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小姑奶奶是天才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航空大业 一统三国才发现是超神 七零二婚高嫁,渣前夫他失控了 捡到大佬后我马甲掉了 千万别惹大师兄 快穿也是万人迷 和离后我带崽嫁给了皇帝 疯批男人每天都怕我揣崽跑 兽界之虎族战神 开局就是仙帝修为我无敌了

- 当老李带着大队里的人去晒场上翻晒粮食的时候,阮似锦已经骑着清河山下草丛里的小三轮前往清河养殖场了。 药草药性背了,药草也挖了,认脉口诀也背了。 等今天就去跟师父展示一下,应该就能顺理成章的加快学习进度了吧。 “......” 清河养殖场。 张文元正在书写给两位学生布置的下一份作业,这一回他用的是一打白纸和钢笔,钢笔是国产的‘英雄"牌,用起来很顺手。 东西是大队长送来的,连带着还送了个茶几似的矮桌,放在干草垫子上写字正合适。 张文元记得以前流行的都是洋人货派克钢笔,只是他不知道最近几年英雄这个牌子的钢笔生产厂很出名,厂内还掀起了“英雄”赶“派克”的热潮,力争赶超“派克”的架势。 国内的厂子都在力争上游,试图拉小跟外国的差距甚至反超外国,虽然困难,但每个人都想战胜困难,替国家争口气。 阮似锦来到时,张文元正神情专注的伏案写字。 “师父~~”阮似锦背着小背篓,脆生生的小奶音仿佛一道光照进了棚屋。 闻声,里面伤员们的视线若有似无的落在她身上,像是在好奇,又像是在期待着什么。 是的,他们似乎已经开始期待着小姑奶奶什么时候会来,期待着这个看起来就不凡的小姑娘会做出什么成就。 “锦宝...?”张文元先是诧异,而后他思考着两个小家伙隔了一天就来的原因,张嘴轻声询问道:“是有哪里不明白的吗?” 阮似锦歪着头:“没有呀,只是作业背完啦~” 张文元苍老的面上表情愣愣的,他的语气有些难以置信的问道:“共计一百三十六种草药,外加药草药性歌诀,二十八脉口诀,这些、你们都背完了?” “对呀,锦宝和小哥哥都背完了,还去山上挖了草药呐!”说着阮似锦利落的将身后的小背篓给取了下来,迈着小碎步跑到了张文元的跟前将自个的小背篓炫耀似的给过去:“师父你快看呀~我和小哥哥每人挖了一份,你看看谁挖的好呀!” 年份方面她估计比不上夏乾辰挖的,但药草的外形美观方面,她绝对排得上名号。 夏乾辰也将自个的背篓递了过去,其实他不在意,但锦宝想玩‘比一比"的游戏,所以他们两个这次上山其实是各挖各的。 张文元嘴皮子抖了几下,他小心翼翼十分珍惜的给钢笔盖上了笔帽,生怕等会因为激动会甩出墨汁弄脏白纸。 两个被装满药草的小背篓就放在他跟前,张文元还没开始翻就已经闻到了几种熟悉的药草味道,尤其是这些药草的气味还真的跟他写的‘作业"对得上号。 张文元忍着激动地心情,抬起手:“那先看锦宝的。” 他一样样拿出来分辨,而后嘴上下意识的念出了药材药性,第一样是张文元自己念的,第二样药草拿出来的时候小姑娘也参与了进来:“黄芪性温,收汗固表......” 小姑娘摇头晃脑的背了起来,比起张文元苍老收敛的声音,清亮脆嫩的小奶音听起来就像是黄鹂鸟唱歌似的动听。 一样样东西拿了出来,一百三十六种,被收齐了高达八十七种,而且全部都是正确的,只不过另一些药材这个季节没有。 “八十七种,药材完好无损,没有挖错。”张文元说出这个答案之后他自己都没忍住咽了下口水。 眼前的三岁小姑娘竟然比他家那个耳濡目染的孙儿还要适合学医。 一旁的人闻声没忍住跟着倒抽了一口凉气。 有人忍不住惊叹道:“那么多东西就是大人死记硬背一天也背不完啊。他们竟然还花了半天去找草药!” “他们这到底是学医的好胚子?还是天才,难不成过目不忘?!” 这话一出,屋内的人都两眼放光的看向两个孩子所在的位置。 是不是过目不忘的天才,试一试不就知道了? 只是他们怎么找机会拿自个祖上传的手艺去试呢? 正当其他人摩拳擦掌的想收徒时,另一边又传来了张老爷子的声音。 “小辰,你找到了八十五种,也都是药材。但年份更高,药性更好。尤其是这根野山参......”比小姑娘找到的那根年长了二十年的年份左右,很有价值的一根山参。 但张老爷子也发现了,眼前的小姑娘似乎并不是找不到,而是光找好看的药材...... 但凡丑一点的都进不了她的背篓。 其实也不怪阮似锦,以前她不这样的,自从被丑鱼打击过之后,她对美的东西就感兴趣了。 总感觉漂亮的东西更能治愈她自己那双被辣到刺目的双眼。 上辈子为了生存自然不能挑剔,现在嘛,当然是怎么爽怎么开心就怎么来。 张老爷子也听到了旁边人感叹的声音。 过目不忘? 他确实想试一试。 如果小姑娘学得快的话,那他或许就可以在临死前看到自个徒弟把中医发扬光大了。 至于他自己,有了‘坏分子"的身份,以后别提发扬光大......只求不要遗臭万年,抹黑了医圣祖师的名声就好。 “好孩子。”张老爷子小声道:“师父现在背一个新的药草,锦宝听完试试能不能背出来可以吗?如果锦宝背出来了,以后师父就教快一点。” 说这话的时候张老爷子自个都快忍不住了,还能怎么快。他这辈子都没见过一天能背下来了一百三十六种药草药性,还背了其他拗口的内容的三岁小孩。 这样的天才,他生怕教慢了给耽误。 “好呀。”阮似锦点头:“但是锦宝不会写字哦,所以不能像小哥哥那样去默写。” 张老爷子知道这件事,于是点头:“不用写。”写字这事比起学医算是简单的了。学医都能这么轻松,更别说是写字了。 “金银花,性寒、味甘,主要入肺经、胃经和心经。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功效......” 张老爷子说完等待了一会,这样长的句子,对于三四岁的孩子来说第一次就是照着读多少也会磕磕绊绊吧? 抱着忐忑的心情,张老爷子的耳边响起了脆生生的小奶音,小姑娘表情乖巧,粉唇一张一合:“金银花,性寒味甘……,清热解毒......” 一字不落,一字未错。 张老爷子的眼越瞪越大。 这哪是学中医的天才,这明明本身就是天才。 张老爷子又试了试旁边的男孩:“朱砂,味甘,微寒、有大毒;入心、肺二经;具有安神,定惊,明目,解毒的功效。” 结果小男孩也一字不落的背出来了。 周围响起一阵阵的抽气声,终于有一个人忍不住开口了:“小姑奶奶,你想学绣花吗?我们苏绣双面绣可好看了。” “小姑奶奶,你想学剪纸吗?” “小姑奶奶,你想学缂丝吗......” 一种手艺代表着一种传承,他们最怕的就是传承断了。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8294/533820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8294/533820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