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惊喜不断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诡秘:我是恐虐神选 糙汉猛宠,捡个娘子生个娃 木叶村的五代目被我预定了 我有点不对劲 哑妃江山行 我,恶毒女配,身兼数职 绝世天骄 现代都市的巫女 大秦长公主 我的绝色师姐太宠了

吴全友很愤怒。 在山里找了一天一夜,这才找到了出路。 眼看着要出来了,一脚又踩到泥坑里,才弄得跟鬼似的。 好不容易从山里出来,吴全友也不管是谁家了,冲进去想喝几口凉水。 这边刚端起水瓢,人家就回来了,再看他这幅尊容,直接把吴全友当成鬼,摁在墙角里这顿暴揍。 饭没吃上,水没喝上,反倒是灌了一嘴大粪! 现在指望他好好说话? 他没给这几个愣头青杀了,已经算他理智了! 别看这群村民平时闹得欢,可民怕官这种基因是刻在骨子里的。 之前吴全友不在这,村民人数又多,一个个敢打敢骂。 如今人少,又和吴全友面对面,心里还是慌的。 更让村民不安的是,他们真的以为吴全友再也不回来了,所以才敢把房子拆了。 现在我吴全友又出现在众人面前,大家心里都在打鼓,这万一要查下来,往后还能有好日子过? 几人面面相觑,谁都没先开口,但都把彼此当成了背锅侠。 万一出问题了,那就死不认账,反正现场那么多人,他又能怎么样? 陈东一直趴在墙头,静静地听着吴全友骂人。 想想也是唏嘘。 吴家沟的人算起来,多少沾点亲戚,吴全友还是个大辈分。 如今大家各自为了利益,闹成没老没少的地步。 吴全友骂完了,这出戏也算看完了。 陈东摇摇头,从墙头上跳下来,转头带着箩筐出了门。 临出门之前,他又嘱咐周晴马上把门顶上。 如今的陈家像个碉堡,墙头上布满碎玻璃,院墙下面还有围栏陷阱,只要木门足够结实,那屋里的人就是绝对安全的。 把门关好,陈东这才放心地离开。 …… 筏子上,陈东把所有筐都摞在一起,又用麻绳固定好,这才展开帆布。 大大小小的箩筐算在一起有十几个。 这种运输量已经接近木筏的极限,不能再多了。 陈东现在是越干越踏实,也愈发坚定自己的判断。 这平地虽然地势洼,但绝对不会平地出现湿地或沼泽。 这个结果是地下水的长期渗透的结果。 那也就是说,等把沼泽地清理出来,下面的东西自然水落石出。 这么算算,陈东现在是一箭双雕! 沼泽的清理起初还是比较容易的,最上面那层常年被风化,还是有一点硬度的。 越往下就越要小心。 下面的沼泽看着人畜无害,实则都是烂泥,一脚下去,基本没了半个身子,随便挣扎两下,基本就告别世界了。 陈东在附近找了块绝对坚硬的土地,横着挖出一道沟。 这样就会让软烂的湿泥缓缓流到沟里,陈东只需要等着,再把淤泥挖到筐里。 如此一来,安全性得到了大大保障。 这沟越挖越宽,陈东的速度也肉眼可见地增加。 每天在吴家沟和二道岭中间往返两次,几天的时间,沼泽地几乎被清理干净。 陈东大概丈量一下,沼泽坑要比地平线低三米左右。 这才是二道岭的最低点! 如果附近有地下河,那就只能是这里! 沼泽坑的底部不是岩石,而是比较潮湿的泥土。 按经验判断,泥土下面应该是岩石层,再往下才是地质层。 清理一番,终于露出了花岗岩层。 老规矩,还是先烤后的挖。 陈东在坑里点上一把火,残余的沼气成了最好的燃料。 火堆下面的石头噼啪作响。 几个小时过后,岩石变得酥脆,铁锨轻轻一戳,那岩石便噼里啪啦地往下掉。 岩石层很厚,这一步并不轻松。 岩石层的挖了几十公分,花岗岩下面渐渐露出一抹亮白。 这纹理和花岗岩很像,但颜色截然相反。 花岗岩颜色比较杂乱,而下面的石头则只有灰白两色。 陈东登时心头一喜,强烈的预感让他开始兴奋。 陈东迅速清理出一块干净的地面,凹凸的白色岩石终于展露在眼前。 陈东蹲在地上,试探着舔了一下石头。 很咸! 随即陈东狠狠啐了几口,又抹抹嘴,又如获至宝地蹲在地上,双手不断抚摸着石头。 严格来说,这不能被称为盐,和他想要的井盐更不是一个东西。 但,这东西比井盐更高! 这石头的学名叫可溶盐类沉积物。 里面不光有盐,还有无数矿物质,而含量最高的则是钙。 很多年以后,市面上流行的有机盐,就是在盐里加入各种微量元素,为人体提供生存保障! 原本陈东只是想要一点盐,没想到还有额外惊喜! 不但如此,随着可溶盐的出现,陈东的猜测被彻底证明! 这下面就是地下河! 如果没有地下河,可溶盐是不可能产生的! 本来陈东还有点疲惫,一看到这石头,立马浑身干劲。 把周围复杂的地势清理干净,陈东开始想办法取出可溶盐。 可溶盐石的硬度低,也比较脆,使劲砸几下就能取下。 不过,如果砸得太碎,其中的盐分会随着碎渣流失。 粗略看一下,这石头比陈东的臂展还要宽。 陈东把石头分成三份,每间隔三分之一,就在上面铲出一个小缝隙。 三个缝隙被打开后,陈东又找来几块树枝,按照尺寸削成木楔子,再一点点砸进缝隙里。 木楔子虽小,但每一次砸击都能让缝隙变大。 等缝隙被扩到三十公分左右的时候,陈东又做出一根木质撬棍。 撬棍一头插在缝隙里,借着杠杆原理,脚下用力一踩,石头登时裂成两半。 连续操作三次,一块完成的时间被分割成三个部分。 这个大小正好,往回运输的时候也不吃力,又不会损失太多盐分。 之前的淤泥送完了,现在专心运输石头就好了。 木筏的载重极限差不多在百十斤,陈东不敢卡在极限的上,又往下减了一些。 到了吴家沟,陈东先回家取手推车,再把石头一点一点地运回来。 村民一看陈东吃力地搬着石头,个个嘴角露出讥讽。 现在正是庄稼生长的好时节,不趁着这个时候侍弄田地,又是往家里运臭泥,现在还往家里搬石头。 即便他知道的陈东习惯剑走偏锋,可现在这个状态,怎么看怎么觉得有病。 对此,陈东只是淡然一笑。 有一天缺盐的时候,他们会知道自己现在是多么愚蠢。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67131/3482851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67131/34828514.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