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黄巢挽天倾 > 第四十八章 气氛融洽

第四十八章 气氛融洽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抗战:从金陵保卫战开始 武神绝巅 豪门弃妇上恋综,骂哭女配反爆红 龙游大唐之贞元记事 假清冷和伪禁欲闪婚后 凡人觅仙 深夜入怀,祸她成瘾 一剑绝世 离婚后,废物老公竟撤资百亿 都市全能医圣

“……” 林招娣仰面望天。 即便唇齿紧闭,两眼不眨; 仍无法掩饰心底的震撼。 输了…… 她输了? 她竟然输了! 林招娣微微颤抖,被反剪在身后的双手,终于停止挣扎。 当钳制松开的那一刻,她失去了所有力气,瘫坐在地; 随后,缓缓将头埋进膝盖之间。 黄举天见状,默默不语,只脱下自己的青色外袍,搭在林招娣背上,然后走向人群。 少年们正兴高采烈地招手,准备大肆吹捧义父的战绩; 却被黄举天一个平静的眼神,制止了喧闹。 黄成精快步出列,低声道: “义父取胜本是意料之中。 “兄弟们切记不要口出狂言,刺激到林家人。 “别忘了,咱们此行的目的,可不是打群架。” 少年们点头称是,在岸边寻了阴凉处蹲坐下来,静待林家来人相请。 林家水手,却迟迟没有动静。 尤其是红胡子等老船员。 他们脸上的诧异之色,丝毫不亚于,当年目睹林招娣砍下亲弟头颅,当成球踢的场面。 要知道,林招娣能以女子之身,掌控林家半数船舶,与族中长辈分庭抗礼,靠的是那未尝一败的极端武力。 在大食商人的传闻中,林招娣甚至赢得了“嗜血花木兰”的绰号。 而今…… 却败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官手里? 此事若传扬出去,对拥戴“花木兰”的林家人来说,将是何等沉重的名声打击? “一个个跟死了爹娘似的,杵在这儿做什么?” 水手们闻声回头,只见换了身衣裳的林望娣,挽着二姐林盼娣的胳膊,面带愠色道: “黄巢来之前,大姐刚与一伙山贼激战,消耗了不少体力。 “若是全盛时期,怎可能落败?” 红胡子最先会意,连忙附和: “正是正是! “黄县丞虽胜,用中原人的话说,叫"胜之不武"!” 其他水手也纷纷应和,林望娣的脸色这才好转了些。 只有林盼娣与红胡子心知肚明: 剿灭几个山贼,对林招娣来说不过是热身; 加之单挑前她还饮了酒,此战可谓达到了最佳状态。 即便这样,她还是输了。 “红鲨鱼随我下船,接回舶主,与黄巢商议要事。” 林盼娣将微微颤抖的手藏入袖中,吩咐道: “其他人潜入海中,打捞舶主……还有黄县丞的兵刃。” “是!” 走下甲板时,望见林招娣狼狈的模样,林望娣眼眶顿时红了: “二姐……” 林盼娣冷冷瞥了她一眼,低声道: “有什么话等外人走了再说。我们输的是武艺,不是牌面。” 林望娣用力点头,擦去雀斑小鼻上的泪珠,与二姐一同上前搀扶。 虽然林招娣坐在地上纹丝不动,但二女见她并未遭受重伤,依然松了口气。 林盼娣让望娣留下照看,自己则挤出一丝笑意,款款走到黄举天跟前,欠身行礼: “副舵主林盼娣,见过黄县丞。” 黄举天还礼后,直截了当道: “胜负已分,望副舵主遵守海上规矩,告知本官卢使君下落。” “不如移步船上,容我们尽地主之谊……” “时间紧迫,望副舵主体谅。” 林盼娣本就不是真心想请黄举天用膳—— 这一大帮青少年,真要招待起来,怕是要把船上的补给吃空。 她略一沉吟,道: “县丞可曾听闻王海龟?” 见黄举天摇头,林盼娣继续说道: “此人是崖州疍民的领袖,本姓梁,因绰号"王海龟"叫得久了,反倒成了名字。” 她转身望向正在海中打捞的水手们,娓娓道来: “王海龟确有能耐,将原本散居的千余户疍民,编组成东村港、西村港、平安港、定风港四个渔村。 “起初官府见他治理有方,疍民比往日更加安分,还封了他个小官。 “可前些年,时任琼州要员强征疍民为珠户; “王海龟挺身请愿,反被罚浑身浇透海水,当众曝晒三日。 “他命硬如龟,挺了过来。 “自那以后便辞去官职,仍如往日般,带领疍民安分度日。 “如今想来,只怕仇恨的种子,早在当时就已埋下。” 黄举天将主事者的情报记在心里,林盼娣却忽然缄口不言。 “副舵主,本官正洗耳恭听。”黄举天提醒道。 林盼娣摇了摇头,面上露出几分纠结之色: “县丞,可否容我问一个问题?” “但说无妨。” “为何要将陈氏一族赶尽杀绝?” “他们逼良为奴,私设盐户,买卖官爵,触犯多条大唐律令。” 林盼娣闻言轻笑: “若论违背律令,您此番带着衙役前来,明为公事,实则并无公文,连县丞的官袍都未着身,这又作何解释?” “微服出巡。” 见黄举天对陈家之事避而不谈,林盼娣略一沉吟,摇头道: “县丞不愿说,对陈家有何成见也罢。 “我们如今更想知道的是: “官府对林家,究竟是何态度?” 她向前凑近半步。 黄举天几乎能闻到,她身上传来的松脂香气。 “方才听县丞之弟说,您想在振州,扶持一派作为代理,不知此言可真?” 黄举天不闪不避,微微低头与她对视: “自然属实。” “为何选中我林家?” “近十年来,琼州当地海盗中,唯你家势力最大。” “县丞慎言,我家从不做违背大唐律令的生意。” “不错,本官也从不与不法分子合作。” “如何合作?” “官家的照数奉还,西域的三七分成。” “我七你三?” “我七你三。” “这买卖谈不成。” “谈得成。” “有何根据?” “黄成功,方案可带在身上?” 被叫到的少年立即放下行囊,快速翻找起来,嘴里低声嘀咕着: “方案甲是给卢钧看的,方案乙是给义父先生看的……方案丁,找到了,义父!” 黄成亮小跑过来,将方案书递给黄举天,随后又跑回阴凉处蹲下。 林盼娣正要伸手接过,黄举天却微微缩手,道: “今日只许看第一页。” 他这番故作姿态,反倒激起了林盼娣的好奇心。 她接过簿册,第一感觉并非上面的文字,而是纸张本身—— 质地疏松,表面不如麻纸光滑,却具有一定的柔韧性。 "这不是麻纸,也不是楮皮纸……字体也不像手写?" 她正思索间,目光已被醒目的标题吸引: “《琼州商航兴盛策:开辟南海新征程》?” 她继续往下看,眼睛越睁越大; 手指不自觉地翻动页脚时,却被黄举天一把收回簿册。 “只许看一页。” 林盼娣深吸两口气,才平复心情,定定地看着他道: “您只是县丞,上面写的这些,凭什么保证——” “所以,更需要及早把卢使君解救出来,让岭南节度使为琼州的未来担保。” “当真能说服他?” “就像现在说服你。” 林盼娣望着黄举天手中的簿册,沉思许久,终于下定决心: “离开雷州后,王海龟带人去了儋州西。” “具体位置?” “以盐场为起点,沿着海岸找吧。” 林盼娣望了望他身后,又道: “县丞若只带这点人,别说救回节度使了,怕是连自身安危都难保。” 黄举天将方案书卷起,轻轻敲击掌心: “不劳副舵主费心。本官在东村港有熟人。” 梁家明和他的四个兄弟,黄举天与他们打过几次交道; 看得出他们本质善良,乐于助人; 造反的理由,无外乎是为了活得更像人一点。 若黄举天猜测无误,王海龟率领疍民船队,绕海岛西行的终点,必然是振州—— 那里有疍民们,被强征为珠户的亲眷。 因此,与其追到儋州西,不如直接前往振州以逸待劳。 渔民的船速不快,若他立即动身,或许能勉强赶上。 只是振州驻兵众多,几乎与琼州相当; 若疍民、黄举天、州兵三方狭路相逢,冲突一触即发; 黄举天自问难以在那种混乱局面下,同时说服官方与造反双方…… “你要的人,我去接回来。” 就在黄举天沉吟之际。 林招娣披着青色外袍,大步流星地走来。 “符家的船又破又小,你这北方佬,追三天三夜都别想追上!” 黄举天眉梢一挑: “这是赢家的奖励?” 林招娣不接这话,面上只冷笑: “我与王海龟打过不少交道。 “他可不是我,不讲什么海上规矩…… “谨慎得跟个缩头乌龟似的,就算追得上,也不敢与你接触!” 这条信息,倒是出乎黄举天的意料。 如果连沟通的渠道都无法建立,那他引以为傲的口才,又如何发挥作用呢? 梁家明在疍民中的地位,又是否足以影响王海龟的决策? 思来想去。 黄举天也认为,还是让林招娣这种同行作为中间人,去把卢钧要回来更合适。 "只能希望此女可靠了。" 此时,林家水手们已将两把武器打捞上来。 黄举天正要展现社交手腕,与林招娣化敌为友; 后者却径直转身而去,先将长枪扔来给他,旋即抬腿走向帆船: “十五天内,我林招娣必把人送到澄迈。北方佬只管滚回去等着。” “等等——” “是个男人吗,啰啰嗦嗦的干什么?” 林招娣回头,把滴水的陌刀指向黄举天,狠狠道: “还想再打一场?” 黄举天欲言又止,目送林招娣满身暴躁地上了甲板。 "至少先把衣服还了吧……" 好在林盼娣善于周旋,与黄举天多说了些场面话,让双方成功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 林盼娣甚至觉得,林招娣的做法或许更为妥当。 毕竟,黄巢这贪官空口无凭,仅凭一页纸就想参与南海的经营,任谁都会觉得风险极高。 但如果林家出手救回节度使,那情况就大不相同了—— 不仅是黄巢欠林家人情,节度使亦欠林家一条命。 两边的合作,自然就多了层坚实的保障。 林盼娣心下稍安; 随即又想到什么,问: “黄县丞,您与琼州刺史的关系如何?” “大抵来说……模棱两可。” 林盼娣听懂了其中的意味。 她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那么,我家或许还有一份见面礼,可以送您。” - 九月九,琼州官衙。 符云舒跪在佛像前,双手合十,口中低声诵念着经文。 她的额头已沁出汗珠,指尖发颤,腹部随着呼吸明显起伏。 仆妇站在一旁,神色焦急,却又不敢出声打扰。 “春秀,再去看看漏刻,时辰到了没有?” 春秀点头,轻手轻脚地走出佛堂。 这已是午后,她第十一次跑出去查看了。 片刻后,她匆匆回来: “还差一刻钟。” 年长的仆妇叹了口气,低声念叨: “这日子,真是难熬……” 终于。 一刻钟过去。 四个时辰跪满。 仆妇与春秀连忙上前搀扶符云舒。 她扶着肚子,双腿酸软,险些站不稳。 “快把药端来。” 春秀从一旁的案几上,端来碗温热的胶艾汤。 符云舒接过,缓缓饮下。 汤药入腹,她的脸色稍稍缓和了些。 仆妇见状,忍不住转头对着门外两名护卫怒斥道: “娘子是主母,肚子里还怀着家主的骨肉,若是出了什么差池,你们担待得起吗?” 护卫却嬉皮笑脸地回应: “老太婆,你也别为难我们。家主命令,让主母按时祈福,我们不过是奉命监督,哪敢有半点懈怠?” 符云舒摆手,示意仆妇不必争执,低声道: “扶我到床上歇息吧。” 仆妇连忙搀扶她躺下。 符云舒闭目养神,心中却难以平静。 很快,外头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几名符家的家丁匆匆赶来,跪在门外,声音颤抖地禀报道: “娘子,大事不好!家主与大郎……在长沙县被阉人抓了!” 符云舒睁开眼,脸色瞬间苍白如纸。 她强撑着坐起身来,对着符家来的家丁们,把事情问清楚后,险些昏厥过去。 春秀连忙上前扶住符云舒,低声劝慰: “娘子千万保重身子,腹中还有小郎君……” 符云舒勉强稳住心神,吩咐: “备车,我要去山上寻夫君。 “今日重阳节,他在赏菊……符家危难,唯有他能化解。” 仆妇本想劝她留下安胎,可想到家主与大郎也是主子,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春秀见状,拉着仆妇的手道: “阿姐,叫人多取两张草席作垫子,再在车厢四角放置十斤沙袋,好歹让马车没那么颠簸。” “好,好,听你的,我这就去。” 所幸王弘业登高的山,就在县外不远处。 不过半个多时辰,主仆三人——外加两名护卫,便抵达了山脚。 虽然此山不高,寻常妇人也能登顶。 可符云舒胎象不稳,正是危险的时候,怎能冒险攀爬? 春秀转头扫了一眼护卫,冷声道: “你们两个,轮流把主母背上去。” 护卫们连忙后退摆手,满脸为难: “哟哟哟,这可是家主的夫人,我们可不能碰!” 春秀冷冷瞪了他们一眼。 旋即面色如常,在符云舒身前蹲下: “娘子,上来。” 符云舒心系亲人安危,只轻轻趴上春秀的背,在她耳旁低声道: “多谢。” 春秀没有回应。 她虽常年挑重物劳作,可到底年满四十六,走的又是未修梯的山道,只能全神贯注地盯着脚下,生怕张嘴咬了舌头。 仆妇胆战心惊地跟在旁边,除了抹泪,还是抹泪。 所幸这山既不远,也不高。 春秀咬紧牙关,一步步往上攀。 终于在筋疲力竭之前,将符云舒平安送到了山顶。 双腿微微发颤,衣衫被汗水浸透; 但她顾不上喘息,小心翼翼地将符云舒放下,扶她站稳。 对面便是一座石亭,似乎建于前朝。 亭内,王弘业正对着山坡上盛开的菊花弹唱。 琴声悠扬,与秋风交织。 在他身旁除了幕僚,还有十几名州府的官员。 众人或坐或立,谈笑风生,气氛融洽。 忽然,众人的笑声骤然停歇。 王弘业察觉到异样,转头望去。 只见符云舒在仆人的搀扶下,正缓缓向他走来。 王弘业的脸色当即一沉,放下手中的琴,厉声责备道: “符云舒!风雅场合,你一孕妇来此作甚?”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65088/3408073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65088/3408073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