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小脚婆婆进县城2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斗罗:变废柴后,她成了唐三姐姐 腰软难缠 娱记101:我能看见照片价值 破阵子之盛唐余晖 江湖十三之风起 念香衾 背欺里火宿 一人之从摧毁药仙会封神 我是赘婿,只求长生 美食旅行家

车站隔壁有一间商店叫“工农兵商店,”很小的一间。 云暖在商店门口站了站,然后就离开了。 她从空间里取了毛巾、牙刷和玻璃杯,用一个网兜装着。 “你这买的啥?”小脚婆婆看见网兜里的东西问道。 “给你们用的洗漱用品,我去大车店看看有车不?要是有就坐马车。” 云暖在县城住了段时间,也知道城头有大车店。 有些进城的大车,拉车的、马等要歇脚,肯定是不能去招待。 招待所只有人可以住宿,没有牛马歇脚的地方,驾牛车马车的车老板儿就只能去大车店了。 而且,如果有人出钱找他们拉点东西,车老板儿也是愿意的。 这就像后世利用出差机会赚外赚一样,而云暖刚好知道大车店在哪里。 “远不远,不远我们就慢慢走着去。”公公苏解放问。 “要是走路的话,还是比较远的,我去看看,有马车最好。” 云暖交代就去大车店,大车店在县城的另一个方向,她速度快,几分钟就能到达。 不过,她也运气好,没走多远就看见了一辆倒骑驴车。 (倒骑驴是一种人力交通运输工具,是三轮车中的一种。正常的三轮车车厢在后,骑车人在前。而倒骑驴车厢在前,骑车人在后,所以称之为“倒骑驴。”) 骑倒骑驴车的是一个40多岁的男人,云暖问了价钱,就带着人回了车站。 小脚婆婆和公公苏解放坐在车上,云暖也坐了上去。 刚开始,云暖还担心男人骑不动,想着实在不行自己就走路,让男人骑慢点就行。 结果男人力气挺大,半路也没有歇息一下,就把他们三人载到了小洋楼。 小脚婆婆坐在车上,一路上看着比公社繁华的县城,看着骑着自行车穿梭的行人,一路留下惊叹声。 看见小洋楼,她更是惊喜得直说“太漂亮!太好看了!” 老大和老二应该在上班,小洋楼大门紧闭。 “暖丫头,思东兄弟俩没有下班,我们怎么进去呀?” 小脚婆婆摸着黄灿灿的铜锁,昏花的老眼都光了。 这把铜锁是云暖在京都一户人家门上看见,用粮食换来的。 铜锁做工精美,上面刻着字,算得上是精品,一看就知道是大户人家的了。看書菈 “这锁真漂亮!挂在门上,会不会被别人偷了?”小脚婆婆又有点担心的问。 “娘,谁没事偷锁呀!又不能吃,又不值钱。” 云暖掏出钥匙开锁,一边开锁一边说。 “原来你有钥匙呀!” 小脚婆婆放下锁头让云暖开,看着云暖手里的钥匙说话。 公公苏解放刚才站着观察这座小洋楼,看见开了门,就走过来。 “这房子就只有老大和老二住吗?”公公苏解放问。 “对呀!他们下班就回来。” 云暖推开门,扶了小脚婆婆进去。 “离厂远不?太远就好辛苦。” 小脚婆婆担心孙子来回奔波辛苦。 “不远,再说,他们有自行车,很快的。” 云暖说着话,等公公苏解放进门,反手又把门关起来。 城里就是这样,随时都要记得关门。 不像农村,白天黑夜都不关门,随时敞着门,欢迎村民来串门。 “这院子也这么大呀!” 公公苏解放环顾四周,感慨的说。 “暖丫头,这么大的楼房,租金应该很贵。 等两个孙子回来,让他们换过便宜点的。 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你可别惯着他们。” 小脚婆婆节俭了一辈子,哪里舍得浪费这么多钱,租这么好的房子。 要按照她心里的想法,有一间房就够了。 兄弟俩都是男孩,住一间屋也没啥。 “听你娘的话,劝劝他们兄弟俩,去租个两房的。 就只是晚上睡一睡,没必要浪费那个钱。”公公苏解放也说道。 “爹,娘,进来,这是客厅,就是我们说的堂屋。 城里人都叫客厅,这是沙发,这是茶桌,这是……” 云暖把客厅里的每个地方都给他们介绍,又带着他们参观了每一个房间。 就是三楼的小阁楼,云暖也介绍了一遍,不过三人没有上去。 最后,三人再次下楼,公公婆婆的房间在一楼。 “爹,娘,你们坐着休息下,先喝杯茶。” 云暖让两位老人坐到沙发上,这沙发是普通的木质沙发。 买这小楼时,这房间里的沙发材质是黄花梨木。 想到后世的动乱,云暖就把这黄花梨木的沙发放进空间里,换成了普通的木质沙发。 “爹,娘,这座小楼是我买的,不是租的。” 公公婆婆都喝了茶,在沙发上坐稳了,云暖才爆出了这个炸弹。 “什么?这栋楼是你买的,天呐!”公公苏解放的眼睛瞪得溜圆,他难以置信地说道。 小脚婆婆也是一脸惊讶,语气颤抖地问道:“暖丫头,你确定这是你买的?没有搞错吗?你怎么可能有那么多钱买房子呢?” 公公苏解放震撼,他怀疑自己的耳朵听错了。 “暖丫头,你不会是骗我们的吧? 在城里买房子,可不是有钱就行的。 而且,你又哪里来的那么多钱?” “爹,娘,这是真的。以前有些事情我没有告诉你们,现在我就告诉你。” 云暖就把在山里有一个好朋友姐姐的事情说了,而且,也说了她把山里的东西拿出来卖钱的事。 “黑市倒卖很危险的,乱丫头,我们平平安安的生活就好了,不要去冒那个风险。” 公公苏解放劝说,也相信这小楼是云南用钱买的了。 “爹,我没有去黑市倒卖,我是直接卖给了厂里。 那个化肥厂的食堂采购的粮食,就是从我手上买的货。 我也没有亲自出面去卖,只是给他和山里的朋友牵了线。 他们是需要买的时候,我就告诉山里的朋友。 然后,朋友把东西放在一个地方,厂里的人自己直接去那个地方拿就可以了,双方都不需要见面。 我就赚中间的差价,而且也不是经常性的买卖,一个月就一次。 这样,我们没有面对面交易,就不会有危险……” ———— 感谢催更感谢礼物感谢五星好评!(鞠躬) 另:大车,就是生产队时期,生产队用来出差,运输和农业生产的马车。大车店就是为路途中来往的马车,打尖住宿提供的专业场所,属于当地本土企业。 70年代以前,在东北还有很多的大车店,都是靠近马路边的,当地生产队或大队的,不属于国营企业。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6394/413816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6394/413816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