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春华照灼 > 第392章 小人物的新生

第392章 小人物的新生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目标是最强神奇宝贝大师 驭兽医妃 每天长一公斤,我进化成神话巨兽 仙路不朽 玄学大佬4岁半:姑奶奶她奶又甜 东京:保持单身就能变强 快穿之女配她撩遍世界 这军士也太疯狂了 医等兵王 开局签到轩辕剑,老祖吓跪了!

钟离皇后目眦欲裂“她是你嫡亲的外祖母啊!” 边说,边不管不顾朝三皇子扑去,丝毫不顾及仪态的撕打着。 “畜牲!” “你这个畜生!” “你真是疯了!” 三皇子的面颊留下一道道血痕,发冠也坠落在地,墨发披散开来。 眼底掠过一抹不忍,开口却让人胆寒“母后,儿臣觉得她该死呢。” 百官:这次第,怎一个疯字了得。 忠勇侯府。 谢老夫人携顾荣在祠堂上给一排排灵位上香。 侯府,人丁稀薄,没有什么女子不得入祠堂祭拜的规矩。 烛火摇曳,青烟袅袅。 “列祖列宗在上,保佑灼儿平安,保佑一切顺利。” 谢老夫人跪在蒲团上,双手合十轻声祈祷后,俯首叩头。 顾荣亦叩头。 她的心愿,早已袒露过给神佛了。 至于今夜…… 筹谋处处妥帖,自会一切顺利。 倘若,真的要对着谢氏的列祖列宗祈祷,那她有三愿。 一愿,谢氏一族的英灵,庇佑她和谢灼相敬相信,莫要反目成仇,你死我亡。 二愿,谢氏一族的英灵,庇佑谢灼和小知,身体康健,福寿绵长,平安喜乐。 三愿,谢氏一族的英灵,庇佑她,让她活的长寿些吧。 不求长命百岁,但求莫要英年早逝。 永昭长公主说她智多近妖,然古往今来,智多近妖者,皆难享常人寿数。 她是个自私的,做不来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雅事。 所以,哪怕是看在谢灼的安稳日子的份儿上,谢氏上列祖列宗也不能对她所求置若罔闻。 灵位:见过威逼利诱的,没见过丧心病狂到连牌位都不放过的。 “荣荣求的是什么?”谢老夫人慈爱道。 顾荣眉眼温和,坦然自若“祈求孙媳与夫君两心相许,白首不离。” “祈求夫君平安,万事顺遂。” 谢老夫人笑道“荣荣有心了。” 不过,她怎么莫名觉得有股阴风呢。 定是这祠堂年久失修,潮湿阴冷的紧。 谢老夫人搓了搓手,拢了拢狐裘“走吧,若是因跪着祈福染了风寒,得不偿失。” “心诚则灵,心诚则灵。” 顾荣“祖母说的是。” “孙媳扶您起来。” 离开祠堂,回到静檀院,顾荣揣着手炉,用了碗热粥,方觉四肢百骸有了暖意。 风雪渐歇,天边,越来越亮。 顾荣换了个相对舒坦的姿势,披了层厚实的毯子,继续等待着消息。 “小姐。” 青棠入内,低声道“宴寻说,三皇子逼宫谋反,弑父杀兄未果,兵败被俘,暂囚于宫中。” “俪贵妃也死了。” “须臾之间,容颜老去,气息全无。” “二皇子成了断头鬼,头颅还在甘露殿的地板上滚着呢。” 顾荣挑挑眉“钟离皇后和承恩公府呢?” 青棠心有余悸,冷不丁打了个寒颤,轻声将三皇子的所作所为尽数讲出。 “他真真配的上一句有勇有谋。”顾荣面露赞赏之声,由衷的喟叹。 “钟离皇后和承恩公府该对三皇子道句谢。” 若是,南子逾辅佐之人是三皇子,兴许真能改天换日。 但,造化就是这么爱弄人。 青棠撇撇嘴“道谢?” “钟离皇后气恼愤恨下已经将三皇子挠的面目全非。” 说着,指了指头顶“这块儿的头发,都被钟离皇后硬生生连皮带血撕下来了,以后怕是难长出来了。” 顾荣笑着摇摇头“青棠,你错了。” “钟离皇后是难得的聪明之人。” 毕竟,蠢货教导不出三皇子这般人物。 “有恨,有怨,是真的。” “但,想替三皇子脱罪,保三皇子一命也是真的。” “还有……”说到此,顾荣稍顿了顿,才接着道“世间多数女子,在生养自己的人和自己生养的人之间,不得不二选一时,虽然不管选择哪一方都会遗憾,但在纠结之后,还是会选择后者。” “听了那么多年的,嫁出去的女儿泼不出去的水,总会在心底留下烙印的。” 女儿,不算是香火,不算是后人吗? 顾荣不止一次扪心自问。 她觉得是算的。 但,世人和纲常却告诉千百年来的女子说,不算。 硬生生的把女子剥离出生她养她之地。 “看着吧,说不定,三皇子真的能捡回条命。” 毕竟,这一连串惊世骇俗的举动,几乎坐实了三皇子疯癫失智。 斡旋得当的情况下,十之八九会被贬为庶人,再罚去皇陵守陵。 替贞隆帝守陵,三皇子能怄死。 “荒宅虐杀案。” “昔日北疆事变案。” “贞隆帝密令前兵部尚书偷换粮草案。” “亡母被谋杀案。” “到了该让各司官员写奏疏,列清人证物证,理顺来龙去脉,上禀太后和永昭长公主的时候了。” 再之后,便是结案,昭告天下,还逝者公道。 母亲之死,也终于能大白于天下了。 她给她的母亲,讨回了真正的公道,让手染血腥之人,都下了地狱。 顾荣既想,母亲泉下,旧鬼欺新鬼,亲自报仇。 也想,行善积德的母亲早早的便投胎转世,安稳享乐。 …… 贞隆帝驾崩。 皇宫,敲响丧钟。 一声,接着一声,数十声,遍传上京。 依大乾礼制,上京城内的各寺、观会闻丧钟后,鸣钟三万次,乃大丧之音。 当日,宗室、朝臣、命妇,皆集于宫门肃立举哀。 次日,于天子梓宫前,哭灵三日。 哭灵毕,王侯将相,文武百官禁宴饮作乐,禁止丧服嫁娶活动。京中百姓摘冠缨、服素缟,七七日内不准嫁娶作乐,不得屠宰,不得祈祷和报祭。‌ 但,顾荣真心觉得贞隆帝配不上如此声势浩大,又威严规整的仪式。 她的母亲在一具薄棺里躺了五载有余。 所以,贞隆帝薄殓薄葬,最是合适。 至于那自登基后就一直在修建,却依旧没有竣工的陵寝,就那样勉勉强强用吧,省的再继续劳民伤财。 只要民怨够沸腾,贞隆帝就必须灰溜溜下葬。 关于贞隆帝恶行的流言,在上京、汉中、扬州三地并起,迅速席卷大乾。 激进的百姓,当即换下了素缟,配上了冠缨。 尤其是在意识到官府睁一眼闭一眼时,从者愈发多了起来。 上京曲明湖的春秋阁和花船,笙歌不绝,繁华喧闹的堪比谷雨盛会。 而今,春秋阁已然易主。 玉泉娘子,依旧风姿绰约,但又添了几分从容大度。 玉泉娘子的身侧,跟着个唇红齿白面如画的少年郎。 人人要唤那少年郎一句“小东家。” 那是玉泉娘子的弟弟,山渌。 也是那个一度以为要给谢灼暖床的小泉子。 虽是阉割之身,但习了诗书,练了拳脚,不再怯弱瑟缩,不再阴柔妩媚。 有一双小人物,焕然新生。 “阿姐,我去曲明湖外头盯着。”说话时,少年压着些嗓子,几乎与常人无异。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67063/3479931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67063/3479931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