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直播:惊!龙凤猪凑不出一个太子 > 第280章 民族英雄于谦,汉王朱高煦谋反?败家子中的败家子

第280章 民族英雄于谦,汉王朱高煦谋反?败家子中的败家子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我修仙的,你居然敢追杀我 重生1998:开局打了班花,表白校花 自爆穿越后,我把历代皇帝玩废了 召唤群雄:铁血帝王 穿书,反派师兄不好当 撞邪秘闻 COS太宰治的我穿进了柯南剧组 带着萌宠去古代逃荒种田 万古剑尊 苟在苦境收尸体

“接下来,我们再来说说于谦。”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他是可以与岳飞齐名的民族英雄,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救国救民,但却救不了自己。” “他一生刚正廉洁、爱民如子,留下两袖清风的典故,但却遭小人妒恨含冤而死。” “大明为何由盛转衰,救时相于谦为何救不了自己?” “公元1398年,于谦出生于今浙江省杭州市,祖籍考城(今民权县程庄镇于庄村),其祖父在明初曾任工部主事。” APPLe某:【我是杭州人,但于谦祠位置在西湖边上,香火不多,很幽静。】 薄少年:【大明战神朱祁镇真牛,整个大明在他手中玩得贼溜。】 小雨~:【岳飞是民族英雄,于谦是华夏英雄。】 提着菜刀的诗人:【两者都是民族英雄,不可否认!】 “于谦自幼就刻苦读书,而且十分崇拜文天祥,七岁时有个老和尚曾对他说,他日救时宰相也。” “在元末明初,和尚是个人才辈出的行业。” “且不说太祖皇帝朱元璋就当过和尚,单说在于谦的时代就有一位赫赫有名的宰相姚广孝。” “这个老和尚虽然在史书上没留下名字,但是他的这句话却在幼年的于谦心中种下了救国救民的志向。” “24岁这一年,于谦考中进士。” “五年后,汉王朱高煦叛乱,于谦作为御史随明宣宗朱瞻基出征平叛,迎来了他人生当中的第一个高光时刻。” 朱棣:“?” “汉王虽有其父朱棣的野心,但是远远没有朱棣的实力。” “见皇帝率领大军兵临城下,当即就吓破了胆,主动开城投降,明宣宗派于谦去数落汉王的罪行,于谦声色俱厉痛斥汉王犯上作乱,把汉王骂得抬不起头。” 永乐年间。 朱棣一声怒吼,“老二,你居然敢谋反?!” 朱高煦“扑通”一声利索跪下,与旁边大哥和侄子排成一列,认怂速度很快,姿势动作标准。 “爹我错了。” 众人:“……” 朱棣:“……” “明宣宗十分满意,在回师后犒赏了于谦,还派他去巡按江西,平反了几百起冤案。” “于谦生性正直,为官清廉,每到一地都为百姓解决困难,深受百姓们的爱戴。” “公元1435年,明宣宗驾崩后太子朱祁镇登基,由于年纪太小无法治理朝政,所以朝廷大事都由内阁元老三杨处理。” “所谓三杨指的是杨士奇、杨荣、杨溥三位元老大臣,他们德高望重,对于谦颇为重用。” “然而,随着三杨的相继去世,宦官王振获得了朝廷大权,朱祁镇对其非常信任……” “生性正直的于谦不愿攀附王振,每次回京奏事都不带任何礼物,同僚劝他不要得罪王振,于谦却说:两袖清风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王振听说以后心生怨恨,恰巧有个御史的和于谦名字类似,得罪了王振。” “王振误以为是于谦就把他下狱论死,过了三个月才想起抓错人,又把于谦放了出来。” “经此一劫,于谦也不该正直本性,在地方安抚流民,赈济百姓。” 不错,此人真是才堪大用啊。 李世民夸赞道:“真乃清正之臣,可为百官楷模,其德风可比古之圣贤。” 倘若于谦在他大唐做事,定能好好任用这般人才,安度晚年。 只是可惜了。 二凤叹息一声,摇摇头。 于谦又是一个岳飞,可惜没有如果啊。 “公元1448年,51岁的于谦被召回京,出任兵部左侍郎。” “次年,瓦剌太师也先南下进犯,王振怂恿朱祁镇率军御驾亲征……” “于谦极力劝阻,可皇帝却是铁了心地要去讨伐瓦剌,于谦无奈只好留守北京主持兵部的工作。” “事实证明,于谦的反对很有先见之明。” “由于王振的瞎指挥,明军在土木堡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惨败……” “消息传回北京,朝廷震动群龙无首,朱祁钰连忙召开朝会让群臣讨论下一步应该怎么办。” “徐有贞鼓吹朝廷应该迁回南京,于谦挺身而出厉声反驳,言南迁者可斩也。” “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 “朱祁钰恍然大悟当即同意坚守北京,并让于谦负责北京城防,应对也先来犯。” “此时北京城里人心惶惶,无论是文武百官,还是军民百姓,都想起了三百年前的靖康之难,徽钦二帝被俘,中原沦陷。” “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于谦真的能力挽狂澜,救国救民吗?” 心安?:【大明战神杀了于谦,被整整喷了500多年…】 平安喜乐美羊羊:【难道不该喷吗?】 李阿璐:【我可以说他活该吗?依功扶持朱祁钰,明朝最起码还有机会,做一条听话的狗,下场都是很惨。】 好小天:【清正廉洁,没遇到明君,还是他错了?这要是朱棣肯定善后!】 马耳朵贝贝:【那是因为时间不够久,如果再过500年,那会被喷1000年!!!!】 全凭良心:【明朝我最喜欢的一个于谦,另一个张居正。】 “当时明朝有两大最棘手的问题,第一是皇帝还在瓦剌手中,第二就是朝廷无兵可用。” “明军最精锐的力量是三大营,分别是五军营,三千营和神机营,是朱元璋和朱棣留下最重要的军事遗产。” “在土木堡之变中,三大营全军覆没,北京城内仅剩老幼病残。” 听到这里,别提老朱和朱棣有多心痛了。 败家子啊! 简直就是败家子中的败家子!!! 坑货! “而也先却拿朱祁镇当人质,让他叫开沿途城关的大门。” “为了应对也先的入侵,于谦从各地抽调兵马入京,并在三大营的剩余兵卒中挑出可用之兵,重组为团营。” “并且推举朱祁镇之弟朱祁钰登基,遥尊朱祁镇为太上皇。” 用户6755:【于谦一辈子就一句话:爷孙三代当作宝,大明战神一刀秒。】 朱瞻基:“……” 朱祁钰:“……” 于谦:(*_*)?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65709/3433795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65709/3433795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