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一人之上清黄庭 > 第八百七十七章分兵

第八百七十七章分兵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海山行 老板的二十八岁绝色老婆 抗战:无限爆兵,吊打小鬼子! 我的女上司风情万种 魇醒 饕餮女魔手 秩序之子 主母偷听心声杀疯了,我喝奶躺赢 谁他娘都别想成仙 阿利吉耶里新闻社

只有那只麻雀,停在旅社屋檐最高处,静静望着他。 他踉跄走到河边,取出断裂的竹笛,将剩余半截埋入岸边泥土。然后盘膝坐下,闭目调息。他知道,真正的旅程才刚开始。 三日后,他启程北上。 沿途所见,皆是压抑的痕迹:城市街头人人戴着智能耳机,表情麻木;学校里孩子被要求用标准语调朗读课文,不准自由发挥;医院心理科门外贴着告示:“情绪波动超过阈值者,请立即服用"静默胶囊"。” 他在一家废弃邮局停下脚步,翻找旧档案,在尘封的信件堆中找到一封未寄出的信: >“亲爱的女儿: >我知道你恨我当年把你送去寄宿学校。我不是不爱,是我太怕。怕你说出心里话,我会哭;怕你问我为什么爸爸走了,我会答不上来。所以我装作坚强,结果……我们之间再也没有真心话了。 >现在我得了病,可能撑不过冬天。只希望你能回来一次,哪怕不说一句话,让我看看你的眼睛也好。” 信纸背面,有用铅笔轻轻写的一行小字:“我也想你了,妈妈。” 他将这两封信折成纸船,放入附近河流。当晚,就有渔夫说梦见一位老妇人坐在河边唱歌,歌声很轻,但听得清清楚楚。 他继续前行。 抵达北极圈时,暴风雪正肆虐。监测站遗址被冰雪掩埋大半,唯有顶部天线阵列仍在微微震颤,发射着模拟共情信号。他徒步穿越冰原,依靠耳饰残存的感应功能定位密室入口。 打开铁门那一刻,寒气扑面而来。室内陈设简陋,仅有一张金属桌,桌上放着那个传说中的神经球??直径约十厘米,通体透明,内部有细若蛛丝的脉络缓慢搏动,宛如一颗微型心脏。 旁边留有一本手写日志,字迹熟悉至极。 >**第七代守碑人笔记** >我们错了一百年。以为要守护的是碑,其实是人。 >母碑不过是镜子,真正的心网,藏在每一次愿意倾听的眼神里,藏在一句“我在听”里,藏在明知无用仍坚持记录的声音里。 >林昭临终前送来这颗神经球,说它是“最后的疫苗”。我不懂科学,但我相信,只要有人还愿意痛着别人之痛,这个世界就不会彻底死去。 >若你读到此页,请记住: >**不要成为拯救者。 >成为倾听者就够了。** 他合上日志,跪坐在地,双手覆于神经球之上。 没有仪式,没有咒语,没有密码。只有他破碎的身体、疲惫的灵魂,和一颗仍愿为之震动的心。 片刻后,神经球开始发光。 先是微弱的蓝,继而转为温暖的橙,最后扩散成一片柔和的金。光芒顺着地下岩层蔓延,悄无声息地接入全球地下水脉、大气电离层、动物迁徙路径……所有天然共振通道。 同一时刻,世界各地出现了奇异现象: -东京地铁站,一名上班族突然摘下耳机,蹲在地上抱住哭泣的女孩,只因听见她鞋跟敲击地面的节奏透着绝望; -非洲难民营,孩子们围着一台坏掉的收音机,竟齐声哼唱起一段陌生旋律,而那频率,正是三天前少年吹奏的童谣; -深圳工厂,那位女工发现她的旧耳塞自动播放了一段混音??她录下的所有声音,都被编成了一首安眠曲,末尾附了一句陌生男声:“谢谢你坚持记录。” 而在北极上空,极光第三次显现,这次不再是螺旋,而是一幅巨大人脸轮廓,慈祥而宁静,像极了那位消失在晨雾中的老人。 少年躺在密室地板上,生命体征急剧下降。 他知道,自己的身体已无法承受如此高强度的共鸣负荷。但他嘴角带着笑。 因为他听见了。 听见亿万颗心,在这一刻,轻轻颤了一下。 就像春天的第一缕风拂过湖面,不起巨浪,却让整个冬天知道:你不是孤单的。 他的意识逐渐模糊,最后看到的画面,是那只麻雀飞进密室,落在神经球顶端,轻轻啄了一下,然后展开翅膀,朝着南方飞去。 远方,一条小河静静流淌。 河面上,漂着许多纸船。 有的写着“我害怕”,有的写着“我想你了”,有的什么都没写,只是折得格外认真。 它们随波逐流,不知终点何处。 但总有人,在某个角落,正静静地等着,准备说一句: “我听见了。”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740/3548597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740/35485979.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