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倒反天罡 > 第一百三十八章 侯千户,这就是你带的兵?

第一百三十八章 侯千户,这就是你带的兵?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重生后怒甩渣夫,军婚甜如蜜 福运三岁小郡主 九角玄武鼎 厨娘的培养计划 走阴门 亮剑:从成为楚云飞开始崛起 说好的封印厉鬼,怎么封的是我? 终于联系上地球,你说不要回答? 绝色单亲妈妈的冒牌未婚夫 北疆战王

另外一边,王瑶这边的情况,和张谊那边也差不了多少。 都是好说歹说,才把王家的佃户们,骗去阻止王俨等人清丈田亩。 做完这些之后,王瑶就已经没有精力再管蒲州的事情了。 因为张家已经把缺的东西,都给王家送来了。 王家大院里,几头驴拉着板车,停在了院子里。 这些驴车上都装着满满当当的粮草,足够王家缺的分额。 “王少爷,东西都在这里了,你清点一下。” 张家的下人指着身后的驴车,对着王瑶点头哈腰。 王瑶扫视了一圈后,问道:“东西呢?” “这儿呢,王少爷。” 张家的下人带着王瑶来到一处驴车旁,拿开上面盖着的粮草,露出中间藏着的铁皮。 这些东西非常值钱,王瑶拿出铁皮仔细查看,确认无误后,面上露出喜色,重新盖上粮草。 “辛苦你了,回去给张家老爷说一声,我今天下午就出发了。” 王瑶说着,赏给了那下人几枚铜钱。 张家下人接过那几枚可怜的铜钱,欢天喜地的对王瑶拜年:“谢王少爷赏赐,王少爷新年快乐,一路平安。” 王瑶打发走张家的人后,又和自己的父亲王泽说了一声后,便开始组织人手,将北边要的货,统统打包装车,准备启程。 这些货物中,除了大量的粮食之外,就以茶叶,铁和帛三样为主。 同时还有少量的盐,和一些其他的生活用品。 押运这么多的货物去宣府,路上非常的不安全,所以王家养了大量的护卫,专门负责押运货物。 将东西都藏入粮食中后,王瑶便带着大量的王家护卫,从蒲州出发,前往宣府。 这段时间,王俨和杨继宗的心情,还是不错的。 平阳府的田亩清查工作,到目前为止进行的还算顺利。 正如杨继宗说的那样,平阳府知府龚昂虽然没有帮到他们什么,但是也没有像张海那样阻止他们。 所以他们清丈田亩的速度还算比较快,很快便清丈完一县的土地了,这第二个蒲州县的清丈工作,也在有序展开。 蒲州驿站。 刚刚从田里归来的王俨和杨继宗,换过一身衣服后,正在喝茶闲聊。 “今年这雪,下得好大啊。” “是啊,俗话说瑞雪兆丰年,明年一定是个风调雨顺的大丰年。” “唉,也不知这清丈田亩的工作,什么时候才能完成。” “明明是阖家团圆,热热闹闹过年的日子,我们却还在外面,唉。” “怎么?想夫人和孩子了?”.M “谁说不是呢……” 两人正说着,驿站外突然响起一片嘈杂声。 声音很大,似有上百人在吼叫。 并且他们各吼各的,王俨和杨继宗只能听清几句“滚出去”“滚出蒲州”之类的喊声。 “王大人,不好了,我们被蒲州的百姓给围住了。” “杨大人,他们来了好多人,驿站外面全是百姓!” “杨大人,我们现在该怎么办?他们不会冲进来吧?” “……” 户部和都察院的官吏们,慌张地冲进王俨和杨继宗的房间,表情十分的惊恐。 “啊?!还有这种事!” 王俨惊诧地站起身,心里感到一阵害怕,表现得没比其他官吏好多少。 杨继宗就显得稳重多了,他皱着眉起身,先安抚大家的情绪。 “都别急,待本官出去看看。” “记住,这里是大明,他们还反不了天!” 杨继宗走出房间,来到驿站外。 只见覃鲁领着十几名西厂番子,正持刀与大量的蒲州百姓们对峙。 此刻已经入夜,天色一片昏暗,看不清四周到底围了多少百姓。 人群中不少人举着火把,借着火把的光,众人可以看到百姓们紧张的神情,还有他们手中举着的锄头,镰刀,竹耙等农具。 “各位安静!我是都察院左佥都御史杨继宗!” “你们有什么问题,一个个的跟我说!” 众人并不知道左佥都御史,是一个多大的官。 但见他说得如此中气十足,又如此有气场,一个个的还真的安静了下来。 面对杨继宗,百姓们唯唯诺诺的,还真没一个人敢率先开口。 混在百姓中间的张家亲信,见势不对,只能硬着头皮先开口。 “你们赶快滚出蒲州,我们是不会让你们把地给收走的!” “我们祖祖辈辈就靠这一亩三分地为生,你们收走了,我们吃什么?喝什么?” “你们是想让我们饿死吗?!” 杨继宗听到如此离谱的言论,整个人先是一愣,随后怒道:“谁告诉你们,我们要把土地收走的?!” “我们是奉当今大明皇帝之命,重新清丈天下田亩数量的。” “事成之后,对你们这些大明百姓,有百利而无一害啊!” 啊?! 不是来收土地的? 百姓们疑惑地看向那名亲信,怎么和你说的不一样? 那名亲信心中压力巨大,但也不得不硬着头皮继续说下去。 “你少骗人了,你们不把土地收走,又为什么要重新丈量土地呢?!” “乡亲们,我们不要被他给骗了,必须把他们赶出蒲州才行!” “对!不能让他给骗了,这个地是绝对不能让你们给收走的!” “你们滚出去!滚出蒲州!” 眼看张家的亲信话语越来越无力,幸好又有王家的亲信挺身而出,帮助张家的亲信说话。 而这样的亲信,在这群百姓中还有不少,在他们的起哄下,原本迟疑的百姓,又渐渐统一了思想。 自古便有皇权不下乡的说法,封建王朝对社会底层的控制,都是通过地方士族和当地乡绅来间接管理的。 当朝廷官员的话,和朝夕相处的士绅们的话相反时,他们下意识地就会质疑外来者的话。 并且百姓是盲从的,当周围开始响起同一种声音时,身在其中的人是很难保持理智的。 他们遵从自己的本性,盲从着大众的声音,最后由一种声音,代表了全体大众的思想。 眼前这个情况就是如此,当四周响起大量的“滚出去”“滚出蒲州”这样的口号时,其他的声音也会被它淹没。 “大家听我说!” “不是你们想象的这样的!” “我们真是为了你们好!” “……” 杨继宗还在试图解释,但周围的百姓已经完全听不进去任何解释了。 西厂二档头覃鲁,冷眼看着这一切,立刻明白了其中的猫腻。 他将混在百姓中的张家亲信,和王家亲信的样子,都记载了脑海里。 随后,覃鲁对身后的西厂番子吩咐道:“你们在这,保护好王郎中和杨御史。” “不要让百姓们乱来,尽量避免正面冲突,我去蒲州卫调兵。” “是,二档头!” 覃鲁收起刀,从驿站马棚里牵出马。 随后翻身上马,冲出百姓的包围圈,向蒲州卫奔去。 蒲州卫所离蒲州驿站并不远,覃鲁很快便到了蒲州驿站。 覃鲁敲开蒲州卫所的大门后,蒲州千户所千户侯威知道,该自己表现的时候来了。 侯威故作惊讶地迎了上去:“覃大人,您怎么来……” 侯威话未说完,覃鲁取出朱祐樘的手令,冷声下令:“立刻调动五百卫所兵,随本官前去驿站控制局面。” 侯威见到覃鲁手中由朱祐樘赐下的手令,面色一凛,连忙拱手领命。 “是,覃大人!” 随后侯威连忙召集几位亲兵,让他们去卫所田舍去召集军户。 侯威私下还特别叮嘱他们,要找那些一直在田里耕作,没有参加过操练的军户兵。 大明地方千户所的千户,一般都是世袭制的。 所以从侯威爷爷的爷爷那辈开始,他们就开始逐渐侵占军户的农田了。 很多挂着军籍的军户,从出生开始,就已经失去了土地,一直以给侯威种田而生。 这些军户完全没有接受过军事训练,就是侯威家的种田奴隶。 同时,侯家的一些亲兵,就彻底不种田了,世代拿着侯家发的粮食,经常进行操练,成为侯家事实上的家军。 所以卫所兵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有战斗能力的兵,称为卫所亲兵。 另一部分则是完全没有任何战斗能力的军户,称之为军户兵。 侯家对手下的士兵压榨得比较狠,一共八百多名士兵,只有不到两百人还在操练,剩下的六百多名士兵,都沦为了军户兵。 侯威此时大量召集的,就是军户兵,一共召集了四百多名。 有战斗力的侯威亲兵,则只有几十名,混杂在其中。 并且这些亲兵已经提前得到了侯威的命令,他们之后会率先发起攻击,并且制造出兵败的假象。 当这些田舍里的军户兵,收到侯威召集的命令时,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他们长这么大,除了种地也就没干过别的了,此时突然要他们拿上武器去卫所集合,他们第一反应就是想跑。 但在侯威亲军的监督下,他们只能拿起早已生锈的兵器,有些没有兵器的,就拿锄头和镰刀等农具,到卫所上集合了。 覃鲁看着面前这群站的歪歪扭扭,手中兵器不一,眼神涣散,满脸麻木的杂牌军,脸色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 这样的队伍,能有战斗力吗? “侯千户,这就是你带的兵?!” 侯威老脸一红,在黑暗中倒也看不出来。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66444/3461835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66444/34618351.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