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神枪小秦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灵异现场不NG 天命卦师 在柯学世界靠苟续命 醉于盛世 烛龙以左 灯影王朝 小师妹很强,不想飞升却只想种田 一哥 修仙之混沌道果 贺先生撩宠小青梅
秦达的简易扁担上挑着的只是些衣物,最重的东西就是那五百发子弹,但他挑着也不费力,因此没有假手于人。
打听了一下,得知面前这位就是向阳屯屯长刘明山的叔伯兄弟,名叫刘明歧。
秦达客气几句,就跟着刘明歧踏上了进屯子的大路。
火车从县城到了向阳屯,天也亮的差不多了。
夏末秋初的八月份也是苞米抽穗之后的灌浆期。
这时候的苞米籽粒虽说不成熟,但也是饱满多汁的甜美季节。
这季节不仅是野猪、黑熊下山祸害庄稼。
大型的驼鹿、马鹿、梅花鹿,中型的狍子、獐子,小型的獾、兔、刺猬都会出来祸害庄稼。
现在这年月,也就东北虎算是受保护的独一份。
但这种保护还不咋全面,吃了牛马破坏了农业生产,东北虎一样可以打。
东北虎都能打,剩下的那些自然也不例外,但能打归能打,打不打的着就得另说另讲了。
秦达等人进屯子,正好遇上了从大田里回来的护农队。
现在地是个人的,护农队自然也不是集体的。
屯子里能借出几条枪,就算是支持护农了。
只是向阳屯几十人的护农队伍,中老年居多。
而且枪械的数量也不多。
这些人手里的护农武器也是五花八门,斧子、铡刀、没有红缨的秃头枪,还有几个拎铜锣、脸盆的。
随着两支队伍交汇,外出的刘明歧也问起了屯子里护农的情况。
如他说的一样,习惯了之后,山里下来的山牲口既不怕麻雷子也不怕枪声。
错非人走到近前驱赶,不然各式各样的山牲口,就会在夜里玩命的祸害庄稼。
说句难听点的,这年月即便是在黑土地上,有些人还不能顿顿吃到饱呢,粮食自然也就金贵。
说起祸害庄稼的山牲口,向阳屯子的护农队个个都是咬牙切齿的模样。
刘明歧虽说问了护农的情况,但并没有向一脸疲惫的护农队介绍秦达。
被人问起秦达的来路,他也只是"哼哈"一下便略过了。
到了屯子里的一个岔路口,刘明歧带着秦达跟护农队分开,直接到了一处有木板杖子的院子旁喊道:
“三哥,家里来戚了……”
刘明歧话音落下,木头框架呼大泥的房子里就走出一个精壮中年汉子,一路小跑就开了院门。
五间呼大泥的木刻楞,一看就是刚盖好没几年。
如果是老房子,不是中间塌腰两头翘,就是中间鼓包两头耷拉着。
这除了经冬历春的一冷一热之外,还有雪的原因。
冬天大雪壳子不仅能盖住大地,也能压弯房架。
基础好的房子,多半都是中间鼓包两头耷拉,建房子的时候用料不足,或是房山不够结实的才会中间塌腰两头翘。
开门之后,彼此间只瞅了一眼,秦达就觉着来人的热情在急速降温。
“收皮子的还是收药材的?现在屯子里可没那个,不值钱的山货倒是有不少。”
来人正是向阳屯的屯长刘明山,他也是正经的转业兵。
秦达一身美国鬼子的风雨衣,别人不认识,刘明山却恰好认识。
“县武装部来的……”
刘明山拿眼皮子夹人,秦达也没自报家门,只是将三叔给开的介绍信递了上去。
“秦达?作训王部长介绍的?”
“哎呀妈呀……真是来贵客了,你是秦大把头的小儿子,武装部的神枪手小秦吧?”
这年月出门在外,身份都是自己给的。
听到刘明山猜到了自己的来历,秦达也不答话,只是微微挺了挺胸。
“这咋说的,误会了不是?我看你一身美国鬼子的风雨衣,还以为来的是二鬼子呢!”
这话秦达就没法不接了,矜持的一笑之后,他才慢悠悠的开口:
“刘叔,我三叔说你们屯子遇上点麻烦事儿,我正好去武装部训练,这不就把我给支你们屯子来了。”
在家属区、在城里,秦达怕泄露行踪,但到了村里、屯子里就没这方面的困扰了。
他又不是通缉犯,不符合下乡抓人的条件。
只要不是被人当场摁住,现在这年月想在村里抓人,可是不易!
更何况这里还是深处林区的小屯子,翻过眼前几座老林子,可就是江界了。
“那还等什么,这一路上冷嗖的,赶紧进屋吃口热乎饭。”
刘明山的热情提了上来,秦达也不客气,跟着就进了屋。
他这不是走亲戚来的,因此也不用带什么礼物。
进屋跟刘明山老婆打了招呼,一口热乎的大碴粥下肚,热乎气顺着胃肠遍及四肢百骸,这一路上的风尘也就被一扫而空了。
肚里有了热乎饭,秦达也对刘明山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刘叔,我来这训练,也不是当天就走,得给寻摸个住处啊!”
秦达有要求,刘明山点头的速度也快,直接就一指家里西屋说道:
“就搁家住着行了,我家你哥前些年当兵去了,还是得了王部长的照顾,家里就我们两口子,西屋的炕闲着呢!”
出门在外,身份虽说是自己给的,但也是自己闯出来的。
刘明山称呼秦茂业为秦大把头,那也是秦达老爹生生打出来的。
双林煤矿从开矿至今,从没因任何事情影响生产,就是秦茂业在双林这一亩三分地的威名所在。
前些年,除了双林矿,县里就没有另一家能正常生产的单位。
秦茂业顶着秦傻子的大号实实在在的认干,真影响到了他那一亩三分地的生产,这位秦大把头干人也是实实在在的真干。
按说宋成把双林矿经营成现在的模样,早就该提上去了。
提不上去,就是前些年受了秦老大的影响,当年有人影响生产,那秦大把头可是踩着人喊号子的。
影响双林矿正常生产的死了十几个,宋成、秦茂业两兄弟可就上黑名单了。
这也是两家的孩子从小在武装部训练场的原因。
双林县的秦大把头不好惹,秦达也就因此而受益,刘明山张口就让他住在自己家里。
这也就是人们口中常说的前三十年看父敬子了,这话可不是字面上的意思,老秦头可不会在家敬着秦达。
而是秦达出门在外,老秦头的名声会给他带来什么样的待遇。
之所以要有一个"敬",那是要有敬畏的意思,需要老秦头做事的时候有敬畏,想一下会给儿孙带来什么样的待遇。
同样的道理,后三十年看子敬父,也差不多。
当儿子的做事也一样要考虑会给父辈们带去什么样的待遇。
就跟秦达重生第一天揍的王家俩小瘪犊子一样,他俩的爹做的不差,他俩做差了,那孙家二嫂子要两家人的身家也不为过。
同样的,秦达揭破了白福先、林奇峰、于成栋、沈丹四人欲破坏双林矿的计划。
就可以算在后三十年子敬父里面,而且正经还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即便林奇峰家里报复的结果未知,只要白福先被打了靶,秦老大、宋老二弟兄就得在系统里扬名。
但不管是父敬子还是子敬父,面上说的虽然是行为,但却更侧重于行事的谨慎。
刘明山这人甫一接触就看人下菜碟,显然是礼下于人必有所求。
这个时候也是秦达子敬父的时候,他可不能拿着人家秦大把头在外的名号,随意给自己谋福利,让秦大把头难做。
“刘叔,这不太方便吧!”
秦达的话一出口,一旁陪客的刘明歧便给接上了。
“三哥,要不让小秦去大哥家住着,他虽然孤老一人,但活的干净立整。”
刘明歧一插话,刘明山也就明白了自家叔伯兄弟的意思。
这是想让神枪手小秦,先帮着自家大哥看护庄稼。
想到刚被野猪挑了的二哥,刘明山也就顺水推舟将秦达支去了大哥刘明义家里。
“小秦,去我大哥家住着吧,那老头虽说没儿没女没老伴,但活的干净利索,平常跑山也是以采药为主,万一磕了碰了,他家也有现成的草药。”
“屯子里的人有病有灾,卫生所治不了的都找我大哥给拿药,我家大哥虽然没学过赤脚医生,但也是在滨城正经药铺做过学徒的。”
秦达本想要一个独院自己住着,但想想现在屯子里的氛围,也就熄了这个想法。
与城里或是厂矿单位相比,村屯里的情谊还更厚重一些。
这跟人心的关系不大,主要受生产关系影响,地里的许多活计单凭一家干不了,很多时候需要互帮互助。
等有了机械有了钱,这份情谊一样会很快被淡漠。
三人在刘明山家吃了早饭、喝足了水,这才动身去刘明义家。
饭后直接喝水虽说影响消化,但只有干活的人才知道,没有边干活边喝水一说,错非不是自家的活计。
“小秦,要是别人单枪匹马的来,我还不放心,你这个神枪手来了,我可是放了一百二十个心,缺啥少啥你言语一声,屯子里给你备上。”
去叔伯大哥家的路上,刘明山对秦达的赞赏也不是假的。
能去县武装部训练场操练的,除了精锐民兵,就是转业军人。
神枪手小秦的名号,也不是秦达近些年闯出来的,他十三那年就有人开始叫了。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从十三岁在武装部训练场闯出名号,到秦达十五岁、他二哥秦强参军,自此以后,就没人在枪法上挑战他了。
打固定靶,但凡是个有眼的,百十米的距离都能上靶。
但论到打移动靶,别说一百米了,三十米的距离百分之九十的人都得抓瞎。
武装部训练场争枪法第一的项目简单,那就是一人一支水连珠,打电线上的家雀儿。
第一枪打中之后。
剩余四枪,一枪一阵鸟毛,那对秦达而言都不算什么。
五枪下去,地上掉五只无头家雀儿,就是他神枪手小秦报号的由来。
只不过这报号只在双林县的民兵里流传,还是不如他爹秦大把头的报号硬实。
“刘叔,我看看场地再说吧……”
刘明山家离着刘明义家多少有些远,差不多就是从村西头走到村东头。
随着刘明山指出刘明义家小院的位置,秦达心里的疑虑也就没了。
跟刘明山家的木板杖子院不同,刘明义家的小院是用山里的苕条子编的花墙。
秦达能认出山民们称之为扫条的苕条子,原因也简单,只因这种灌木条子到了冬天格外的干松,是很好的引火材料。
苕条子生长的头一二年,除了引火之外也是编筐编篓的好材料,晒干以后格外轻省。
但过了二年,苕条子就只能当柴火烧了,刘明义家圈院子的苕条子根部手臂粗细,一看就知道有些年岁了。
苕条子花墙里面,一个穿着老式对襟夹袄,乌黑的头发梳了个大背头,却留着一把花白胡子的老汉,正在侍弄活生生的篱笆墙。
“大哥,这是县里来的神枪手小秦,小秦,这是我大哥刘明义,你叫一声刘叔就好。”
刘明山的介绍让秦达一愣,看那老汉样貌,应该比家里老秦头大啊?
看到秦达脸上的疑惑,刘明山解释道:
“我大哥是个老跑山的就长得显老,实际岁数应该比秦大把头小四五岁。”
听闻三兄弟刘明山说到秦大把头,花白胡子老汉这才看向了秦达。
“小爷们,你是煤矿秦大把头家的孩子?”
双林县范围内只有双林特种煤矿这么一个矿,林场倒是有两个。
因此矿上的人才说双林矿,到了外边多半人说的都是煤矿。
“嗯!最小的老五,闲着没事儿来你们屯子玩玩……”
老汉刘明义张口就是秦大把头,秦达也没跟对待刘明山似的公事公办,张口就说自己是来玩的。
虽说刘明山对他以貌取人的事儿做了解释,但这可不是理由。
如果秦达穿的是下矿的那一身破烂衣服,还不知道他会说什么难听的话呢?
“能来就是戚,瞅明山、明歧这架把是打算让你在我这住着,那就赶紧进屋吧。”
张口不说困难,先请人进屋,就是刘明义比刘明山厚道的地方。
现在的人脸上挂相,不说一眼就能分清忠奸善恶,也是八九不离十的。
“不滴了刘叔,刚刚在明山叔家里吃了也喝了,我是打着护农的名头下来玩的,先瞧瞧你家大田的情况吧。”
带他进村的刘明歧在想什么,秦达也看了个大概。
不管是林区的屯子,还是种地的村子、大队,没地的人家可没几户。
面前被秦达称呼为"刘叔"的刘明义,如果不是采参的把头,单靠进山采药也维持不了生计。
这年月粮食可比买卖扎实的多,说句土地粮食就是生计也不为过……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64316/3381833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64316/33818331.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