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从汉末开始一统天下 > 第345章 君臣议政,刘协将归。

第345章 君臣议政,刘协将归。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倾城女仵作 造化神帝 遮天:女帝傲世行 末世灾变,我打造了顶级安全屋 密室逃脱:我能解锁副本世界 陨落星辰: 斗罗:只要胆子大,教皇放产假 从玛法开始永不结束 修复师 末世重生,开局打造顶级安全屋

刘辩的偷懒太过明目张胆。 竟然在大殿上打起了瞌睡。 荀彧见状,也只得苦笑一番。 直到午膳时间,刘辩才被张让唤醒。 随即便邀请荀彧共同进餐。. 刘辩看着自己的午饭,却久久不下筷,似是在想些什么。 “陛下,难道是习惯了戎马,在京中有些待不惯了吗?” 荀彧放下碗筷,开口问道。 “倒也不是,只是朕近日来却是未曾收到过汝南与扬州方面的情报。” “就连防卫袁术的刘表,也多日没有传来新的消息,朕总觉得,若是我们把目光都放在益州一处,会让宵小之徒有机可乘。” 刘辩说罢,荀彧微微一愣。他确实也没有想到,如今的刘辩竟然深思至此。 “启禀陛下,徐州陶谦的确是久未与朝中联系了,不过以臣来看,先前抵挡袁术,又在兖州交兵,陶谦折损惨重,两年内定然是以休养生息为主的。” “情况,陶谦历来与朝廷和相,倒也不会成为此时之患。” “而那刘表,臣以为,以此刻荆州之格局,尚分南北,刘表所在之荆南是以商贸为主。” “从荆州黄家此番送来的订单可见,刘表当是忙于商贸之事,无暇抽身,而把军务之事全部交给了大公子与黄忠将军了。” “以刘表身后势力来看,他倒是最难成为陛下阻碍的人了。” “刘表本就是皇亲国戚,令荆州归顺之后,更兼功劳,即便没了荆州,他在朝中也能谋得一世富贵的。” “而他身后的荆州世家,黄、蒯、蔡、桓、庞、马、杨、习,这八大豪族,其中黄家已与陛下结亲,蔡家已被大公子握于掌中。” “而庞家也在朝中任有官职,至于剩下的世家,或跟从黄家,或在今年学宫招收的名录之中。” “荆州之世家,最善低买高卖之事,定然不会与陛下交恶的。” 荀彧认真地分析道。 刘辩闻言,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臣倒是以为,值得陛下关注的反倒是孙策一支。” “此人素有小霸王之称,去年三个月之内便横扫了大半个扬州。如此战绩便是比之陛下都有些不遑多让了。” “而这孙策,起家之资不过是从袁术手中骗来的五千兵马,以及其父孙坚的旧部而已。” “只可惜臣在扬州并无故交,难以收获第一手的情报。” 荀彧摇了摇头说道。 “文若的意思是,即便有朕在侧,这孙策还有争霸天下之心?” “此话臣不好说,但孙策若真是只为其父之仇,实无必要攻取扬州大半之地,而是该把重心放在袁术身上才是。” 荀彧拱手说道。 “文若此言,也有道理,如此行事,也许是他有心建功立业吧。” 刘辩看向荀彧继续说道,“文若,并州四万兵马回京之后,分出两万交于甘宁,朕要练出一支水军。” “可攻长江之险的水军。” “陛下,如此一来,国库只怕难有起色,还需在别处用力。” 荀彧提醒道。 “无妨,朕已经有了大致方向了。” 刘辩说罢,殿外张让踏着小碎步,捧着一份书信,急匆匆地走到了刘辩身边。 “陛下,冀北战报。” 刘辩接过书信,粗粗看了一眼,便道,“云长不负所托,袁绍三子内斗不止,此刻冀北大半已入我大汉之手,且渤海王刘协已在归京的途中了。” 荀彧闻言,立刻道,“陛下,此刻若是渤海王回京,是否对新政有误?” 刘辩站了起来,走到了荀彧身边,将书信交给了荀彧,“董太皇太后已死,刘协一人在外,朕也不放心。” “若是再让有心之人钻了空子,反倒不美,不如让他先居于京中,待朕见了再做定夺。” 荀彧一边听刘辩说,一边看着书信。 他终于看到了刘辩接纳刘协的原因,刘协不但是自己回来的,他还带来了袁绍后方的半数之资。 而这些资产从何而来,不用问也知道,必然是刘协趁着汉军大败袁绍时起事,收缴了当地豪绅的资产。 冀北一带皆未受到过大的黄巾之害,以此推断,可见当地豪绅之富。 “原来如此,臣以知晓陛下用意,臣建议陛下以诸侯之礼,遣百官引渤海王归朝。” 荀彧立刻拱手说道。 “嗯,朕也是这个意思,张常侍,此事就交给你去处理了,渤海王自幼都是你在伺候,交给你也是再好不过了。” “陛下……” “臣之心,只向着陛下啊,臣还是…还是避嫌得好。” 张让有些为难的说道。 刘辩面带笑意,看着张让,“张常侍不必多想,渤海王也是朕之亲弟,有什么嫌可避呢?” 张让见刘辩说的坚持,立刻跪下领旨。 “三日后,恰逢袁绍出殡,两事合一,在京北邙山一同办了。” “臣,遵旨。” 张让咽了口唾沫,立刻退了出去。 荀彧见张让离开,立刻说道,“陛下可知在陛下继位之初,坊间有一首童谣,唱的正是那北邙山?” “哦?文若唱来一听。” 刘辩闻言,来了兴趣。 “侯非侯,王非王,千骑万乘走北邙。” “此歌似是董卓将要抵京前,命人在京中所散布的吧?” 刘辩开口问道。 “还真是什么事都逃不过陛下的耳目,正是,当年董卓为了扰乱京中军民之心,特意让麾下的李傕做了此歌散于京中。” “只是谁也没想到,陛下会亲征,还会大获全胜。” 荀彧笑道。 “是啊,当年,朝中大臣,半数皆在等着董卓入京,都想借着董卓的西凉军,骤登高位。” “其中以袁本初为最,只可惜这一台大戏搭建好了台柱,最后成了角儿的,却是旁人。” “哀兮本初,怜兮本初。” 刘辩哀叹一声,似是对袁绍的死,心存怜悯。 但座下的荀彧却知道,此刻既是刘辩的真情流露,也是刘辩的讽刺。 “袁绍出殡,陛下可列好名录?” “有何好列的?京中与本初交好者,无非是曹孟德而已,其余想去之人无一不是想借着死者扬名之徒,不去也罢。” “文若,届时你叫上孟德、奉孝、志才,随朕与渤海王及袁家之人同去便好。” 刘辩摆了摆手说道。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6794/1246618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6794/1246618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