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冯氏的打算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梦镜编织者 遥看暮色共斜阳 全球游戏:旧日棋手 神祇领主,开局获得黄巾传承 全职法师:我,蒋天昊,五灵之主 电影世界交换师 春闺秘事 清明祝 果宝特攻,加入游戏 皇冠亦有所属

那个女人是不是眼瞎,她爹都有媳妇了,怎么可能再娶别的女人。 小妾也不行啊,她娘会伤心的。 阿庆气冲冲拿着信去找赵湛。 赵湛看了一遍忍不住笑了,“四叔不是说了,爹没理那个女人吗。” “我朋友说好男怕女缠,万一这女的铁了心就是要嫁给爹怎么办。” “神仙还跟你讲这样的事儿?”赵湛惊得合不拢嘴。 阿庆:“......” 怎么大家都以为蛋蛋是神仙? 阿庆都疑惑了,蛋蛋就是一个神通广大的蛋而已呀! “蛋蛋,你到底是不是神仙?” “不知道。” 蛋蛋的电路板滋滋作响,它自己也短路迷糊了。 它明明只是一个学识渊博的全能教学系统,怎么可能是神仙。 但是,为什么它又能享受赵家供奉的香火呢? 之前问主系统,主系统也不鸟它。 赵湛安慰阿庆,“爹不是那样的人,你要对爹有信心。等开春冰化,我们过去就知道了。” 唉,阿庆忍不住叹气。 还能怎么办,这就叫鞭长莫及,只能等到了那边看情况再作打算呗。 希望她爹不要辜负她的一片期望。 赵湛叮嘱她,“这件事先不要跟娘讲了,免得影响娘的心情。” 阿庆听话点头。 跟大哥说了一会儿话,阿庆回房继续学习。 除了林翩翩生孩子那天没做功课,其他时间阿庆基本上雷打不动,规规矩矩完成每天的读书量。 让蛋蛋给自己放了一段静心咒,阿庆才开始写大字。 赵湛在自己书房里琢磨了一会儿,摊开信纸磨墨,给四叔赵四写了一封信。 田氏去找了女儿赵芳几次,赵芳终于松口跟着花氏一家到边关。 冯氏知道这事儿,火急火燎找到婆婆田氏,“娘,我们二房也一起去吧。在那边人生地不熟的,大嫂刚过去没人帮衬怎么行。大姐一个寡妇,也不好出面帮忙不是。” 田氏:“......” 老大媳妇是去投奔人家相公,二房跟着凑什么热闹。 “帮忙?” “对呀,娘,您在这里有三弟三弟妹照顾,不愁吃不愁穿也不用我们操心。我们还不如跟着大嫂到那边去,发挥点余热帮衬帮衬大嫂。 再说了,相公虽然安分了一段时间,但是难保他以后不会重操旧业又去赌钱。 大哥是个厉害的,他最服大哥管教,到那边有大哥管着我们也放心是不是? 而且大哥不是给大侄子他们请了先生授课吗?阿静年纪到了,过去还能跟着哥哥们一起读书,能省一大笔束脩呢! 一举三得的事情,多好啊。 反正我们在这里也没啥大用,还不如跟大嫂他们一起过去。” 冯氏嘚啵嘚啵,绞尽脑汁想了一大堆理由,就为了能跟大房一起去边关。 他们跟三房不一样,二房已经分出来了,不扒紧一点,以后有啥好事肯定轮不上他们。 相公又是个没本事指望不上的,大房飞黄腾达之势已经显露,她必须得趁机抱紧大房大腿,沾一沾大房的光。 田氏心思转了又转,别的不说,赵静读书这事儿在她这里还是很重要的。 听老大媳妇说,老大请的先生特别厉害,比岳山书院的先生还能耐。 二房就这么一个儿子,父母又是烂泥扶不上墙的,她不得不多为孙子考虑。 再者,几个孩子在一处读书,朝夕相处起来感情自然深厚,以后大了,兄弟姊妹之间也好守望相助。 不过她不能直接做大儿媳妇的主,让不让去得看老大媳妇的意思。 这是大事情,田氏也不掺和了,让冯氏自己去找花氏。 冯氏找到花氏巴拉巴拉说了一堆,花氏也没有开口,就这么静静的听她说。 冯氏说得嘴巴都干了,“大嫂,你说话呀,你这样我心里晃荡。” 就这么要笑不笑的盯着她,也不给个回应,真是头皮忍不住发麻。 要不说大嫂自从当了官夫人之后,这气势真是一天比一天足。 花氏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二弟妹,别光说这些,这事儿二弟同意了吗?” 边关条件艰苦,什么都不如这边。况且,赵纬怕相公多过于怕婆婆,赵纬那性子还真不一定愿意去。 冯氏立马回她,“同意,他当然同意,你不信我现在就叫他过来。” 她早把人解决掉了。愿不愿意有什么关系,她有的是办法让他点头同意。 花氏抬眼看了冯氏一眼,这个二弟妹长进了啊,做事情这么果断。 “也不是不可以。” 冯氏顿时喜上眉梢,“大嫂你同意了?!” “都是一家人,帮衬没问题,但我就一句话,你们必须听我的。否则,我会差人将你们一家都送回来。” 冯氏忙不迭点头跟花氏保证,“那是当然,大嫂,我们绝对听话!” 得了花氏的允许,冯氏喜滋滋回家做准备。 年过完,花氏跟着赵湛去了一趟书院辞别先生,就开始准备上路的事情。 路上吃的穿的用的都需要准备,花氏思前想后罗列了一个清单,将需要的物品全部写到清单上,删删减减一个一个准备。 这么远的地方,不可能走路过去,马车肯定是要准备的。 家里就一辆马车,她不可能把马车带走,需要再置办几辆。 加上大姐一家和赵纬一家,三家一共是十四个人,再加上几个丫鬟婆子,人就多了。 马车都得准备好几辆。 此去长途跋涉,普通的马车可能还不行,车厢造大造结实一点,还能多装些东西。 花氏跟赵勉合计一番,去县城找人订车。 车厢还好,马匹可不好买,得提前跟人打好招呼预定。 在赵湛的提醒下,花氏还到县城购置了几箱子常用的伤药。 这些东西,在边关肯定用得着。 赵勉去府城进货,又给他们带了两大箱子药材回来,还有两根一百年的人参。 牛师父一家归家祭祖了还没有回来,阿庆每天自己在院子里练完功夫,再做完功课,也开始跟着家里人一起忙碌。 锅碗瓢盆都准备妥当了,猪也买了好几头杀掉做肉脯肉干。 正月过完,牛师父一家就从老家回来了。 牛童居然还给阿庆带了一匹小母马,给阿庆高兴地,恨不得原地给牛童磕个头。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7524/487305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7524/4873054.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