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民心可用否?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顾先生别虐了,夫人已死心 农家种田:我有一座物资回收空间 LPL中单共一石,我独占十二斗 海贼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我把修仙界上交给国家 诸天恶魔之从成龙历险记开始 重生七零:娇娇甜妻很旺夫 重生后和前夫死敌结婚了 我以鬼道成仙 诸天:开局修改了火影史书

东昌府衙,如今依旧是黄公辅,阎应元,周愈才,吴同尘,夏允彝几人在座。 洛水老道于东昌府学习已有数月,如今返回安化,开始缔造红袍银号雏形,并于南直隶建立红袍银号省号。 “红袍银号在东昌府发展很慢。” 如今魏昶君七年厮杀,一路崛起,纵然相比在座众人仍算年轻,但气场极强,锋锐至极。 一时间黄公辅等人都沉默,不敢抬头对视。 “东昌府银号发展艰难,是因为各省缙绅钱庄不愿退出市场。” “此地汇聚各地商户,甚至远比南直隶诸地对白银铜钱吞吐量更大。” “对于钱庄来说,算得上风水宝地。” “尤其是其身后家族与诸多老字号钱庄合作百余年,其中私下未必没有利益往来,不是简单商业争斗。” “但吾等也不能坐视不理。” 魏昶君语气柔和几分,表示理解,诸多民部官吏这才松了一口气。 “虽然凭借红袍银号实力,完全可以凭借优势逐渐扩展,挤压市场,但时间不够了。” 如今已是崇祯七年,大明命运转折点。 流寇冲破黄河,自此天地宽,开始与大明官兵分庭抗礼。 鞑子二次入关劫掠,边军受朝廷拖累,节节败退。 战火即将彻底蔓延。 只有自己知晓,未来何等惨烈。 “吾等必须尽快打开东昌府红袍银号市场,彻底完成经济核心搭建!” “阎应元,命尔等前往东昌府周百年卫所,军屯,烽燧堡,接触军户,开始拉拢做为储户,承诺其战死之后,可允家人凭借存据兑换双倍份额。” “夏允彝,命尔等前往游说东昌府周边,承诺红袍银号储户可以代发军饷,绕过折色。” “是!” 两人拱手行礼,神色激动,亦听懂里长所说。 大明不只边军,各类兵马饷银经常被将领克扣。 朝廷拨下百万两银子,其中至少有五万两被层层盘剥,士卒到手不过五成,甚至三成。 但这批银两那些底层士卒明明知晓,却也无可奈何。 如今红袍银号若真能帮助这批兵马解决其中相关问题,只怕未来大明拨下军饷,都会出现在红袍银号之中。 这笔钱不仅能充实红袍银号,最重要则是其中影响力。 之前与大同总兵合作转银,仅一次便为青州府红袍银号吸引了近千万两存银! 几人激动离开,按照魏昶君吩咐,开始动作。 东昌府,平山卫。 昔日为洪武年定下卫所,兵马精良悍勇。 然两百余年传递,朝廷几番变动,如今也成为被将领剥削一部。 周边军屯大小三十余,数万人口,因其军户身份,日子过的竟比普通农户更为艰难。 几与世代奴仆无异。 阎应元身影如今出现在平山卫校场,身边带着数百红袍军,气息肃杀。 跟随接应的平山卫指挥使马光元小心翼翼,心中亦有些疑惑。 自东昌府总兵苏元吉死后,平山卫也偃旗息鼓,平日里处处不敢得罪这群红袍杀才,老实本分。 今日不知为何,这些人竟亲自来了。 “即刻召集平山卫将士,全部抵达校场!” 面对马光元,阎应元眼底冷漠,语气森寒。 抵达之前他便调查过,平山卫三名卫指挥使,没有一个手底下干净! 今日他带兵前来,不光是为红袍银号。 如是马光元等人不识时务,免不了刀下走一遭。 数千名平山卫兵马纷纷汇聚,列阵稀松,衣衫破旧,身躯孱弱,彼时都好奇抬头,看向高台。 “今日吾等前来,只为一事。” “红袍银号于东昌府开设许久,即日起颁布新政。” “若诸位签署,按照军户鱼鳞册登记,自山东布政司所转一应军饷,东昌府内,均由红袍银号接管。” “朝廷核准,按月下发银两,每月公示于军营校场!” “其中粮改折色,均无损耗。” 随阎应元开口,不少士卒迷茫看着,听不懂其中意思。 “这红袍银号发放饷银,和朝廷发放饷银有何区别?” 有人面色逐渐泛白。 “莫非红袍银号还要从中过手一遍?” 众人都知晓红袍银号背后乃是那位大名鼎鼎的三府总督,闻言均是咬牙,无奈绝望。 直到一名识字的年轻军户看着,激动握拳,喜形于色。 “若是真的......吾等可再也不必被喝兵血了!” 面对其余老军户疑惑,年轻军户声音都有些发抖。 “红袍银号发放军饷,没有折色,意思是朝廷发给吾等每人每月一两银子,那到手里就是一两银子。” “不像之前,朝廷发放一两银子,总兵抽,卫指挥使抽,层层盘剥下来,只剩五钱!” “当真!” 有军户激动的脚步都有些不稳,瞪大眼睛。 如此情形开始蔓延,偌大校场,一片哗然! 卫指挥使马光元闻言亦是变了脸色。 这些都是他们的摇钱树,怎能如此。 “大人,这恐怕不合规矩。” “这些是朝廷的兵马,若是红袍银号发放银两......” 马光元咬牙,额头见汗,对视阎应元,几乎指着鼻子扣上一顶造反的帽子。 这一刻,站在其身后几名将领亦沉默不语。 阎应元忽然笑着,挥手,旋即眼底森寒。 “平山卫指挥使马光元,日前率兵抓捕流贼,不幸战死。” “届时该修书前往布政司了。” 刀光闪过,站在其身后将领面色惨白,纷纷开口。 “吾等愿从大人安排!” 伴随平山卫拿到首笔足额饷银,一时间东昌府诸军屯,卫所纷纷有军户主动前来,商议签订,红袍银号一时繁茂至极! 与此同时,另一边,东昌府兵,几个老军户亦激动握拳,看着眼前妇人,声音颤抖。 “当真拿到了?” “五十两银子?” 妇人红着眼眶,点头。 那是军中李二狗遗孀,昔日有红袍银号前来游说,声称只要购买铜符一份,若士卒死亡,可凭其至任何一家红袍银号兑换双倍银两。 众人都以为是骗局,唯独李二狗将存了一辈子的二十五两放到红袍银号。 前几日李二狗病死,众人无不为之惋惜,直到其遗孀当真取得,一众官兵红着眼。 “家中总算有能兜底传家之物了。” “走,买铜符!”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65574/3432705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65574/34327059.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