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自始至终 > 第153章 给我们干哪里来了?(6K)

第153章 给我们干哪里来了?(6K)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剑之孤鸣 有钱能使鬼推磨林帆 逆世谋妃 [原神]我真的没想当反派 重生后疯批皇帝九十九次追妻 全民转职:开局觉醒苍穹主宰 由他染指 小人物不一样的人生 华娱之2008 沙雕直播:你管这叫民生节目?

金銮殿里。 看着陈怀信打算将未来的危机,转移给周围的其他小国。 国子监的祭酒当场化身道德天尊,不断的批判着陈怀信。 然而。 即便是世家官员。 都懒得附和他的话语。 因为。 即便是已经落魄到这种程度的承国。 对于周边的国家依然是俯视的态度。 至于关心那些小国的百姓? “我们连自己百姓都不在意。” “更别说那些跟猴子没区别的小国百姓了!” “他们也配让我们出言相助?!” 这是许多臣子心中的想法。 而陈怀信所采取的做法,在一些官员们看来,甚至称得上是大善人了! 至少他对于煜国的百姓,是真的会努力照顾,至于他国的百姓,那又何必在意! “除非。” “在某一日。” “那些小国被煜国所吞并。” “这样陈怀信才可能会照顾那些小国百姓吧。” 王千禾在心中这样的想着。 他也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妥。 或者说。 连自己的国家百姓都不在意,反而担心他国百姓的生活,那才叫做倒反天罡! “但是。” “陈怀信的信访制度。” “以及增加讼师地位。” “真的能够改变冤假错案的情况吗?!” 王千禾皱了皱眉头。 他的目光看向了曲文端,身为承国的刑部尚书,曲文端应该比他更能理解这深意吧? 王千禾刚这样想着。 他便注意到。 曲文端的脸色似乎有些难看。 就好像是听到了什么不好的事情一样! 这让王千禾顿时了然! “看来。” “陈怀信的做法。” “还真能够对现状进行改善。” “哪怕是无法根治。” “可能够让曲文端都露出这样的表情……” 王千禾笑了。 他当然知道。 曲文端跟世家门阀走得很近。 而这个做法能够削弱曲文端的权势,也等于能够间接消减世家门阀的力量! “不愧是陈怀信!” “哪怕只是临时想出的方法。” “都能让我承国的刑部尚书如此为难!” 王千禾的脸上满是笑意。 曲文端的脸色就很难看了。 他看着鉴天镜,恨不得骂死陈怀信! “无论是信访。” “还是那讼师。” “其本质就是增加了监督与检查!” “对于官府来说。” “等于是加上了两条镣铐!” 曲文端在心中想道。 他当然是能够看得出来,这两个安排究竟有何作用,增加了监督的力度,那他们想要再屈打成招,那成本与后果也会增加许多! 不是再也做不到。 而是值不值得做! “不过。” “这两条镣铐。” “也就是在煜国会有用。” “在我承国中……呵呵。” 曲文端稍微松了口气。 无论是信访制度,还是提升讼师地位,其关键就是律法必须要完善,如此才能真的确保百姓的权益得到保护,并且其统治者,要坚持住律法的公平性,而不是为了(不能写)。 煜国能够做到,是因为无论是律法,还是陈怀信的态度,都是完美契合这两个条件的。 而在承国之中,若是有人要跟他说律法,他都觉得好笑! “但即便如此。” “还是会让我们可能被陛下注意到!” “这陈怀信……绝对不能让其入朝!” 【同月。】 【刑部尚书忙碌着信访、讼师、商律之事。】 【“而且。”】 【“还要将一些消息。”】 【“先提前在报纸上进行透露。”】 【“要给百姓们一个心理准备。”】 【刑部尚书揉了揉脑袋。】 【现在并没有民众知情权的说法。】 【而这个方式。】 【是他跟陈怀信学习到的。】 【一些可能与现状有所冲突、或者是可能会带来变革的事情、将可以透露的地方告知百姓,再去观察民间对它的反应!】 【“如此。”】 【“便能将隐患给限制在某个范围内。”】 【“也能降低这种事情所带来的影响!”】 【刑部尚书这样想着。】 【当他将信访与讼师稍微公布一点后。】 【最先有反应的并不是民间百姓。】 【而是各地最早看到报纸的官员!】 【“朝廷这是对我们有所不满?”】 【“将直诉给更改为信访制度。”】 【“还打算给讼师进入朝堂的机会。”】 【“这……这不是让百姓和讼师督查我们吗?!”】 【一些官员脸色有些不太好看。】 【虽然说。】 【他们自认为。】 【自己没有做丧良心之事。】 【可是每到年末,考成法所要求的破案率没有达标,他们只能够找到那平日里作风不好、或者有违反律法记录的混混,在进行友好沟通之后,让那些人自愿承认某件事是他们干的!】 【“反正他们平日里也是作恶多端。”】 【“就算让那个他们多承认些罪名。”】 【“这也是在为民除害!”】 【他们觉得自己并没有做错!】 【可是现在。】 【朝廷在报纸上透露的这个消息。】 【基本上就是在告诉他们,若是依然采取这样的方法,很有可能被百姓告发,甚至是被讼师上报刑部!】 【那样就算他们有再多的理由,恐怕也免不了遭受牢狱之灾!】 【想到这里。】 【他们心中的不满增加了几分。】 【“以前都是这样干的。”】 【“我们也没有屈打成招无辜百姓。”】 【“凭什么要因为这样就进入监牢?!”】 【他们思索着应对之策。】 【很快。】 【一个想法浮现于他们的脑海中。】 【“既然要求记录的案子其破案率要达标。”】 【“那只要没有案子。”】 【“那只要降低犯罪率。”】 【“不就不用担心这件事了?!”】 【这些官员顿时眼前一亮。】 【至于如何降低犯罪率。】 【那自然不是想办法破案。】 【而是只要不登记,不记录,不就等于没有案件发生了吗!】 【“我等真是天才呀!”】 【当然。】 【除了这一小部分官员之外。】 【还有不少官员对这消息毫不在意。】 【甚至。】【有些还感到高兴!】 【因为他们平日里兢兢业业,根本不担心被人举报或者滥用职权,他们只担心自己的努力,没有被朝廷看到!】 【“而这看起来是增加了监督,但也是给我们表现的机会!”】 【“只要我们做得更好,只要我们能够保持下去。”】 【“朝廷总不能有功不赏吧!”】 【这些官员们在期待着。】 【而当消息传到民间后。】 【许多讼师顿时欣喜若狂!】 【因为煜国律法的完善。】 【如今他们的社会地位,其实也就是比在前朝的时候,稍微的高了那么一点,可并没有高出太多。】 【毕竟在不少人看来,他们就是靠嘴皮子生活的,甚至有时候因为能力不足,导致被判得更重,这自然让不少人,对他们有所轻视。】 【哪怕是那些能力极强的讼师,也因为百姓没有诉讼的意识,其生活上水平也就算是过得去而已!】 【“而且。”】 【“还是因为。”】 【“煜国富裕强大。”】 【“不然我们想要拥有现在的生活水平。”】 【“完全就是痴心妄想!”】 【那能力极强的讼师,不止一次的在心中感谢煜国与陛下,让他能够过上这样的生活。】 【而在今天,他本来是想着,等吃完早饭后,便去衙门附近转转,看看有没有需要讼师的百姓,也就跟他平日里,所做的事情一样。】 【但是。】 【还没等他出门。】 【他的儿子便拿出朝廷报纸,兴冲冲的对他说,朝廷要改善讼师的现状,而且若是讼师能力极强,还有可能进入到朝堂为官!】 【听到这话。】 【那讼师整个人都懵了。】 【他抢过报纸,认认真真的看了,那上面的内容后。】 【他的脸上顿时满是欣喜,眼角还有泪花涌现:“多少年了!终于是有人认可吾等讼师了!陛下万岁!万岁!万岁!!!”】 【“我等……绝对不能辜负了朝廷的期望!”】 【像他这样失态的讼师并不在少数。】 【那长久的低下地位,让他们都已经接受了,随时都会遭受他人白眼之事。】 【而如今朝廷所透露的消息,直接让他们兴奋得都要疯狂了!】 【甚至有些人很是直接,给陛下立了生祠,希望陛下能够真的长命百岁,最好是真的长生不死!】 【“不然。”】 【“直接将陛下供奉为讼师之祖吧。”】 【“让煜国拥有如此完善的律法,还提高吾等讼师的地位。”】 【“称他为祖……”】 【“这绝对不为过!”】 “看来。” “哪怕是律法完善的煜国。” “哪怕是有考成法的影响。” “依然会有官员不择手段的、想要钻着空子给自己牟利啊!” 看着那推演的画面,王千禾摇了摇头。 对于那些讼师的兴奋,他自然是又想到的。 毕竟社会地位得到提升,还有可能入朝为官,无论是放在谁的身上,都必然会欣喜得无与伦比。 但是小部分煜国官员的做法,却让他的脸上多了几分寒意。 在他看来。 陈怀信对于煜国的管理,对于官员的督查,已经算是很完善了。 可是在这种情况下。 依然源源不断的有蛀虫冒出来! “只能说。” “这与任何国家、任何政体无关。” “这仅仅只是因为个人的私欲!” 王千禾深深吸了口气。 而六皇女姬长薇,在看到这一幕的时候,同样是气愤不已。 明明自己未来的丈夫,给了官员不算差的待遇,可依然有这种家伙的存在! “我要记住他们!” “等到以后。” “把他们一个个杀了!” 姬长薇皱着鼻子。 她在认真记录那些人的面容。 但旁边的姬长宁,却摇摇头说道:“六皇妹,此事是无解的,杀了这些人也没用,因为只要是需要人来治理国家,就必然会有这种事情的发生!” “哪怕是陈怀信也只能做到,降低这种情况的发生,不可能完全的根治!” 姬长宁对此很是清楚。 除非陈怀信能够控制这些人的思维,不然绝对不可能,让所有官员一心为国,积极向上,这其中必然有一些人渎职,必然有一些人钻空子。 可只要能够让大部分官员,都在努力的为了这个国家而奋斗,就足以让它保持上升之势,让它继续的蒸蒸日上了! “至于那些害虫。” “在发现后将其捏死。” “也只能是这样了啊。” 姬长宁叹了口气。 姬长薇嘟着嘴巴。 但站在她们旁边的姬长兮,却忽然冒出了一个想法。 “只要是人来治理国家,就一定会发生这种事情,但若不是人呢?” “不是人?那谁治理国家?谁处理事宜?总不能是四皇妹你的那些蒸汽机吧。” 姬长灵也在这时候搭话。 对于这个四皇妹时不时冒出来的惊奇想法。 她们现在已经慢慢能够接受了。 “虽然。” “这个想法。” “比之前的还要惊世骇俗!” 【靖平十二年,八月。】 【花费了三个月时间。】 【兵部尚书的军校总算是完工了。】 【工部尚书也能够稍微松了口气。】 【“若不是那些士卒。”】 【“这点时间。”】 【“还真不好建造军校。”】 【“下次如果还有这种事情。”】 【“必须至少提前半年给我说清楚!”】 【工部尚书恶狠狠的盯着兵部尚书。】 【如果不是水泥的帮助。】 【能够快速的凝固起来。】 【这军校大概也就能够建造一半!】 【而兵部尚书则是讪讪笑着,不敢有任何的反驳之语。】 【不过对于那些参加了建设的士卒,他打算将其安排至草原的生产建设军队,在工部锻炼的能力,可不能白白浪费了!】 【“那些士卒怕是会恨死你!”】 【“我会给足他们与家属的待遇的!”】 【兵部尚书很是自信的说道。】 【这是他向陈怀信申请来的。】 【毕竟。】 【总不能只有官员可以携带家属,还能给其家属安排工作,给其子女稍微降低入学的要求吧!】 【“若是让士卒们知晓这件事情,怕是会让士气崩溃,哪怕是军中的新职务,也不太可能将这士气挽回!”】 【当时兵部尚书是这样说的。】 【陈怀信自然是没有拒绝他。】 【因为。】 【那草原的生产建设军队。】 【本来就是包含有家属的。】 【甚至这些家属还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 【“在草原这种地方。”】 【“人自然是越多越好。”】 【“如此。”】 【“才能够更好的进行发展与生产!”】 【兵部尚书也没有想到,陛下居然如此爽快的就答应了。】 【他本来还准备了很多劝说之词,最后只剩下了一句陛下英明。】 【“陛下应该早就想好这件事,只是等着你来跟他说,不然你这臣子的作用,就只剩下叫好了,”工部尚书在听说这件事后,带着些许玩笑意味的说道。】 【而兵部尚书则是冷哼一声,道:“说得你不是一样,那些从商人的手中,交到你手里的养殖场,最后不还是陛下出主意,你才知晓怎样做才好?”】 【他所说的,是那些公私合营的养殖场,交到朝廷手中之后,自然不能如同以前那样经营,因为那养殖的成本太高,难以降低成本,低价卖给百姓!】 【但工部尚书却没有半点羞愧,反而洋洋得意,这让兵部尚书更是恼怒不已。】 【在两人争吵之时。】 【那关于军校招生的事情,也传遍了煜国各地。】 【虽然不知道。】 【朝廷为何会进行军队扩招。】 【即便那名额依然算不得多。】 【可也让许多百姓为之兴奋!】 【“若是能够进入军校,那未来肯定前途光明!”】 【“我煜军的待遇是有目共睹的,对外作战也是战无不胜!”】 【“只是不知道,这招生会有多严格,毕竟是第一次招生,肯定会有很多人去尝试吧?”】 【“等三四年后,我年龄足够了,是该考军校呢,还是考学校呢,真是令人烦恼的事情呀!”】 【“就你?考军校?考学校?还是洗洗睡吧!梦里什么都有!”】 【“……”】 【百姓们议论纷纷。】 【尤其是。】 【有着研究与技术学校在前。】 【所有人都知道。】 【这种新建的军校,其第一批毕业生,必然会得到巨大的红利!】 【哪怕是一些有志于武举,想要夺取武状元的大汉,也在思索着通过科举之后,究竟是前往军中,还是进入军校继续学习!】 【“这还用想?”】 【“朝廷早就公布了。”】 【“所有通过武举之人。”】 【“全都要进入军校学习。”】 【“陛下所要的可不是有勇无谋的莽夫!”】 【有人这样提醒的说道。】 【这顿时让更多人明白。】 【军校与学校一样,通过科举是进入的方式之一,也可能是最好进入的方法!】 【因为那学校的入学考题,在不少人看来,根本不是正常人能够做得出来的!】 【“而这次武举。”】 【“必将是最艰难的一届了!”】 【有人这样想着。】 【而等到武举之日。】 【长安城的大街小巷,也全都在讨论这件事。】 【当看到那往届能够争夺第一的射箭,在这一届甚至都排不进前十的时候。】 【百姓更是讨论得异常激烈。】 【当这个消息传入陈怀信耳中后。】 【就连他的脸上都带着几分惊讶。】 【“看来。”】 【“除了文坛不断有人冒出来之外。”】 【“那尚武之风。”】 【“也让不少天赋异禀之人出现了。”】 【陈怀信笑得很是开心。】 【这无论是文,还是武,都在人才辈出的情况,也是国家强盛的征兆。】 【兵部尚书同样笑得非常开心:“二三十年后,这些后生正好能够接替我们的位置,煜国……后继无忧!”】 【“还二三十年?怕是不到十年,你就该躺在棺材里了,到时候我会去你坟前,找你喝两杯的,”工部尚书开玩笑的说道。】 【但是在场的众臣,却没有谁接过话。】 【因为他们都知道,自己等人的身体,顶了天只能再撑十年,之后就该换一批人,来接替他们的职位了。】 【从冤句县外的荒村,再到如今的煜国兴盛,已经快要二十年了。】 【哪怕他们看起来依然精气神很足,但他们时常还是能够感觉到,那岁月将他们的生命不断带走。】 【或许哪天闭上眼睛,就再也醒不过来了。】 【而坐在上方的陈怀信,也是无奈的叹了口气,无论是首辅,还是六部尚书,他们在任职之时,年龄就不算小了。】 【能够这么多年,依然在为煜国呕心沥血,也是因为他们将自己的生命,都寄托在这个新生的国家之中。】 【煜国欣欣向荣,他们的心脏也能够继续跳动。】 【但……】 【时光就是如此的残忍。】 【哪怕是他的脸上,都留下了时间的痕迹。】 【“不说这些了。”】 【“我们君臣好像许久没有喝过了。”】 【“今夜。”】 【“就在这大殿。”】 【“再喝一杯吧!”】 【陈怀信开口道。】 【群臣满是笑容。】 【而当醉酒之后。】 【兵部尚书借着烛火,似乎忘记了君臣有别,他凑到陈怀信面前,说道:“陛下,您放心,在与那罗马交战之前,老臣绝对不会先去的!”】 【“这等挑衅我大煜的国家,这种妄图想要远征我大煜的国家,若是不能亲自领兵与它作战。”】 【“臣就算是死,也绝不甘心!”】 【兵部尚书看起来醉意已重,但眼神依然清明与认真。】 【陈怀信也重重的点了点头。】 【“到时候。”】 【“朕会让你亲自领兵。”】 【“去击败那来犯之敌!”】 【同月。】 【茫茫大海之上。】 【出海一年有余的道教道士。】 【看着眼前完全陌生的大陆。】 【他们的脸上满是迷茫之色。】 【“这是给我们干哪里来了?”】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64347/3382874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64347/33828745.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