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六章 备战山寨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都市逆天医神 萌宝下山,团宠宠的就是你 穿越1960:迎娶冲喜美娇娘 白龙寻阳传 重生年代我靠打猎刷技能 庆余年:范府大宗师 盖世丹帝 综视:我塔寨东叔,带孟玉狂飙! 大明:乡村小状元,老朱贼稀罕我 都市蛊仙
李智云凭借前世的记忆与后世的研究,早已胸有成竹:制作反曲弓!他召集张正、蔡虎和山寨几位能工巧匠,在简陋的工坊里铺开图纸。
“诸位请看,此乃反曲弓。”他指着图纸上独特的弧形结构,“寻常单体弓,射程不过一百二十步。而此弓,可达两百步!非但射程几乎倍增,其精准度与开弓之便,亦非前者可比。”
窗外吹来的山风卷起他月白袍角,露出的半截箭袖上还沾着晨起绘图的墨渍。制作反曲弓,是材料力学与工艺精度的完美结合。李智云事无巨细地讲解:“弓臂乃弹力之源,需选用上佳紫衫、榆木或桑木,纹理务必笔直如尺,绝无结疤虫蛀。取料后,切割为弓臂毛坯,两端精心雕琢出安放弓弦的"弦弭"(凸起的小钩或凹槽),弓身由中心向两端渐次收窄,形成关键的"反曲"弧线——未上弦时,弓臂末端自然弯向射手,此乃蓄力之秘,开弓瞬间,能迸发更强弹力。”
“反曲结构,需用层压之法:底层铺硬木承压;中层以牛筋、鹿腱等动物肌腱纵向密铺,赋予其强劲拉力;表层则贴合坚韧的牛角片、羊角片,横向加压,增强抗压之能。三者以鱼鳔熬制的上等胶粘合,再以特制模具固定其完美弧度,阴干定型。”
除了反曲弓,李智云还亮出了另一张王牌——神臂弩的草图。
“此乃古之利器,单兵射程之冠!”他眼中闪着光,“弩身取山桑木,弩弰(弩臂)用檀木,蹬子(脚踏环)与枪头(弩箭镞)需精铁锻造,弩机核心"马面牙发"(扳机与挂钩)则以青铜精密铸造,弓弦则用麻绳混以丝线精心搓制,务求匀称坚韧。”他详细分解了每个部件的选材、加工要点,特别是弩机的组装调试,“各部件衔接务必严丝合缝,弓弦张力需反复调校,最终试射校准,直至百步穿杨!”
重任落在张正、蔡虎肩上。两人本就是武将出生,对兵器有着天然的痴迷,又长期追随在李智云身边,耳濡目染之下,对器械制造也颇有心得。李智云将材料清单、制作方法、工艺要领等倾囊相授。两人立刻领命,风风火火地组织起山寨中所有懂木工、铁艺的匠人制作反曲弓和神臂弩,工坊内炉火日夜不息,锯凿锤打之声不绝于耳。
两日后,李智云巡视工坊。张正捧着一件刚成型的弓臂毛坯,既兴奋又忐忑地呈上:“王爷您看,这是按您说的法子做的第一件。”李智云接过来,指腹抚过略显粗糙的木面,仔细检视其弧度、弦弭的雏形,点了点头:“嗯,形制无误,工艺虽粗,路子是对的。打磨上漆后,应堪大用。”
张正松了口气,随即又皱起眉头:“王爷,这弓臂做好后,需阴干六七日方能打磨刷漆,最后上弦。一张弓从木料到成品,耗时着实不短。代失毕扬言五日后没有答复便发动进攻,这……时间上来得及吗?”他的担心溢于言表。
李智云却从容一笑:“这你不用担心。代失毕放言五日后进攻,不过是恫吓。他调集大军、筹措粮草辎重,哪一样不需要时间?加上路途行军,我料其最早也要半月之后方能兵临寨下。时间,还充裕得很。”
这时候,杨姓侍卫快步走来,双手捧着一只沉甸甸的粗布口袋,脸上带着风尘和一丝兴奋:“王爷,找到了!按您的吩咐,山寨的兄弟引路,在二十里外的狮子岭,果然寻着了此物!”
李智云眼中精光一闪,接过布袋。解开绳结,几块形态不规则的黄色石块滚落掌心。石块表面粗糙,布满细密的麻纹和砂孔,断面更是呈现出独特的蜂窝状结构。一股淡淡的、刺鼻的硫磺味弥漫开来。
“王爷,这是何物?”张正好奇地凑近。
“石流黄,”李智云掂量着石块,嘴角勾起一抹深意的笑,“乃火药之基。”
“火药?!”张正惊得几乎跳起来,“王爷,您……您要造炸药?”
“正是!”李智云语气斩钉截铁,“敌众我寡,悬殊太大。欲守山寨,非此霹雳手段不可!”
蔡虎闻声也凑了过来,咧嘴笑道:“王爷,您该不会还想造几尊大炮出来吧?要是有那玩意儿架在墙头,任他千军万马,保管轰他个人仰马翻!”
张正听得热血沸腾:“对对对!若有几十门大炮,康狗来多少都是送死!”
李智云却摇了摇头,泼了盆冷水:“这里的条件太简陋,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铸炮耗资巨大,工艺繁复,绝非旬日可成。时间,不允许我们好高骛远。我要造的,是一件看似简单,却能瞬间倾泻雷霆之威的火器。”
“是何神物?”张正、蔡虎异口同声,眼中充满急切。
“一窝蜂火箭!”李智云一字一顿道。
“一窝蜂?火箭?”蔡虎挠着脑袋,一脸茫然,“这……蜂群似的火箭?怎么个弄法?”
李智云拿起炭笔,在旁边的木板上迅速勾勒起来:
“取三十二支利箭。以竹筒或厚硬纸筒为火药筒,长约七八寸,粗约两寸。一端封死,一端开口,筒壁开小孔引出引线(***)。再制一木桶状发射巢,内设双层隔板,用以固定箭身,桶身开有火门及控制机构。”
“将火药筒牢牢绑缚于箭镞后方。引线自筒壁小孔引出。最后,将这绑好药筒的三十二支火箭,箭镞朝外,依次排列嵌入发射巢的两层隔板之间,务必整齐稳固。再将所有火箭的引线归拢,接入一根总线。”
他放下炭笔,目光炯炯:“临敌之时,将此"一窝蜂"置于险要之处,点燃总线。霎时间,三十二支火箭齐发,带着刺耳的尖啸与死亡的烈焰,覆盖敌军阵型!其势如狂蜂出巢,其威如雷霆骤降!”
张正听得倒吸一口凉气,咂舌道:“乖乖!三十二支火箭齐射?那场面……光是想想就够吓破敌胆了!”
李智云颔首微笑:“不错,此物尤其擅长对付密集冲锋的骑兵,一蓬火雨,人仰马翻!”
造火药,仅有硫磺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硝石。天然硝石难寻,但李智云知道一种“土法”——从粪便中提取!此法在《天工开物》中有记载。他详细讲述了流程:将粪便、草木灰、泥土混合堆积发酵,产生硝酸盐;浇水溶解过滤;熬煮溶液析出粗硝结晶。
此法污秽恶臭,李智云正忧虑无人愿担此重任。然而,洛干大叔却挺身而出。他声音沙哑却异常坚定:“国师,这事交给老汉吧!”他浑浊的眼中燃烧着刻骨的仇恨——康军进攻清风寨时,他相濡以沫的老伴和活泼可爱的小孙女惨死刀下。
“只要能多杀几个康狗报仇,莫说臭气,便是刀山火海,老汉也去得!”洛干大叔斩钉截铁地说。
在他的身后,十几名同样家中有血仇的清风寨后生也默默地站了出来。
很快,寨子偏僻处的一座院落成了“硝坊”。几口大铁锅架起,柴火熊熊燃烧。洛干带领着后生们,强忍着令人窒息作呕的恶臭,汗流浃背地搅拌着污浊的混合物,小心翼翼地过滤着浑浊的溶液,专注地熬煮着刺鼻的液体……浓烟与难以言喻的气味弥漫,但他们眼中只有仇恨与希望的火光。终于,锅底结晶出了灰白色的粗硝!——这肮脏中诞生的“霜雪”,将是守护家园的雷霆之源。
李智云曾于攻打武功县城时初试火药,此后不断改良配方。他心中早已熟稔:硝石、硫磺、木炭乃主料,按精确比例混合,再辅以植物油增加爆炸威力。如果掺入乌头草、巴豆、砒霜等剧毒之物,便能制成威力倍增的“毒火飞砂”!
十日之后,第一批反曲弓宣告完工。测试地点就选在王宫前的广场上。李智云特意邀请末秀女王亲临观礼。广场尽头,一只醒目的箭靶已然立好。为稳妥起见,首次试射点定在一百五十步外。末秀端坐主位,几位山寨将领侍立两侧,目光都聚焦在场中。李智云拿起一张刚制好的反曲弓,弓身线条流畅,泛着木材和清漆的光泽。他笑着环视众将:“良弓在手,尚需神射。哪位将军愿一试锋芒,为国师新器开光?”
几位将领互相看了看,神色间颇有踌躇。一百五十步,远超他们惯用的单体弓极限。这时,一个洪亮的声音响起:“末将愿试!”李智云一瞧,只见一位身材魁梧、目光如鹰的将领越众而出,原来是贡布。末秀含笑点头:“好!贡布乃我苏毗射雕手,此任非他莫属!”
贡布大步走到射位。工匠先递上一张苏毗军中常见的单体弓。贡布深吸一口气,沉腰坐马,吐气开声,弓弦被拉得形如满月!只听“嗖”的一声,箭矢离弦,前半程尚算平稳,后段却明显力竭下坠,最终“噗”地一声,扎在离箭靶足有十几丈远的泥地上,徒留一片惋惜的叹息。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8078/3523710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8078/3523710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