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整座大山都是我的猎场 > 第五百一十八章.上山采野菜 女眷遇黑熊

第五百一十八章.上山采野菜 女眷遇黑熊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公子令 一封家书抵万金,她萌翻众人 干宋 七零娇软真千金把最帅糙汉撩疯了 闪婚后,疯批战少每天缠哄我生崽 重生之无敌至尊 全民:刚创建学院,被国家盯上了 南宋小地主之我爹是秦桧 我见诸君皆废材 全职法师之铭纹法师

“"龙摆尾"永禁采挖……”她低声念完,抬头,“哥,这可是咱们祖上唯一准许限量取用的神参,真要一刀切?” “以前是活命的药,现在是护山的魂。”李长根坐下,端起碗喝了一口汤,苦得眯了眼,却没放下,“它要是没了,规矩也就断了。” 话音未落,门外传来急促的敲门声。 “叔!出事了!”是李小川的声音,带着喘,像是跑了几里山路。 李长根立刻起身开门。小川满头是汗,手里攥着一部老式对讲机,脸色发白:“东北岗哨刚传信,说……说有人闯进"鬼见愁"峡谷了,带着金属探测仪,还穿了迷彩服,不像游客。” “几个人?” “至少四个,往老埯子方向去了。” 李长根眼神一凛。鬼见愁是通往龙摆尾参脉的隐秘通道,坡陡林密,连野猪都少走,外人绝不可能轻易发现。除非……有人泄密。 他转身抓起猎刀别在腰间,又从床底抽出一支自制信号枪??这是共保会特制的“雷音铳”,一发射,十里内所有岗哨都能听见。秀兰想拦,却被他按住肩膀:“这次不能等天亮。” “可你刚熬了一夜!” “山不会等我睡觉。”他回头看了她一眼,那眼神沉得像山底的潭水,“你去通知陈志明,让他调镇上警力往东沟口布防,就说"黑鸦衔火"行动启动。” 三分钟后,烽火链第一站点燃。狼粪混着松脂燃起浓烟,青灰色直冲天际,在月光下如一条扭动的蛇。紧接着,第二站、第三站……十二个?望点接连响应,整座青山仿佛苏醒的巨兽,脊背上腾起一道看不见的警戒线。 李长根带六名队员连夜出发。他们走的是“鹿道”,一种只有猎人才认得的隐蔽小径,踩上去几乎不留痕迹。途中,小川忍不住问:“叔,你说他们真敢动"龙摆尾"?那可是咱们立了誓的圣物。” “越是圣物,越有人想占为己有。”李长根低声道,“你以为他们图钱?不,有些人图的是名。一根百年野参送到实验室,能发论文、拿项目、评职称。在他们眼里,山不是家,是数据源。” 凌晨两点,队伍抵达鬼见愁峡谷上方。借着微弱月光,李长根趴在崖边往下看??四条黑影正用绳索缓缓下降,其中一人肩上扛着仪器箱,另一人手里拿着GPS定位器,屏幕上赫然标着几个红点,直指老埯子核心区。 “果然是测绘队。”小川咬牙,“打着科研旗号?” “不,这次连旗号都不打了。”李长根冷笑,“他们是"幽灵队",专接黑单,哪有钱往哪钻。” 他当即下令分兵两路:三人绕后封锁退路,其余随他正面突袭。行动前,他从怀里摸出一枚铜牌,递给小川:“万一我回不去,这牌子归你。记住,监督权不能交,哪怕对方穿着制服。” 小川手抖了一下,却用力点头。 突袭在十分钟内完成。李长根率队从上方滑降,利用夜色掩护逼近,一声哨响,众人齐出,吓得那伙人当场摔了设备。两名持械者试图反抗,被李长根一个箭步上前,猎刀出鞘挑飞匕首,反手擒拿按在地上。整个过程不到三十秒。 “谁派你们来的?”他揪住领头人的衣领,声音冷得像冰。 那人嘴硬:“我们是省地质调查院的,有合法手续!” “手续呢?” “在车上……” “车在哪?” “东沟口……” 李长根笑了:“东沟口今早就被封了,你的车进不来。”他一把扯开那人背包,翻出一张伪造的许可文件,公章模糊不清,日期还是倒写的。 这时,对讲机响起:“队长,后路已控,发现越野车一辆,牌照套用,后备箱藏有便携式土壤采样钻和真空密封袋。” “拍下证据,原地看守。”李长根收起对讲机,扫视四人,“你们犯了三条山规:擅闯禁地、意图盗测、伪造公文。按共保会章程,该送官府,也可就地裁决。” 其中一人突然跪下:“大爷饶命!我们是被人雇的!一个姓贾的老板给了十万,让我们偷偷采一组样本,说是要卖给国外研究所!” “贾?”李长根眼神骤冷,“老贾?” “就是镇上开土特产店那个!” 他忽然想起王瘸子摔崖前说的话。原来,贪婪从未停止滋长。 天亮时,四人被押送至镇派出所。陈志明早已等候多时,见到李长根胡子拉碴、眼窝深陷的模样,叹了口气:“你又玩命了。” “我不玩命,山就没人命。”李长根把证据包递过去,“文件、仪器、口供都在这儿。顺便查查老贾的资金往来,他背后肯定不止这点事儿。” 陈志明翻看资料,眉头越皱越紧:“这帮人用的是境外NGO的匿名资助账户,资金经离岸公司中转,手法专业得很。” “所以说,不只是土老板贪钱,还有人在背后织网。” 当天下午,林业局联合公安展开突击搜查。老贾店铺被封,电脑硬盘起获大量野生植物交易记录,涉及云南、四川、西藏多地濒危物种,而“青山龙摆尾”被标注为“S级稀缺资源,客户预付定金五万美金”。更令人震惊的是,一份加密邮件显示,某国际生物技术公司正计划在中国建立“民间采集合作网络”,以“传统知识共享”为名,实则系统性搜集珍稀种源。 消息曝光后,舆论哗然。《南方生态观察》刊发深度报道,标题赫然写着:“谁在肢解中国的山魂?”文中点名批评部分科研机构与资本勾结,打着“保护性开发”旗号行掠夺之实。国家林草局紧急召开会议,宣布暂停所有未经社区授权的野外科研项目,并启动“传统生态知识安全审查机制”。 风波未平,新的挑战接踵而至。 一个月后,省里派来一位“生态保护特派专员”,名叫周维康,西装革履,说话温文尔雅,声称要“推动青山模式全省复制”。他在镇上连开三天座谈会,邀请共保会成员“共商发展大计”,提出将青山打造成“国际级自然教育营地”,引入社会资本投资民宿、研学、VR体验馆,预计年收益超千万。 “你们守护得很好,但不能总靠情怀吃饭。”周维康笑着对李长根说,“现代化管理需要专业化运营,你们可以当顾问,拿分红。” 饭桌上,几名年轻队员听得心动。小川却察觉不对劲:“周主任,您说的投资方是哪家公司?” “哦,几家联合体,主要是绿洲文旅、森源资本……” “森源?”小川猛地抬头,“那不是去年在秦岭强推滑雪场,导致金丝猴栖息地破碎化的那家?” 周维康笑容不变:“企业也在转型嘛。” 当晚,李长根召集七人委员会紧急议事。会上争议激烈。有人认为招商引资是好事,能改善生活;也有人担心商业入侵会破坏生态平衡。 “他们不是来合作的,是来收编的。”李长根盯着地图上被红线圈出的几处“规划区”,冷冷道,“看看这些位置??全是水源地、动物迁徙通道、古树群落。他们要的不是发展,是切割。” 会议最终通过决议:拒绝一切外部资本入股,青山示范区的一切经营活动必须由共保会全资控股,收益百分之百用于生态保护与社区建设。 决议上报当天,周维康“因病辞职”,再无音讯。 然而,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春天再度来临,老埯子的“龙摆尾”抽出新芽,翠绿欲滴。李长根带着小川和其他新人巡山,教他们用耳朵听风辨兽,用脚感地识脉。 “山里的秘密不在纸上,而在脚下。”他说,“你看这片苔藓,厚而不滑,说明地下有暗流;那棵歪脖子松,枝桠朝南偏十七度,是因为三十年前一场雷火烧过北面。” 小川认真记着,忽然问:“叔,你说咱们这套东西,能不能传下去?” “能。”李长根看着远处一群放学归来的孩子,背着书包在山路上奔跑,“只要还有人愿意蹲下来,摸一摸泥土的温度。” 夏日来临,青山共保会正式挂牌成立“山民学堂”,由秀兰主讲基础中医药,李小川负责生态监测培训。每月一次“夜话山魂”活动,老猎人们围坐篝火,讲述祖辈如何与熊共眠、与豹同巡的故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戴上铜牌,成为新一代守山人。 某夜,李长根独自巡视至父母坟前,放下一束野山菊。月光洒在墓碑上,映出两个名字。他轻声道:“爹,娘,咱家没香火,可这山里,多了十二个儿子。” 风拂过林梢,仿佛回应。 两年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来函件:中国?青山“传统山林守护知识体系”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候选名录。评审意见写道:“该体系体现了人类与自然共生的最高智慧,其自治管理模式为全球生态保护提供了全新范式。” 庆功宴上,众人举杯,唯有李长根默默走出屋外。他站在山坡上,望着漫天星辰,从怀中取出《山典》,在末页添上最后一行字: “癸卯年三月初八,青山共保会第九次大会决议:自即日起,凡入会者,无论姓氏血缘,皆为李氏山门弟子,承继猎刀,誓守此山。” 他合上书,仰头饮尽一碗烈酒。 火堆噼啪作响,映红了他的脸。 远处,一群年轻人正围着篝火学唱古老的巡山调,歌声穿透夜空,飘向无尽山林。 李长根笑了。 他知道,这场仗,终于从一个人的孤勇,变成了十二把猎刀的共鸣。 而这山,依旧沉默矗立,见证着一代又一代人的誓言与足迹。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8311/3538642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8311/35386425.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