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遇变罪己诏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高武:快跑,他玩狙的 他穿成了女频修仙文里的痴情男二 穿越乱世之逃荒种田大粮商 将门娇娇一睁眼,偏执王爷来抢亲 一剑动九州 诸天重生 重生三国之王侯 在女寝隐瞒丧尸身份的日子 明末大寨主 神眼医仙

“于是将景德以溺职罪革职,发往盛京去充当苦差。” “这个马屁可真是重重地拍在了马脚上。” “嘉庆皇帝二十余年中,始终未曾仿效其父南巡,也没有极尽奢华筹办寿筵,他展示给臣民的只有一道道崇俭去奢的谕旨。” “嘉庆的节俭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声名已经达于外国。” “出使清朝的朝鲜使臣徐龙辅记载,嘉庆朝大抵以勤俭见称,“观于宫殿之多朴陋,可谓俭矣。” “朝鲜使臣对嘉庆帝的行政评价很好,嘉庆帝也确实节俭,勤劳,为百姓也多考虑,如果乾隆能早日教育会不会不一样,这真的不好说。”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仁慈圣明的皇帝,御极二十多年,除了亲政初期意气风发过一阵外,越到后来,就越深陷无奈、愁闷、苦恼之中。” “他自以为稳妥的“守成之法”,并没有如他所期望的那样使大清帝国慢慢恢复元气,重现荣光,反而越来越积重难返,不可收拾。” “在他统治的后期,令他尴尬不已,甚至羞愧落泪的事,不止一件。” “嘉庆十八年九月十六日黄昏,皇帝正在由避暑山庄返回BJ,抵达北京城外的白涧时,接到了一个惊人的消息。” “两百多名天理教教徒,兵分两路,于头天上午攻进了紫禁城。” “他们与一些信教的太监里应外合,一直攻打到皇后寝宫储秀宫附近。幸好皇子绵宁带领守卫部队全力抵抗,最终全歼起义军。” “皇帝在行宫中看到皇子绵宁送来的汇报,泪流满面,当天一夜不眠。” “邪教教徒攻入皇宫之内,并且差一点攻到了皇后面前,这在这么多朝代中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实在是“汉唐宋明未有之奇事”。” “皇帝很清楚,这样天大的丑闻,一定会在历史上永远记载下去。” “这个污点,是永远洗不掉的,自尊心极强的皇帝深受刺激。” “第二天,皇帝向全国臣民下发了朱笔亲书的“遇变罪己诏”。” “嘉庆帝说起了自己的忏悔,“我大清国一百七十年来,列祖列宗爱民如子,深仁厚泽,我虽然能力平庸,却也没有做过害民之事,然而,这汉唐宋明未有之奇耻大辱,却发生在我的任内。 细细思量,问题还出在大臣因循怠玩,不能体我的苦心,悠忽为政,怎么教育都不能清醒! 从今以后,我当然要自我反省,改正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上答天命,下解民怨。 诸大臣们,如果你们愿意做大清国的忠良,就请你们赤心为国,竭力尽心,以匡正我的失误,纠正不良的社会风气。 如果你们自甘卑鄙,那么就请你们挂冠致仕,回家养老,千万别尸位素餐,增加我的罪过!” “《遇变罪己诏》最后八个字是:随笔泪洒,通谕知之!” “古今中外,如此动情,如此委屈的圣旨,独一无二。” “甚至此后数月间,他的诏书中一再出现抱怨、悲叹、感慨之辞。” <divcss=&ot;ntentadv&ot;>“嘉庆二十年,礼亲王昭梿因为一点小事将他下面的人囚禁在王府之中进行了严刑拷打,所用的手段也是非常的残酷。” “嘉庆帝在知道这件事之后一怒之下便将昭梿的王爵给革去了,并判了两年的圈禁。” “然而在嘉庆二十一年,嘉庆在翻看康熙朝“实录”时,看到有平郡王纳尔苏将无罪之人打死,并且还把两个人的手足给打折了。” “当时康熙仅仅是免去了纳尔苏的王爵,并没有将其圈禁,于是当日便推翻了之前的诏令,将昭梿释放回家了。” “嘉庆二十四年十月十九日,皇宫内的文颖馆着了火。” “当时的火势并不大,当时的内宫太监因为担心皇宫混入坏人,因此没有开宫门让护兵进皇宫救火,而是选择让太监自行把火扑灭了。” “这件事情的处理本身并没有太大的过错,但是嘉庆皇帝在几天后看乾隆的“实录”时看到乾隆的规定,凡是遇到宫廷院落失火等意外情况的,要立即开门让外面的人进来进行扑灭。” “就因为这一句话,嘉庆帝以违背乾隆指示为由,随即下旨处罚有关官员。” 程咬金:不是,你可是皇帝,你想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呗,老是看别人的记录干啥! 曹操:而且一个皇帝居然做不到一言九鼎? 赵匡胤:这不是和我家的一样吗?把我一个开国皇帝的话当祖训,你们就没有自己的思想吗? “从这么多个例子我们不难看出,嘉庆帝的更多时候只是在按照之前的实例来履行自己对国家的治理。” “堂堂的一国之君,完全没有太多自己的思考和创新,一味地履行祖制,有些事情的处理方式不禁让人哑然失笑。” “这真的和大宋以“崇文轻武”为祖训有什么区别?” 独孤伽罗:但是这位嘉庆帝虽然很平庸,但他是真的爱民,为百姓考虑,至少比一些只知道吃喝玩乐,花天酒地的昏庸皇帝强,至少努力了。 “所以说大清的问题,不能怪在嘉庆帝身上,只能说他平庸不适合当皇帝,其实从前面皇帝榜讲康熙帝到了现在嘉庆帝,大清已经出来很多内部问题了,大清的结果,每个皇帝都是有点原因。” “大体来说嘉庆帝也很想当一位明君,可惜资质不够。” “嘉庆在掌握权力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抄了和珅的家,从和珅家里抄出来的家产是相当惊人的,据说超过了清政府十五年收入的总和。” “在掌握了实权之后,可以看出嘉庆皇帝也是有着一腔抱负的,从他诛杀权臣和珅,以及铲除和珅一党这一系列的举动便可以看出。” “随后他广开言路,祛邪扶正,褒奖起复乾隆朝因为言论不当获罪的官员。” “同时在生活中上也要求节俭,避免铺张浪费。” “严令要求各地的地方官员要对民情事无巨细地进行上报,不得隐瞒和粉饰。” (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阅读!)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727/2093849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727/2093849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