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治蝗良策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惊悚颜单 在怪诞游戏中成为bug 二婚上司超会宠,父子追妻哭成狗 文豪野犬衍生之单簧管演奏者 重生怒甩女知青,青梅才是我的白月光 绝不当舔狗 逍遥假太监 贵妃当道 百花旗放 穿越兽世成稀有雌性:大佬追着宠

赵玟伸手挠了挠脑袋,“爹爹你也知道,舒家生意遍布各地,所以知道很多一般人不知道的事情。” “所以呢?”她说得含糊,赵祯一时没搞明白她这是想表达什么。 但他自认对这个女儿还算了解,知道她虽然表面上看上去大大咧咧的,却绝不是会在这种时候开玩笑。 所以...... 赵祯双眼微眯,听说有些地方的夷人善蛊毒之术,能让人在不知不觉中中招,等到发现时已经回天乏术,他莫非就是这种情况? 仔细想想,自己近来精神越来越差,食欲不断下降,时不时还会出现干呕的症状,偶尔还会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 糟糕的是太医还查不出缘由,太医署一群国手会诊,最后把出的居然还是喜脉! 凡事就怕阴谋脑,赵祯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心中那点怀疑也逐渐加深。 一时间,朝堂、宗室,甚至连北边的辽国和南边的大理、百越等势力都一一从他脑海中掠过。 “啪!” 赵祯眸光一厉,手掌狠狠拍在扶手上。 总有刁民想害朕! 张茂则和人交代完去民间寻找名医的事情,刚回到殿内,就听赵祯冷着脸道:“立即宣锦衣卫统领前来见驾。” 当下心中一惊,他不清楚在自己出门的这短短时间里到底发生了什么,要知道锦衣卫统领身份特殊,平日里官家都很少会招见。 然而每次宣招,便意味着有大事发生了。 不敢多问,张茂则一脸肃容,转身就要出去传旨。 赵玟:...... d(д?)等等,到底发生了什么?总觉得亲爹好像误会了什么。 “张总管,你先别急着走!” 眼见张茂则一只脚就要跨出门槛,赵玟赶紧出声将人叫住。 “爹爹,你怎么了?怎么突然就要叫锦衣卫了?” 虽然知道涉及到锦衣卫的话题会有些敏感,但便宜亲爹此时的精神状态实在是让她担忧,所以哪怕明知不妥,但赵玟还是问了出来。 “玟儿,爹爹怕是在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遭了暗手。”赵祯没有隐瞒,而是选择将自己的猜测如实以告。 如果事情真像他想的那样,他身上的引子早不发作,晚不发作,偏偏赶在太子离京后就立即发作,那幕后之人恐怕所图非小,他不得不多做一手准备! 张茂则在边上越听越心惊,他此时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死死压抑着才没有惊呼出声,“官家......” 赵祯抬手,示意他先别说话,肃声嘱咐道:“朕会立马加派人手前去保护太子,若朕真有什么事,你必须保证内庭不会生乱,等待太子回归!” 看着这主仆两个一副郑重其事交代后事的模样,赵玟的神情却是越发的古怪了,听到后面她终于忍不住出声打断:“爹爹,我觉得你可能是想多了?” 赵祯皱眉,不解她为什么会这么说,“怎么?你刚才想说的不是这个?” “当然不是!”赵玟毫不客气对天翻了个大大的白眼。 难道是他误会了? 想到自己刚才的反应,赵祯恼了,“那你是什么意思?” 赵玟:...... 生怕又会闹出什么乌龙,她这会儿也不兜圈子了,直接说道: “我听说在大理那边有一些西南夷是以女子为尊的,他们的情况与咱们中原截然相反。女主外、男主内,我就想着他们那边会不会也是男子生子。” 就和她前世的世界一样。 之前她发现这点时,就想过那边的人会不会和她前世的世界有关,会不会那里的人也和自己有着相同的际遇,是从另一个世界过来的。 她还想着等以后大点一定要过去看看呢。 赵祯懵了,愣了好半晌后才反应过来赵玟话中的含义。 他仔细打量着站在面前的好闺女,确定她不是在开玩笑,竟然还真的是这么想的! 当即就被气笑了,“赵玟,我看你分明就是皮痒了。” “朕曾经听你娘说过一句话,没挨过打的人生是不完整的,朕深以为然,这就给你补上!” 说罢,“腾”地一下从矮榻上坐起。忽略了因为起得太猛出现的短暂眩晕,一把抢过张茂则手里的拂尘,作势就要挥下。 赵玟会站着乖乖挨打吗? 当然不会。 她想也不想撒丫子就跑,边跑嘴上还不停歇,“爹爹你注意身体,不要冲动,冲动是魔鬼。” “你给我站住!” “才不,孔夫子都说了:小丈受,大杖走。” 原本安静的福宁宫中一下子变得热闹了起来,父女俩她逃、他追,围着殿内的柱子绕起了圈圈。 在绕着柱子跑到第三圈后,赵玟终于瞅准一个空档,“呲溜”一声窜了出去,“爹爹,我先告辞了,你好好休息,别经了胎气!” 话音未落,人已经跑出福宁宫大门,不见了踪影。 只留下被她最后一句话气了个倒仰的赵祯! 期间,张茂则全程隐形。 还不知道自己差一点就被托付后事,此时的赵政已经离开了汴京。 舒颜特意给准备的减震马车中,赵政端坐在特制的小桌后,一脸惊异地看着手中的信纸,这是出发前舒颜给他的。 只见纸上用清秀的小楷条理分明地写着:《如何有效处理蝗虫的若干个小妙招》 一、器具捕打法 二、开沟陷杀法 三、篝火诱杀法 四、生物防治法 五、吃货大法 六、...... 不仅如此,舒颜还在下面贴心地附上了蝗虫的若干个食用方法,以及如何分辨有毒蝗虫和无毒蝗虫。 赵政越看越惊讶,他不是那种真正从小长在深宫什么也不懂的太子,更不是那种在皇宫里呆了一辈子不通庶物的皇帝。 相反,因为大秦重视农桑的缘故,他对农事了解颇深。 所以他很清楚,这信纸上所写内容都是有用之物。 他伸手在车板上敲了敲,对着车外吩咐道:“让他们都来我车上议事。” 他口中的“他们”自然是指的东宫伴读团。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7410/478627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7410/4786271.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