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我们以前的家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玄学大佬的爽文人生 蛟龙传:之蛇神寻妻 凡尘仙缘 我成了女频修仙小说中的炮灰 非日常料理生活 都市鉴宝:我的眼睛看穿一切 穿越王者大陆:在下武神钟离 七弦入梦 重生1981:开局忽悠高考状元 反派:开局刀剜女主灵瞳沉渊秦阳

砚川专注学习,这个驯鹰,苏落觉得以后只能有易欢来继承南宫赤羽的衣钵。 看了一会,其中一只老鹰展翅而下,落在苏落手边,它的嘴里还叼了一个纸条。 苏落伸手将纸条取下,上面是南宫赤羽的字迹,只有四个字:‘看东南面" 她从窗口探出头来,朝着东南面看去,那里有两道彩虹挂与空中。 “无聊……” 嘴上说着无聊,可苏落的眼睛却舍不得挪开,两道彩虹为天空装扮了色彩,明艳动人。 看了好一会,苏落才坐回书桌前,握起手中的笔,在纸上写道。 彩虹不过是阳光射入水滴时,会同时以不同角度入射,造成我们所见到的彩虹。 造成这种反射后,阳光进入水滴,先折射一次,然后在水滴的背面反射,最后离开水滴时再折射一次,总共经过一次反射两次折射。 最后这些颜色呈现出来,不过就是我们平常看到的空中的颜色。 苏落写长篇大论的物理知识,想告诉南宫赤羽,彩虹不过是大自然的一种现象。 写好后折叠,而后又觉得不妥。 她收回手,打开看了看自己写的东西,揉成一团,丢到废纸箱里去。 再次拿起笔,又重新写道:彩虹很美,好看…… 写完了才给递给老鹰,这几只老鹰被南宫赤羽驯化得很有人性,也知道你的意思。 鹰喙叼起苏落手中的纸条,又飞回了东院。 南宫赤羽看到老鹰带回的回信,自己回到房里,让易欢给砚川展示驯鹰,他没空。 看到苏落给他写的这字条,就如同得到糖果的孩子一样。 提笔就给苏落写了另外几封,不管他问什么,苏落都会一一回他,这让他开心不已。 冬婶陪同赵如云在西院,看到院子上方的几只老鹰飞来飞去,她最害怕的,就是这些尖嘴动物了。 “老夫人,这老爷的鹰,不会失控吧,不会飞下来啄人吧。” 赵如云明明就看到那只老鹰飞往前院去,来回也有十多趟了,嘴里还叼着东西。 依照她儿子的惯性,一定是他在想着花样逗落落呢。 “放心吧,那老鹰累死,也落不到咱们这院子里来。” 赵如云笑着进屋了,她一会也要把西院的菜地弄弄,准备种点茄子和辣椒。 苏落把不着急的账本放在一边,眼神望向窗外,那只老鹰怎么还不飞回来。 不过须臾,它就出现了,苏落急着站起来,看看南宫赤羽又给她写了什么? 这次竟只是简单的问苏落,她想吃什么,他给她送过来。 苏落转着手中的笔,天气烦闷,嘴里也苦,倒是有点想吃山上的野杨梅。 她这样想,也就这样写了,老鹰飞走后不久,苏落就在前院的窗户底下听到易欢的声音。 “娘,娘我们和爹爹去山上了。” 苏落一瘸一拐的出来看,就看到砚川和南宫赤羽一人背着一个小背篓,在对她招手。 “山上湿润,你们小心啊。” “娘放心,我会看好妹妹的。” 砚川像个小大人一样,不过苏落还是要嘱咐好他们。 “南宫赤羽,带他们上山,你要看好你的孩子们。” 南宫赤羽揉着两个小孩的头,笑着对苏落道:“好!落落你且等着,我知道有一颗杨梅树很甜,就这摘来给你尝尝。”.. 说完便领着砚川和易欢跟他一起去,也不让人跟着。 苏落目送父子三人出门,心里感觉甜丝丝的,这是怎么回事? 路上砚川他们还碰到了村里的王铁柱,王铁柱问他们去哪,砚川都能自豪的回人家道。 “我和妹妹跟我爹去山上摘杨梅。” 走到山脚下也很遇到了很多村里的人,看见南宫赤羽也都打着招呼。 “槐序,今日要上山啊?” 南宫赤羽一一点头回应:“是啊,去山上摘点杨梅,落落闹着要吃。” 张秀娟家的秧还没插完,一听到南宫赤羽说这句话,立马站起了腰身。 她可是听赵如云说过,说槐序和苏落在京城时,是一起回家的,难不成…… 想着就叫住了南宫赤羽:“槐序,槐序啊,你和砚川娘是不是又有了? 我告诉你啊,女人有了身孕,才会闹着吃酸的,砚川娘上次怀砚川他们的时候你不在,所以不懂。 这次婶婶可都告诉你了,回去问问你家落落,她自己都是大夫,我看啊,一定是又有喜了。” 南宫赤羽苦笑,苏落都不让他碰,哪里来的身孕。 “好!我回去问问,我也希望有这么一天。” “就是,要多问问才知道给她调理身体,你去吧,山顶的那颗杨梅树是最甜的,快去摘。” 张秀娟还要插秧,就不和他们父子三人多说了。 “好!” “张奶奶,我们先去了。”两个小孩也跟张秀娟告辞。 进了山,找到了南宫赤羽记忆里的那棵杨梅树,也有别人来摘过的痕迹,但抵不住它结的果多。 “爹爹,树上湿滑,你要小心啊。”易欢提醒南宫赤羽,她去年就看到有人摘杨梅掉下来过。 “你们的爹可是世上最厉害的人,等着看吧。” 爬树对于南宫赤羽来说,是最简单的事,他一身武功,三下五除就上到了高处。 先摘一点到背篓里,然后一个转身就跳下来。 “哇……” 砚川和易欢同时向南宫赤羽投去崇拜的目光,而南宫赤羽也很享受他孩子对他的崇拜。 把摘好的递给两兄妹。 “这个给你两吃,我再去摘些带回去你们娘吃。” “嗯!谢谢爹爹。” 换了一个背篓,南宫赤羽再重新上树去摘一背篓。 半个时辰后,他摘满了背篓下来,给砚川的小背篓也放了一点点。 “走吧!我们回家。” “嗯!” 三人从山脚下回去,路过村尾,砚川指着他们住了五年的瓦窑给南宫赤羽看。 “爹爹,你看那里,那是我们以前的家。” 从大路上望过去,那个瓦窑外面长满了青草,只有瓦窑门口外,还有一个快要倒了的茅草架。 草架下面是用黄泥垒成的两口炉灶,年久未用,还是能看出有人做过饭的痕迹。 这个瓦窑在他小时候,村里还用来烧制瓦片,后来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烧瓦总是变形,后就被弃而不用了。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8102/521788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8102/5217881.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