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乱臣贼子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侯门弃妇她是黑心莲 盗墓:我代神行走世间 青丘难为 史上最狂小艺人 天武红尘客 团宠:勇敢龙崽,不怕困难 四合院:享飞扬人生从秦淮茹开始 在骨科医院开饭馆[美食] 重生之乘风而起 南来北往:穿剧七零女配有系统

花氏回她,“应该不会,算日子你四婶是三月中的产期,这才二月份呢。” 还差一个多月,再快也不会提前一个月的。 阿庆面色一变,没有大事她四叔极少会写信回来,“难道鞑子来犯了?” 自爹重创鞑子也有一段时间了,若是鞑子卷土重来也未可知。 花氏神色也有些凝重,边拆信封边问大管家,“老四可有信件送来给将军?” “回夫人的话,没有。” 花氏点头,没有就好。 若真是鞑子大范围来侵,老四的信自然会送到相公手里。 信件既然送到了后院,说明就是找她的。 信封已经被拆开了,花氏看信速度快,两张信纸没一会儿就看完了。 阿庆凑上去问,“娘,四叔怎么说?” 花氏随手将信递给阿庆让她自己看,“你四叔找我借乌嬷嬷呢。” “借嬷嬷?” 阿庆很快反应过来,应该是四叔担心四婶生孩子的问题,所以想让经验丰富的乌嬷嬷去榆城坐镇。 一看信中内容果然如此。 “娘,您借吗?” 花氏嘴角弯了弯,笑意却不达眼底,“借什么,娘忙得很,身边哪里离得开乌嬷嬷。再说你们的身子都是嬷嬷调理的,她走了谁来缓解你们的压力。” 早在得知文韵怀孕之事后,她就精挑细选出几个接生婆和近身伺候的妈妈送去榆城,有两个还是在乌嬷嬷手下调教过的。 哪里还会少人。 再说老四一个大老粗哪里会想到借乌嬷嬷去伺候文韵。 想必是文韵知道乌嬷嬷的本事,自己动了念头这才撺掇老四写信要人的。 乌嬷嬷是她贴身伺候的老人了,若是离得近了去指点一两天尚能说得过去,可让乌嬷嬷长途跋涉到榆城给文韵伺候月子,她还真想得出来。 就是大姐生铁蛋的时候,乌嬷嬷也只是过去教了几次谭嬷嬷。 哪像文韵一样,开口就让乌嬷嬷回去贴身伺候她月子。 乌嬷嬷这样的能人,就是在她身边,也配有两个小丫鬟伺候她。 文韵真是好大的脸。 之前瞧着是个脑子灵光的,莫不是怀孕怀傻了,这种要求都提得出来。 “娘,您不会生四叔的气吧?” 花氏忽然笑了,“别人蠢我有什么好气的,平白气坏了自己身子。咱们女人可得少生气,放宽心才能活得长久呢。” 阿庆也觉得四叔和四婶的要求不妥,不过长辈的事情,她不好置喙什么。.. 她揣测道:“会不会是四婶身体不舒服,乌嬷嬷经验丰富又擅长药理,想着她在会安心一些。” 花氏摇头:“以你四叔的性子,你四婶真有事这信件就不会慢悠悠送过来了。” 老赵家的男人都会疼媳妇,老四只会比几个哥哥更甚。 阿庆一想也是,以四叔对四婶的重视程度,应该不会有事。 花氏拿笔在另一份礼单上圈圈点点,对着大管家道,“送去榆城的东西,这几样就不必准备了。” 得让文韵知道她对此事的态度。 大管家接过礼单退下,花氏转头对着她们姐妹几个说道,“凡事都有一个度,不管是为人处世还是人情来往都要把握好,万不可越界了。” 文韵要做嫂嫂的身边人去近身伺候她坐月子,这不是打她的脸吗。 赵剑鸣姐妹俩连连点头。 礼单已经拟定好,天色渐晚,姐妹三人陪花氏用完晚饭才离开主院。 房间里灯火通明,阿庆弄了许久才将袖珍弓弩改进完。 她才打了个哈欠,陆珠立马凑上来,“姑娘,可是要睡了?奴婢伺候您更衣。” 阿庆摆了摆手,“给我研墨,还没给二哥回信呢。” 今日事今日毕,况且二哥给她借钱估计等着钱用,娘不让她借钱,早点回信过去让他死心也好。 喜鹊的声音从另一侧传来,“姑娘,纸张已经铺好,墨水也磨好了。” 陆珠铜铃大的眼睛瞪向喜鹊,那眼神就像你是姑娘肚子里的蛔虫不成,怎么姑娘下一步要干什么你都知道! 这样搞得她很被动啊,她什么时候才能升级成姑娘的一等大丫鬟?! 喜鹊无声笑了笑,陆珠认为这是赤裸裸的挑衅她,气哼哼地歪过头。 给赵朔写完信,阿庆吩咐道,“让绣纺给二哥多做几套衣服跟着信件一起送过去。” 娘只说不能借钱,也没说不能送衣服。 江南阴雨绵绵,二哥连衣服都不够换,怪可怜的。 喜鹊脆声应下。 三月天气渐暖,阿庆从他爹那里收到一个好消息,大哥赵湛要回来了。 大哥连除夕都没有在家过,这次终于要回来了。 阿庆赶紧回去告诉她娘这个好消息,被赵益叫住了。 “得知消息爹第一时间就派人去给你娘送信了,你就不用跑了。等会儿议事,你也坐在边上听一听。” 怎么要她旁听?难道要她去干什么? 阿庆一头雾水。 不过她爹吩咐了,阿庆欣然应下。 赵益的营帐不算特别大,大小幕僚及武将约莫五十人在帐内挤得满满当当。 阿庆端了张小凳子坐在赵益的左后方静听他们议事。 她竖起耳朵听,开头赵益提醒了一下,虽然战事告一段落,但训练不能落下。 提了两句之后开始说正事。 这两年战事多,兵力损失也严重,赵益打算再征五万兵力,名额分配下去,让下面的人看着操办。 再有现在兵将休养得也差不多了,人多消耗就多,之前攻城占领的土地赵益做主留了很多,他打算抽出一部分人种田耕地,有阿庆提供的种子,这几年军队自给自足不是问题。 一阵部署下来,阿庆已经神游天外,人散阿庆才回过神。 父女俩打马回府,才进二院就见大管家慌张追来。 “大将军,大将军!” 赵益收住脚,“怎么回事?” 大管家赶忙道,“圣旨,东都来圣旨了!城门守将候在门口,他们已经将仪仗拦在城外,特来问将军如何处置。” 谁都知道他们已经跟朝廷翻脸了,朝廷这回又来搬旨是几个意思? “来了多少人?” 大管家回禀道:“仪仗上下近两百人。” 赵益握了握手中的剑,“走,去看看。” “爹,我也去。”阿庆赶紧快步跟上。 翻身上马,阿庆问道,“爹,是不是之前要西北总督一职的事情有着落了?” 赵益眼里闪烁着兴奋,面色却很平静,“有可能。” 两人打马出城,就见拖得长长的仪仗队堵在城门口。 守城的将领站在前方脸色冷峻,宣旨的太监翘着兰花指指着众人大骂乱臣贼子不得好死,人人得而诛之等难听话。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7524/487393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7524/487393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