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我在万历修起居注 > 第0029章:备课讲史!少走六年弯路的沈念

第0029章:备课讲史!少走六年弯路的沈念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穿越兽世:我养了一群超凶毛茸茸 五零之千顷农场主当姑养崽崽 灵源仙尊 叶寒修仙记 消失的存款 出狱后,冰山女总裁竟求我成婚 超凡美利坚:我的离奇召唤物! 叮!疯狂游乐园上线,全球震惊 神明不再 时光挑战者

有语云:男怕八月,女怕腊月。 万历三年的八月前后,正值农忙。 大明南北的水稻、高粱、棉花、大豆、枣子等都在这个阶段收获。 贫佃农户们几乎四更天便到田头,挥汗如雨,月出方归。 田埂之上。 七八岁的孩童已拿起农具,白发的老叟老妪仍需辛苦劳作。 当下。 因田地兼并,赋税不公,外加徭役与私租盘剥,底层百姓过得甚是愁苦。 种田根本难以满足一家温饱。 所谓的“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成了一句欺民的空话。 勤的是贫佃,富的是田主。 一些贫佃之家,收成甫毕,便无寸储,甚至有人还要卖儿鬻女,借高利贷度日。 有歌谣唱曰: “年年旧租结新租,旧租了,新租促,更向城中卖黄犊,一犊千文任时估,债家算息不算母。有犊可卖君莫悲,东邻卖犊兼卖儿……” 渐渐的,百姓知勤劳无用,从农民变成了游民、刁民,甚至有人成了反民。 相对于底层农人之疾苦,有功名的人就要幸福多了。 少税少赋,地位贵重。 如沈念这般自诩“翰林牛马”的人,当下的生活品质其实已超越大明朝九成九九九九的人。 …… 八月十一日,朝堂发生了一件大事。 内阁添新人了! 张居正上疏,称:阁臣责重事繁,才力绵单,恳请皇上博求贤哲,为内阁增员。 内阁只有张居正和吕调阳两人。 吕调阳又已至花甲之年。 票拟章奏、制敕文字、经筵讲书、修撰书籍都需二人经手。 确实忙不过来了。 小万历很聪明,张居正让他定,他自然不能定,当即又将问题推了回去,命张居正举荐。 随即。 张居正举荐了三个人。 礼部尚书张四维,吏部左侍郎兼翰林学士马自强,还有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申时行。 其实,这就是走个流程。 张居正将谁放在前面,那就是谁。 今年年初,京朝官们便能看出,若有人入阁,必然是礼部尚书张四维。 很快。 张四维便得旨,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正式入阁。 小万历情商还是很高的。 在奏疏上专门批注:着随元辅等在内阁办事。 意思是:你虽入了阁,但一切还是要听张居正的。 张四维比张居正仅小一岁。 但他与张居正的关系,更像是张居正与其老师前前首辅徐阶的关系,恭敬亲厚。 张居正荐张四维入阁。 一方面是张四维能力出众,另一方面是当下的张四维是积极主张推行新政的。 入阁。 就好比店铺掌柜变东家,由高级打工仔变成了大明朝的其中一位主人。 日后。 大明朝的所有事情便掌控在这三人手里了。 …… 八月十二日午后,天气闷热。 翰林院,检讨厅内,冰鉴仍在,内有大冰数块。 沈念坐在桌前。 检阅整理着近日的起居注内容。 近日。 小万历甚是勤勉,功课认真,视朝态度端正。 既无多言,又无整出一些幺蛾子之事,使得起居注的内容较为简单。 就在这时。 沈念看到翰林院修撰王家屏在上个月当值时撰写的起居注,不由得在心中感叹:不愧是冯大伴,就该人家受宠呀! 起居注是这样写的。 “中官持《尚书》一帙,以示辅臣,言:“上于宫中读书,日夕有程,常三四覆,背须精熟,乃已。” “一众辅臣与讲官曰:上好学如此,儒生家所不及也。” 这个中官,指的就是冯保。 简而言之。 就是冯保说小万历读书读的非常好,张居正等人都甚是满意。 不同于李太后动不动罚跪,张居正动不动高呼“陛下你要成为媲美尧舜的圣贤之君”。 冯保可谓是给小万历提供了非常饱满的情绪价值。 他见小万历做屁大点的事情,就猛赞猛夸。 从这点儿而言,沈念对冯保还是有些好感的。 若无他在中间维护小万历。 李太后的打骂教育与张居正的“望帝成尧舜”教育,前后夹击,小皇帝的内心可能早就畸形了。 …… 就在这时,马自强大步走了过来。 他进入检讨厅便看向沈念,然后露出一抹灿烂的笑容。 “马学士!”众检讨齐齐起身拱手。 马自强点了点头,然后看向沈念,道:“沈检讨,后日日讲,由你为陛下讲解《帝鉴图说》,至于讲哪一段,稍后自会有人告诉你。” 连同沈念在内的五名检讨都有些傻眼。 什么时候从七品的翰林检讨都能担任日讲官了? 一般情况下。 级别最低的日讲官,也必须是从六品的翰林修撰。 七品的翰林编修在经筵日讲时,也大多充任展示官。 根本没机会在一群大学士面前为皇帝讲学。 马自强解释道:“上月,丁学士(即丁士美)丁忧返乡,修撰王家屏补上了日讲官之职,正好还有一个讲史的空缺,而沈检讨那日恰好轮值记录起居注,内阁便决定给他一个机会,讲得好,有可能破例成为日讲官,讲得不好,可能就破例这么一次了!” 空缺? 皇帝的日讲官怎么会有空缺? 隔壁修撰厅、编撰厅的一堆人盼星星盼月亮,都盼着能成为日讲官呢! 内阁独选沈念这么一个从七品的检讨,显然来自于张居正的授意。 “沈检讨,你早作准备,明日午时前将讲义放在老夫的桌上。” 说罢,马自强便转身离开。 “下官明白,下官一定倾尽全力!”沈念拱手道。 一旁。 刘楚先忍不住感叹道:“子珩,这下子,你至少比我们少走六年弯路啊!” 大明中低层官员,擢升甚是困难。 八九年仍守在一个岗位上的大有人在。 即使是翰林院这些从庶吉士走出来的检讨,要擢升到修撰,也至少需要六年。 沈念而今突然拥有了担任日讲官的资格。 若能圆满完成任务,以后必然仕途明亮,特例擢升。 俨然比他们少走六年弯路。 赵用贤等检讨都一脸羡慕,也就不到半年光景,他们与沈念的差距越来越大了。 …… 注:七月十八日,以经筵展书官翰林院修撰王家屏补日讲官——来源于《万历起居注》。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64048/3372602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64048/3372602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