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从汉末开始一统天下 > 第441章 曹操任都督,尚书求联姻。

第441章 曹操任都督,尚书求联姻。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路人甲被读心后暴富了 念寻记 全民玩家:我能自选副本奖励 放下个人素质,真千金发疯整顿豪门 秦时不良人 我在冲喜文里捞人 被太宰治缠上是种什么体验 开局死老公,我靠刷好感度养三娃 变成女孩子在惊悚世界靠欺诈度日 反派洗白后,正派立场站不住了

“小女明白了。” “你等等。” 刘辩见她行了拜退之礼立刻说道。 “你是个聪明的女子,朕的弟弟年岁不大,正是血气方刚之年。” “朕想让他成为大汉在西域属国的王。” “既然他要成为王,而你是乌孙的公主,那你就应该明白,若是你与朕的弟弟发生了什么,朕会如何对待乌孙吧?” 刘辩说罢,负手而立道,“曹家的几位公子,皆是我大汉未来的栋梁。” “择夫之事,对女子很重要的。” “你好歹在朕的甄妃宫中住了些时日,若日后出嫁,便按照甄妃的自家人来算,你明白吗?” 婆罗娜依闻言,身体微微颤了颤,她再一次感受到了这位大汉皇帝对于自己的帝国极为细致,甚至是变态的掌控欲。 婆罗娜依咬了咬自己的嘴唇,她咬的十分用力,甚至感受到了空腔中传来的腥甜之气。 “陛下,我西域的女子,历来自己选择夫婿,看准了便不会后悔的。” 刘辩看着婆罗娜依那直勾勾的眼神,若说对这位西域美人没有丝毫觊觎,那便是在说谎了。 但他作为大汉的皇帝,不能为自己的帝国留下一丝一毫的隐患。 “你去吧。” 刘辩摆了摆手,犹豫了半天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太过狠辣的话来。 婆罗娜依失魂落魄地回到了甄宓的宫中。 她原本想着,只要自己在皇帝的寝宫中逗留,哪怕要凭借自己的姿色,也是能让皇帝的动心的。 可她却没有想到,这大汉的皇帝,与她见过的各个小国皇帝有着天壤之别。 这刘辩,经常夜宿勤政殿,甚至不到后宫中去。 甄宓见她如此失落,便已经猜到了大概。 “是陛下不愿西征,还是陛下不愿要你?” 甄宓原本也极为介意自己所爱的男人有许多的女人,但自从她的姐姐时常来宫中看望她,与她说了许多达官贵人或是寻常百姓家女子的事后。 她的想法也发生了改变。 即便刘辩再宠爱她们,让她们学习再多的知识,接触再多的军政事务,她们始终无法逃离困囿住她们的时代眼光。 “陛下已经让曹操将军着手处理西域事务了。并且会让渤海王在西域建立大汉的属国。” “但陛下还是提醒我,不要对刘姓的皇室,有任何想法。” 婆罗娜依说罢,甄宓噗呲一声笑了出来。 “多好呀,陛下这是在保护你啊。” “你若是同陛下或是渤海王…,哎,朝中那些腐儒暂且不言,若是有了子嗣,日后大汉内部一旦储君不稳,你们也势必要被牵累其中。” “这可是会灭国的事情啊。” 甄宓站在女子的角度,用最直接的言语劝慰道。 “甄姐姐,我明白你的意思,可是我,当真觉得,陛下是这天底下最雄伟的男子。” “哪个女子不想嫁给自己崇拜的大英雄呢?” 闺中之言暂且按下不表,那曹操回到府邸之后,便立刻召集了家将,简单扼要地说明了日后将要执行的西征之事。 众将听闻此话,立刻便的兴奋异常。 “太好了大哥!我还以为陛下早将我们忘了呢!” “近日来的军报,皆是刘皇叔的喜报,听得咱们心中羡慕得紧!” 夏侯惇立刻高兴地说道。 而曹仁的状态却不同夏侯惇,他开口便问,“大哥,陛下连日来不断削弱各地兵马数量。” “即便这西征是日后之事,可要消耗朝廷的钱粮也不在少数,不知这次陛下允了多少人马?” “又是何处的人马?” 曹操闻言,有些尴尬地说道,“我对陛下打了包票,只要五千人,全部从凉州选取,半数羌人,半数汉人。” “什么???” “五千人?” 夏侯渊长大的嘴巴,不解的问道,“大哥,这西域诸国也不是豆腐啊,即便是再小的国家,兵马也不止五千吧?” 曹操立刻安抚道,“妙才!不要这样说嘛,我所提的战法乃是逐步蚕食,以战养战。” “前期我等虽只有五千人马,但却可以仰仗马太守的凉州之兵,先行拿下西域入口的鄯善国等地,倒也不是难事。” 曹仁闻言,立刻压下了众兄弟的疑虑,继续问道,“大哥,陛下是给了都督之权,还是答应给大哥封侯?” 曹操闻言道,“此番去西域,并非只是征战那么简单,与我们同行的还有渤海王。” “陛下欲要在西域建立大汉的属国,到时候这渤海王的封号便要变更了。” “然而根据大汉的祖制,大汉境内不可有异性王来看,西域之地本就是不算大汉直辖。” “那渤海王可封王,我曹家若是凭着战功,封侯封王倒也并非什么难事。” 此言一出,曹仁立刻会意,“如此说罢,大哥答应下来也不算太亏。” “陛下并未给渤海王兵权,便是这渤海王依靠大哥。” “如此恩义之下,日后渤海王也定然会记我曹家的恩情,虽然西域远离中原之地,但在西域为侯为王,总好过在京中赋闲不是?” “子孝所言极是,我正是此意啊。” “只是我的儿子们,定然不能全部带走,曹昂自不必说,丕儿也算从小跟着咱们马上讨生活。” “剩下的曹植、曹聪,年纪尚小,却不知如何是好啊。” 曹操说罢,夏侯惇立刻言道,“大哥啊,此事你还是要与陛下去说才是,两个侄儿留在京中,学业自是不必担忧,怕就怕家中没有长辈指教,容易惹出事端。” “虽然大哥可以托付给京中的友人,但此事还要陛下来定更为名正言顺些。” 夏侯惇说罢,曹操点了点头道,“是啊,若是陛下能为我这两子指下婚事或者老师,那便再好不过了。” 想到此处,曹操立刻命家佬拿来了笔墨纸砚,将自己的家事,当作一件公务传报给了尚书台。 次日,荀彧笑着呈递了曹操的公文,曹操行文恳切,用辞谦卑,请陛下为他两个儿子寻一个老师,若是能安排婚事便更好了。 刘辩看着这公文,与荀彧相视一笑。 (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阅读!)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6794/1591021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6794/1591021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