。 时间一晃,都快一年了。 当初他们也没想到,事情会这么复杂,迁延如此之久。 只能说,事太大,牵连太多,波及太广了。 不是两宫下令,及时终止的话,别说一年,两年三年都不一定够。 “晋王殿下。” 王敬直到来,道:“刚收到莱州消息。” “东北大都督府传来公文,还有齐王殿下给晋王殿下的密信。” 李治一愣。 “五哥又给我写信?” 李佑跟李治写了不止一封信,在齐州的这段时间,齐王隔个十天半个月,就会通过各种方式,给他写信来。 信的内容,让他很是无语。 就是在教他做事,批评他在齐州做的不对什么的。 简而言之,李佑给李治的信,通篇只有四个字,好为人师! “殿下还是看看吧。” 李道宗乐呵的笑着道,他真就当乐子看。 齐王隔山隔海都要对晋王指手画脚的。 可太有意思了。 有趣的是,晋王要是不回齐王的信,那能连续多天的信件,接踵而至。 “行吧。” 李治对李佑的行为,哭笑不得,又气又笑又无可奈何的。 你说你在东北当大都督就算了,还操心齐州的事干嘛。 我需要你来说三道四的啊。 信件打开。 “九郎,你身边没人吧,这信只能你一个人看。” 开头一行字,李治眉头一扬,看了一眼李道宗与王敬直,他起身走到一边去。 五哥这么说,还是第一次。 不管事是不是需要避开人的,先做了再说。 “齐州的事情,你做的,让我很不高兴,你差的太远了。” “我听说你就是查案,没有做其他什么?” “哎呀,你可太嫩了,哥哥真想过来手把手的教你。” “可惜,本大都督不能擅自离开,只能给你来次事教人。” 我还以为是什么事情。 又是这种老气横秋,颐指气使的口吻。 李治捏着信纸的手指,都在发力,想一下子给撕碎。 但看到下文,他忍住了。 “这次,东北大都督府要送一批钱财回长安。” “我知道你应该也要回去了,所以你顺带着押送。” “这笔钱,分为两批。” “一批两百万两白银,三十万黄金,是给朝廷与兵部的,你不用操心,有账目的。” “还有一批两百万两白银,与二十万黄金,是孝敬父皇的。” “你一定要分清,别给搞错了。” 我去。 怎么这么多钱? 五哥哪里搞的? 李治震惊不已。 “哈哈,你肯定在想,英俊潇洒的五哥,是怎么搞到这么多黄金白银的。” 李治看到这行字,眼睛一瞪。 这你都能预判到? 你有鬼吧? “也不怕告诉你,这两批钱,本来是一批的,都是从东瀛开采出来,要送到朝廷跟兵部的。” “但我做主,分了一半出来,拿来孝敬父皇。” “怎么样,不懂了吧?” “你小子给我学着点,你齐州搞了这么多事情,你弄到钱了嘛?” “你想到父皇,想到哥哥了吗?” “年轻人,不要遭受毒打后,才幡然醒悟,你有一个超级好的大都督哥哥,时时刻刻的想着你……。” 后面就是李佑自吹自擂,自夸自赞的内容。 李治耐着心思看完后,果断的拿起桌案上的火柴划燃给烧了。 他这一举动,引起李道宗与王敬直的注意,不过两人也是仅仅看了一眼,马上就移开了。 “愚蠢的哥哥。” “你千不该万不该把实情写在信上,我要是有其他心思,捅出去的话,你还能好受?” 李治看着燃尽的信纸,嘴角扬起笑意来。 信中最致命的。 就是李佑说截留的是朝廷与兵部的钱。 事不捅穿,大家都能装不知。 一旦捅破的话,朝廷跟兵部就不得不较真了。 “不过,也多亏这愚蠢的哥哥提醒。” 李治转身走了过去,道:“适才五哥来信,说是有一批钱财要押送到长安,要我回去的时候顺带上。” 两人能信? 你把信都烧了。 会这么简单啊。 “不过,我倒是突然想起一件事来。” 李治道:“查抄出来的钱财珍宝,留下一半另外造册。” “王叔,麻烦你去告诉许尚书一声。” “账本要做的没有问题。” 李道宗人老成精,一下子就想到关键所在,“殿下的意思是……?” “先前是我疏忽了。” 李治笑道:“现在为时不晚。” “王叔,姐夫,你们该明白吧?” 两人当即,道:“自是明白。” “那就尽快办事。” “好!” 李治目送两人离开,好哥哥都这么提醒了,他还能不上道。 五哥送了这么大笔钱财。 听说三哥也有。 我在这齐州干了这多事,抄了那么多家族,要没点表示,就太不懂事了。 “看来在人情世故上,五哥倒是比我更加熟稔啊。” …… 李治在齐州多待了半个月。 等到莱州靠岸登船的东西,送到齐州来后,他才一同启程出发。 这次回长安,他还要报名参加八月的科举乡试。 他本人是不愿意的,但太子哥哥要求,他也只好从善如流。 “听说科举考试报名,多数寒门子弟,适龄教育出身的学子。” 李道宗说道:“世家大族的子弟,少有人报名的。” “他们这是不配合,还是说无声的抗议呢?” 李治倒是不赞同这样的说法,道:“可能有这方面的原因。” “但他们估计看不起这样的取士途径,也有保守的态度。” “毕竟,靠举荐与察举,就能出仕为官的。” “参加科举,是要跟其他人争夺,这样无形之中就落了层次。” “此外,他们考的好,无话可说,名副其实。” “要是考不好的话,成绩不佳,没有名次。” “对他们的举荐出仕,是有很大的阻碍。” 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行为。 只要不是脑袋有问题,有其他途径能确保出仕的,就知道这科举不是最好的选择。 “但这样一来的话。” 李道宗道:“科举取士是不是有点……。” 李治知道他说的什么意思。 无非就是不太被人认可,这次科举出仕的学子,会受到很多非议与质疑。 比如说才不配位等。 “所以,哥哥应该是想到会发生这种状况,才让我,还有其他亲王,皇室子弟参加的。” “至少有我们,他们也不敢明面上过分。” 抵达长安。 李治看着来交割,东北大都督府运送回来的钱财。 由民部尚书刘洎与兵部尚书李孝恭亲自来的。 这笔钱财,由不得他们不重视。 “哈哈。” 李孝恭仰头大笑,“九郎,你长大许多了啊。” “不错不错。” 李治恭敬的行礼,道:“伯父也是老当益壮,威风不见当年啊。” “嗯嗯嗯,好好。” 李孝恭道:“多亏你亲自护送啊。” 他低声说道:“我跟你说,这次兵部可是占了份子的。” 李孝恭比划出三个手指头,“这个数。” “怎么样,很震惊吧?” “以后你还在军中,要钱什么的,直接写个本递到兵部来,伯父都给你拨款。” 李治连忙应承,他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在军中。 只是。 一想到还有一半的钱,河间郡王不知情。 心头就不由为之默哀。 “对了九郎。” “那些马车怎么回事?” 李孝恭看到远处,要送到太极宫内库的马车,忍不住问道。 “怎么这么多,跟我们这快一样了。” 你发现了啊? 发现也不告诉你,免得你悲伤。 “我在齐州办了事,要……。” 李治含糊的说道,李孝恭马上道:“懂,伯父懂。” “好样的。” “我就不耽误你了,先走了。” “承范,见过陛下后,来找我吃茶。” 李孝恭开开心心的离开,李道宗却是皱着眉头,他似乎是发现不得了的事情。 好像是不能说的事。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63899/3415120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63899/3415120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