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恐怖灵异 > 南派盗墓手记 > 第三百九十七章 将军赋采薇

第三百九十七章 将军赋采薇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超级兵王 失业的我竟成了钓鱼佬! 万法为一 修行从技能点开始 凶宅诡事 羸弱少女她一拳干翻诡异 这个辅助很正经 全球诡异,我用聊斋对抗惊悚 无限:肆无忌惮 我成了精神病院的大怪物

在紫三眼的逻辑中,只存在鱼死网破,和鸡飞蛋打。 没有博弈,没有妥协。 他紫三眼的字典没有“暂时忍耐”,他压根就不用字典。 缅北的山,北部与喜马拉雅山脉对峙,其地势险峻可想而知。说是断崖,其实是超过三百米的大滑坡。 即使有现代军队要摸到营地,就这么三百米,也要六个小时才能爬上来。 因此紫三眼并不是很担心。 大青牛看了看。 月光下,密林中出现一支军队,刺刀大炮散发幽光。这支军队除了脚步声,几乎没有任何动静,像古代的阴兵。 行进的过程中,不断有人倒下。 倒下的再也没站起来。 山里没有路,到处是沟壑和断层。后面的人踩着前面的尸体,继续向前,他们走过的路,形成了一条黑色的尸带。 大青牛纳闷。 即使特科一组要翻脸,不至于派一群老弱残兵来偷袭他们吧。 “师父,这帮人好像是咱们的队伍啊,您瞧,那边还有青天白日旗,就是破了点。” “嘶,好像是一支残兵啊。看他们的装备,却又是精锐中的精锐。你瞧,那些枪炮,都是德械美械,连军用包都不是帆布,拿的牛皮。” 紫三眼也晕了。 缅北深山,怎么不知不觉多了一支残兵。 按理说,这里已经出了国界线,不太可能有中国的部队啊。 在山里,和外界交流的机会不是很多。紫三眼回忆了一下,几个月前,看报纸,确实说有中国军队入缅抗日,难道就是这些人? “大青牛,你去挖个坑,把营地的人都埋了,我下去问问。” “师父,这些该不会是倭寇伪装的,想骗咱们出去吧?” “傻小子,倭寇走夜路,会一边摔跤一边骂娘希匹?中国话好学,脏话可不好学,这他妈就是咱们的部队!” 紫三眼搞不懂,为何军队出现在这。 但他知道,如果没有当地人引路,再多的人进入这片妖林,都是有进无出。不提剧毒的烟瘴和混乱磁场,就是山里流行的疾病,足以让任何现代军队死伤大半。 这里,本就是绝地! 事情要讲清楚,还要从头开始。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寇陆续在亚太地区用兵,施行金百合计划。 金百合计划,意在搜刮占领区的各种财富和资源。如煤炭、石油、钢铁,再到寺庙佛像上的金箔、文物,都是这个计划的掠夺对象。 东洋毕竟是岛国。 国土面积有限,实力有限,要支付如此庞大的侵略战争,强盗方式的劫掠顺理成章。 民国三十年,安南、身毒等地相继沦陷。 日寇大举进兵,以陆军15军为主力,攻入缅甸。当时的缅甸和南亚地区,多为英国殖民地。指望这帮人和日寇浴血奋战,是不现实的,太监生儿子都比这帮人奋勇作战有概率。 旬月后,英军大败,滇缅公路随之被切断。 到民国三十一年,日寇大有从缅北进攻滇土之势,对抗战大后方造成极大威胁。 那是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一年。 中国远征军受召组建,前后有十万余人,陆续赴缅,与日寇作战,保滇缅公路不失。先后在同古、仁安羌地区,正面挫败日寇的嚣张气焰,取得胜利! 当时进入缅北的中国军队,是中国第一支机械部队,精锐中的精锐,可与日寇正面作战。再加上将士保家卫国,士气高昂,前期战势相对乐观。 但在几月后,战势对我军极为不利。 陷入日寇的重重包围之中。 这个问题极为复杂。 最大原因,就是英军的撤退速度,比日寇的进攻速度还快! 日寇进攻十公里,英军望风而逃,不撤退一百公里都对不起女皇大人。 使得远征军陷入孤立无援的窘境。 甚至还要分兵,去解救被包围的英军部队! 孤军奋战,节节失利。 当年四月,滇缅公路被日寇完全切断,再无远征必要。重庆方面经过商讨,决定撤军,等来年重新组织人马,再由腾冲入缅,夺回公路。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缅北大撤退”。 当时的中国军队,损失并没有太大。十万部队,仍有七八万保持相当战斗力,可且战且退,由缅北入英帕尔城市,再转回国内。 然而在撤退的时候,高层出现了分歧,悲剧由此发生! 重庆方面,屡次要求军部和德械师,由缅北撤回滇土,不走英帕尔路线,防止指挥权丢失。 这无疑是一个冒险的决定。 甚至说,置三军将士性命于不顾! 迫于重庆方面的压力。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经过分兵,第5军军部及新22师,按重庆方面制定的战略,由缅北穿过漫长的国界线,进入滇土回国。 由于公路已被日寇切断。 日寇在公路及制高点架设机枪,支起大炮。撤退士兵,必须横穿野人山。 哪怕一个外行来看,都会觉得这个军令十分荒唐。将士疲惫,补给缺失,后有追兵,要翻过那么大一片原始森林,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果然,惨剧发生了! 时值四月,当地处于雨季。 暴雨倾盆,山洪爆发。太阳一出,瘴气滋生,毒虫、蚂蟥、疟疾、传染病肆虐。再加缺粮缺药,电台无法使用。 这支军队陷在野人山长达数月。 战友接连倒下,死于饥饿,死于疾病。来不及入殓,只能用汽油罐装着,就地掩埋。 牺牲在前线的将士不到两万。 倒在野人山的,就超过三万! 第五军几乎以全军覆没的代价,将这带血的惨痛教训书写在缅北。野人山,恶魔之地,数万中国军人于此长眠,死不瞑目。 中国军人走在野人山中,前面的人倒下,汇成一条黑色的尸路。 这条尸路就这么杂乱无章的在山中蔓延,东西南北,到处都是。时至今日,山中仍能挖掘出不少当年的遗骸,每年都有。 紫三眼和大青牛遇见的部队,就是奉命从野人山回国的远征军。 他们和大部队走散了。 横穿野人山,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 离四月的大撤退,已经过了三个月。七月底,第五军军部及新22师残部,不得已放弃从缅北回国的计划,转道去了英帕尔。 很多小部队被遗失在山中,死在丛林里,只能认定为失踪,甚至家属都领不到抚恤金。 紫三眼得知这个情况,暂时改变了计划,和大青牛在山中寻找走散的军人,把他们从小路带出去,走滇缅茶马古道回国。 那条路,就是老爷子在人骨天书发现的古道。 滇王曾用这条路运走昆仑中的秘密。位置隐蔽,大都被藤蔓覆盖,长满参天大树。却是当时唯一可以使用的路了。 这场仗,打的太惨了。 前线伤亡惨重,可真正的死亡噩梦,却是从撤退开始。 出国征战的将士怎么都想不到,他们被永远留在了异国他乡。甚至没有真正与日寇一决高下,就那么憋屈和不甘地,倒在这片恶劣的原始丛林。 紫三眼和大青牛陆续把人带出来。 在腾冲,见到了陶万里。 陶万里是来询问在野人山中的发掘进展。 盗门中人,除了紫三眼和大青牛,没有一个从那座山走出来。 紫三眼客观解释:“山洪爆发,淹没了营地。我和徒弟在外面打猎,幸免于难。盗门六十二人,全部罹难,算是为国为民,虽死犹荣了。” “这就是你的回答?” 陶万里笑了笑。 这个解释相当敷衍,瞒不过他。 “你不可能从我这,得到任何线索。那片地区,你们也找不到了,所有的一切,都被暴雨所湮灭。活着的士兵,我给你带出来了,我把我徒弟托付给你,我要回野人山了。” 紫三眼的答案,令陶万里错愕。 他以为,紫三眼杀人,是起了独占秘密的心思,故而表情多有嘲讽。 紫三眼看着他,眼神清澈:“你和夏守龙一样,都看错了我,世人都看错了我。在我眼中,你是小人,夏守龙也是小人,重庆的那位,也不是圣人。山中满是远征军的尸体,我会先让他们入土为安,再去赴死!” “好吧。” 几番异变,陶万里对重庆那位,实在也没什么忠心可言。 索性放弃逼问紫三眼。 反而替他做了隐瞒。 “山里的事,我不问了。就像夏守龙说的,以我们目前国家的实力,即便把它发掘出来,保得住吗?还是让它继续埋在泥土下,这样能少很多无谓的牺牲。” 陶万里整肃了军装,扶正帽檐:“你先别急着回去送死。你认识路,带我去缅北走一趟。” “干啥?” “去迎一件重要的东西,它应该被供奉在庙堂,千秋万世被人敬仰。” 轮到紫三眼面带讥讽。 他对这些当官的,可没好感:“不知是啥冥器,值得你这位特科一组的组长亲自出马?我猜猜,是商彝周鼎,还是传国玉玺。” 陶万里凝重脸色,肃穆道:“将军马革裹尸,当迎回故乡安葬。你去不去?” “戴将军殉国了?”紫三眼脸色一变,声音拔高几分。 将军的200师,可是第一支机械师,在缅北多次击退日寇,扬我国威,当之无愧为民族英雄。 陶万里悲切:“将军奉命阻击日寇,掩护军部撤退,受重庆方面军令,从缅北归国。途中,日寇切断公路,阻绝隘口,将军率众突围,于五月,在缅北壮烈殉国,杀身成仁!天气炎热,尸体无法保存,将士含泪将其焚化,藏于茅邦,以防日寇破坏。”.net 紫三眼起身,肃穆而立,默哀良久。 陶万里突然一问:“将军一抔黄土,比之商彝周鼎如何?” 紫三眼一笑:“商彝周鼎?破铜烂铁罢了。如何能与浴血奋战,为国捐躯的英雄比拟。好,我带你去茅邦,迎将军骨灰归国!” 茅邦,是缅北地图都找不到的一个小村落。 当地民族复杂,对华人怀有仇视,武装割据,极为危险。 200师奉命断后,是最后一批向野人山撤退的远征军。回国时,只剩残部,全军不到三千人,大都血染莽林,长眠域外。 紫三眼把陶万里带到茅邦,便一人走向野人山。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832/51308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832/513086.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