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清扫天下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摆烂世子挂机三年,我爹无敌了! 出狱后,绝色总裁送上门 武道霸主 豪门后妈被听心声后,全员贴贴 龙族:从系统托管开始的屠龙 八零寡嫂要改嫁,痴傻船长不装了 四合院之傻柱的小日子 八零年代农场主 我在红楼肝属性 三国之风起辽东

第263章:清扫天下 敛财! 青州三府割据之地,在登州府疯狂敛财。 即便是地主缙绅,也能看出来局势有些不对。 遑论被许多地主缙绅上报的登莱巡抚谢琏。 只是谢琏如今也无力管辖。 一则三府总督凶名赫赫,连东林党都不惧,兵强马壮,根本不是他一个登莱巡抚能碰的。 二则,如今鞑子于辽东都司虎视眈眈。 自大凌河驰援的孔有德众人叛变,海防压力骤增,他的确腾不出手。 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敛财手段开始席卷。 而彼时魏昶君也在听着汇报,面无表情。 登州府敛财,如今已经让许多山东豪强,地主缙绅慌乱胆寒。 而此次敛财也不是突发奇想。 现代传信告知,只能疯狂敛财,才能继续购买豪强缙绅物资,彻底榨空这批豪强缙绅,完成原始底蕴积累! “如今除曲城,应城,南直隶,山西各地开始有祈活军,麻杆军造反,青石子总长也开始传讯。” “李自成如今已经开始被驱逐,继续攻打济南府周边各地,劫掠以供养自身苟延残喘。” “另外,南直隶真龙军如今占据之地,已经从安化扩增到周边十四县。” “登州府敛财,根据各方汇报,如今已获粮草六十万石,白银两百四十万两,还在急剧增多。” 魏昶君习惯性提笔,记录。 第一,真龙军,祈活军,麻杆军势力范围扩张,南直隶,山西,浙江均开始受到影响。 第二,登州府敛财活动,开始回推,波及莱州府。 第三,李自成部继续攻打,威胁,牵制拖垮济南府。 同时魏昶君也在盘算自身势力发展状态。 第一,核心经济构建,红袍银号三个月时间,扩张近两成,目前开设已接近浙江一带,南直隶基本完成初次网点覆盖建设。 第二,工业区发展正在持续推进,青州府,东昌府工业区初步成型,开始有水力纺织作坊,木工作坊和铁匠作坊开设流水线生产。 第三,天工院设计火车路线,开始勘察莒州段至青州府段,目前在运营观察中,暂时用于红袍军运送物资,观测完成后或将开放民用火车路段。 整理完资料,魏昶君这才有时间继续思考。 现在局势很乱。 原本应该在这个阶段不断肆虐,和官府大肆交锋的流寇开始川南,汉南各地积蓄力量。 而鞑子则是在吞并蒙古诸部后,继续劫掠边镇,提升势力。 因为祈活军,真龙军,麻杆军相继出现,大明不得不分出部分力量以安定江南南直隶,浙江各地,势力进一步分散。 客观力量发展迅速,无论是军队还是经济构建相对完善。 现在,魏昶君目光落在整合内部官吏上。 即将迎来和鞑子,流寇,明军最终撕破脸的关键一战。 自己必须尽可能杜绝任何内部问题。 所以,官吏是重中之重。 彼时魏昶君叫来刚刚返回的阎应元和启蒙部保庵录几名核心官吏。 “距离青州三府自主发展已过数年,诸位以为吏治如何?” 魏昶君开口提及吏治,保庵录一众人不由心中凛然。 先前吏治出现问题,公审杀官几乎让青州府,东昌府官吏断层。 阎应元掌管监察部,率先开口。 “如今的确安稳太久,另外东昌府,青州府工业区发展迅速,也让不少官吏有了不该有的心思。” 民部,启蒙部官吏纷纷正色。 人心最难管束。 也许正是因为青州府,东昌府和其他天灾人祸频发之地比起来太安全,逐渐繁盛,所以即便铤而走险,这些底层官吏也抱着侥幸心理。 更何况,经过商人吸纳,许多大商会家族子弟也开始参加其中。 这些人手里可没有干净的。 家族为他们争取了如此大的利益,为的不就是在其中攫取资源? “吾今欲整治工业区吏治,为最后一战做准备。” “外敌当前,内部,不可乱。” 彼时,魏昶君淡淡看着保庵录几人。 “第一,原商户子弟入青州三府工业区为官,需进行连环担保,入职则需当地官吏,同期管事互相签字画押,一式三份。” “每月按照工业区工坊,税务司三方交互收支券对比,存疑则冻结三方银两。” “若有查明贪墨,则审查两位担保人,连坐受刑!” “诺!” 阎应元肃然点头,神色冰冷。 那些商户子弟他们不是没有监察过,但对方出事之后随意推出一名家族子弟受刑之后,便能继续逍遥,如今连坐担保,工业区是时候处置一批人,杀鸡儆猴了。 与此同时,魏昶君还在继续开口。 “第二,制定新法,凡贪墨者罪证如下。” “贪墨达一至五十两银,剁右手,足,刺面示众。” “贪墨五十至二百两银,烙铁穿掌心曝五日。” “贪墨逾二百两银之上,全家流放。” “若有三代内直亲,则世代不可晋升。” “此事,亦需监察部办理,其余官吏配合!” “诺!” 此次应声众人愈发激动。 阎应元同步开口,看向魏昶君。 “里长,吾等可同步将这套贪墨律法推向青州三府!” “如今大战在即,青州三府各地官吏也蠢蠢欲动,正好借机震慑!” 青州府昔日有不少商户子弟前往做官,如今东昌府,青州府两地商事兴盛,难免遇到此类贪墨之事。 不如借此机会,狠狠整治一番,以儆效尤! 黄公辅几名曾在大明为官的官吏同样心中凛然,看向魏昶君。 昔日大明初立,洪武年剥皮充草似在昨日。 但即便刑法如此之重,如今大明依旧沉疴至此。 从内监到缙绅士大夫,再到哪怕一个小小的小吏,几乎无官不贪! 以致于大明如今到达这样混乱地步。 可见吏治清明,何其重要! “准!” 彼时魏昶君亦神色冰冷。 后世历史中极难寻找大明灭亡真正原因。 鞑子兵马民众不过三十万,流寇亦如此,大明手握两京十三省,即便面对天灾,何曾力有不逮? 无非朝中官吏腐朽,缙绅腐朽,地方地主豪强欺压! 当清扫干净了!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65574/3432709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65574/3432709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