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玄幻奇幻 > 铁雪云烟 > (七千二百六十四)又提

(七千二百六十四)又提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我长生不死,历经华夏两千年历史 光极街 我成了神女们的噩梦? 平步官途 渣男成亲当天,我躺平当他嫂嫂 阻止妹妹嫁给黄毛,她却背刺我? 半岛:我的高岭之花 横跨两界:大师兄总是吸引外挂人 武逆九千界 从明星野外生存秀开始

一个小男孩忽然举手:“后来呢?皇帝真的没抓他们吗?” 念念停下讲述,目光投向院角。沈清梧正低头修补一支断裂的骨笛,动作轻缓,仿佛怕惊扰了其中沉睡的魂灵。听见问话,他抬眼望来,轻轻摇头。 她回过神,柔声道:“皇帝当然想抓。可当诏令下达时,铁雪城百姓已自发集结,在修史台前跪了一整夜。他们不喊不闹,只是默默点燃蜡烛,将《回响录》一页页高举过头。京畿七州接连响应,连戍边将士也以刀击盾,奏起守忆使古调。那一夜,万里江山仿佛同时发声??不是呐喊,而是朗读。” 孩子们屏息听着,眼中闪动着光。 “于是皇帝收回成命,改称"查无实据"。但述学堂依旧关闭,官府不再承认我们记录的历史。可你知道最奇妙的是什么?”念念顿了顿,嘴角微扬,“**真正的历史,从来不需要谁来承认。它只要还有人记得,就永远活着。**” 话音刚落,远处传来马蹄声。一匹灰鬃快马疾驰而至,在音舍外猛然勒缰。马上之人披着蓑衣,脸上覆着泥尘,却是述会暗线中最擅潜行的盲乐师陈十三。他翻身下马,由随行弟子引至院中,摘下耳罩,低声道: “南方急讯??焚字炉虽毁,但地下火脉未灭。我们在庐阳旧厂深处发现了密道,通往一座从未记载的地下祭坛。坛心有一口井,井壁刻满失传的"初言体"文字,内容与《回响录》开篇完全一致,却多了最后一句:"音断处,魂归来。"” 众人哗然。 更令人震惊的是,井底捞出一块青铜残片,上面铸着一个图腾??半只凤凰衔着断笛,正是守忆使家族千年秘传的信物,唯有族长代代相传,从不示人。 “这不可能。”念念猛地站起,声音发颤,“这块残片……是我父亲当年随身携带的"鸣凤珏"的一部分。他在南征矿难中失踪,所有人都说他尸骨无存……可若它出现在庐阳井底,那意味着什么?” 沈清梧放下骨笛,缓缓起身。他走到陈十三面前,伸手探入其怀中,取出那块青铜残片。指尖抚过纹路,久久不动。忽然,他转身走向屋内,片刻后捧出一只檀木匣??那是老者临终所赠,三十年未曾开启。 匣启之时,一道幽蓝光芒溢出。里面静静躺着另一半鸣凤珏,缺口恰好与手中残片吻合。两片合一,凤凰双目竟泛起微光,仿佛有生命苏醒。 沈清梧深吸一口气,在地上写道: **这不是遗物。 这是召唤。 父亲未死。他还活着,在某个靠声音才能抵达的地方。** 空气仿佛凝固。念念怔怔望着那枚合璧的玉珏,泪水无声滑落。她曾以为父亲早已化作尘土,只剩母亲的身影伫立在井边,孤独赴死。可如今,命运的丝线竟从深渊中再度浮现,牵动血脉深处最隐秘的震颤。 “可……怎么可能?”她喃喃,“三十年了,若是囚禁,怎会不腐?若是活着,为何不出声?” 沈清梧提笔再写: **静阁掌握"冰魄封术",可使人陷入假死状态,仅凭一丝气息维系魂识不散。他们需要活体记忆容器,用来储存历代被销毁的声音。而你父亲,极可能是第一具"承音棺"的宿主。** “所以他们把他当成……声音的坟墓?”念念咬牙,拳头紧握。 沈清梧点头,眼神沉重。随即又添一句: **而今井底现珏,说明封印松动。他的意识正在试图回归。我们必须赶在静阁重新封锁前,循声寻迹。** 次日拂晓,两人再度启程。此行更为隐秘,仅带陈十三与两名精通水下音律的沉音者后裔。他们沿江而下,重返庐阳废厂。昔日焚字炉已被百姓拆毁,炉基之下果然露出一道狭窄阶梯,直通地底。 石阶湿滑,空气闷热,越往下走,耳边便越是响起低语般的回响??并非真实声音,而是墙壁吸收的过往言语,在特定湿度与温度下自动释放。有哭泣,有咒骂,有临终前的告白,也有静阁高层密议的片段: “……只要"噬忆虫"植入成功,三代之后,民间再无真史……” “皇帝答应重启缄口律,只需一场合适的"暴乱"……” “承音棺尚存一线生机,不可轻启,待新王登基再行唤醒……” 念念听得浑身发冷。原来这一切早有预谋,废除静阁不过是权力洗牌的一环,真正的控制早已转入地下,悄然编织百年大网。 终于抵达祭坛。圆形穹顶绘着星轨图,中央一口深井冒着淡淡白雾。井口边缘布满细孔,排列成音波纹样,显然是某种共鸣装置。陈十三取出骨笛,吹奏一段古老调子,声波入井,竟引发共振,水面缓缓升起一团凝结的寒气??宛如一颗悬浮的冰珠。 那冰珠中,隐约映出一个人影:中年男子,面容憔悴,双眼紧闭,身上缠绕无数银丝,每根丝线都连接着墙上一块刻板。那些刻板上,密密麻麻全是《回响录》中已被焚毁的篇章! “这就是"承音棺"!”陈十三激动道,“他不是囚徒,他是活体档案库!所有被抹去的声音,都被种进了他的魂识里!” 念念扑到井边,伸手触碰冰珠。刹那间,一股庞大信息涌入脑海??无数声音交织轰鸣,有母亲临终前的低语,有抄录员被割舌前的嘶吼,有孩子在火场中呼救……还有一段极其熟悉的旋律,正是父亲常哼的小调。 她泪流满面,对着井中轻唤:“爹……我来了。” 冰珠微微震颤,男子嘴唇微动,一道极细微的声音透过银丝传导而出: “安儿……快走……此处是局……他们在等你们……一起封进音棺……” 话音未落,四周机关骤响。穹顶闭合,四壁喷出淡金色粉末??乃是“锁声砂”,专克音律修行者,吸入者三日内丧失听觉与发声能力。 沈清梧一把将念念推开,自己却被砂雾笼罩。他闷哼一声,单膝跪地,右手迅速在地上划出一行字: **你必须独自下去。 我拖住机关。 用初音匣唤醒他,但切记??只能带回一段声音。多取则魂裂。** “我不走!”念念嘶喊,“我们一起上来!” 沈清梧抬头看她,目光温柔如昔。他艰难地抬起手,指了指自己喉咙,又指向她,最后比了个“说”的手势。 意思是:你才是声音的继承者。我的使命,是让你能开口。 随即,他猛然吹响口中暗藏的铜哨??那是一支用自己断骨磨制的哨子,蕴含毕生修为。哨音凄厉如裂帛,瞬间引爆墙内所有音控机关。石壁崩塌,银丝断裂,整个祭坛开始震动。 念念含泪跃入井中。借助初音匣引导,她顺着音流下沉,仿佛穿越一条由记忆构成的隧道。沿途闪过无数画面:父亲被捕那一夜,他将一块玉珏塞给同僚,低声交代“交给女儿”;他在黑暗中忍受穿颅之痛,任由银针刺入脑髓,只为保住一段关于皇室血统的秘密;他在冰棺中反复默诵《回响录》全文,哪怕神志模糊也不停歇…… 最终,她抵达核心??一间水晶牢房,父亲的灵魂被囚于其中,四周环绕十二面音镜,每一面都映照出一段即将湮灭的历史。 “选一段。”一个苍老声音响起。竟是守江人现身,白衣如雾,自水中踱步而来。“你只能带走一句真言。其余,将随此地一同沉没。” 念念颤抖着问:“哪一句最重要?” 守江人叹息:“**改变未来的,往往不是最长的史书,而是最短的一句话。**” 她闭上眼,回想母亲死前最后一刻,回想沈清梧三十年的沉默,回想千千万万无名者被焚毁的呐喊。 然后,她睁开眼,指向其中一面镜子??那里面,是父亲在矿难现场发现的地下密室,墙上刻着一行血字: >“帝王非天命,乃篡国者之后。静阁始祖,实为叛臣。” 她选择了这句话。 水晶牢房轰然碎裂,整座祭坛开始坍陷。念念抱着初音匣冲出井口,只见沈清梧倒卧血泊之中,胸口插着半截断裂的银丝,面色苍白如纸。但他嘴角微扬,右手仍保持着写字的姿势。 她扑过去,颤抖着翻开他掌心残留的炭痕: **听见了就好。 接下来,轮到你说。** 陈十三等人奋力将二人救出。地底轰鸣不止,整座废厂塌陷成坑,吞没了所有证据。唯有那枚合璧的鸣凤珏,被念念紧紧攥在手中,烫得几乎灼伤皮肤。 三个月后,京城风云突变。一本匿名刊行的手抄本《承音录》悄然流传,开篇便是那句石破天惊的真相。民间哗然,士林震动,连几位老臣也开始联名上书,要求重审静阁旧案。 皇帝震怒缉拿作者,却发现书中每一句话都配有独特音律密码,唯有配合特制骨笛方可完整解读。而那段旋律,正是沈清梧最后一次啸音的变调。 与此同时,全国多地涌现“回声井”??废弃古井深夜传出读书声,村民录下播放,竟全是已失传的县志与族谱。专家查验发现,井壁含有特殊矿物,能储存并反射特定频率的人声,疑似古代守忆使遗留的“记忆窖”。 而那个小小的山村音舍,依旧每日传出琅琅书声。春去秋来,桃树年年盛开。孩子们学会了用笛声传递暗语,用韵文记录新闻,甚至编排出一幕幕“声音戏剧”,演绎那些被遮蔽的往事。 某日黄昏,念念独自坐在院中,打开初音匣。冰珠已黯淡无光,但她知道,那句真言早已不在其中??它活在千万人的口中,化作街头巷尾的议论,化作学堂里的辩论,化作边关士兵酒后的低唱。 她轻声念道:“帝王非天命,乃篡国者之后。静阁始祖,实为叛臣。” 话音落下,风起,桃瓣纷飞如雨。 屋内传来孩子们齐声朗读《续响录》终章的声音: >“当最后一座焚字炉熄灭,第一缕自由之声响起时,我们知道?? >沉默终会过去, >而记忆,永不消亡。”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7035/3548085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7035/35480855.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