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6章 取士难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霸天武魂凌霄凌冲 假千金也要当七个哥哥的团宠 大道仙绿传 萧辰吴梦梦 肆吻 人在斗罗,开局被比比东活埋 穿越乱世之逃荒种田大粮商 【女尊】后宫三千陛下真的抵不住 神话高武:开局契约孙大圣 天涯神皇

李贤在进宫之前,就已经确定了自己要说什么话,持什么态度了。 连带,连坐一直存在,不过却都是针对庶民,贱民的,而这次上升到士林阶层中,这还是开天辟地第一次。 即便这个连坐是不流血的,只是剥夺了这些家属的科举权力,可也是要改变此时大明的部分国体。 因为好处的减少,地位的下降,让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含金量直线下降。 虽然不会对此时稳定的大明造成多大的风险,但也会造成影响深远的社会内部自我变革。 读书的人少了,考取功名的人少了,年轻人不以中举为官为荣,那圣人的教会谁来继承,在漫长黑夜之中,再难出圣人,大家都变的世俗,变得唯利是图。 虽然李贤很想反对,可他又因为前面的济南事变,自己的好友老陆牵扯其中为主谋,束缚住了他的手脚,在这个时候,为求自保,不被清算,他也只能背着自己的初心表了态度。 “陛下,此法甚好,不过,想要设置,甚至实施,是需要时间的,若是贸然颁布,唯恐生变,到时候我大明又如开国之初一般,取士艰难啊,以微臣看来,应该从一县之地慢慢推行,以十年为期,若是可以的话,在启用于天下,与新税制相辅相成。” 朱见深听完李贤的话后,被逗笑了,这老小子果然是一只老狐狸,说了很多,却好像什么都没说,在朱见深看来,他是同意的,可传了出去,却是在否认。 在这个关键点上,还能强行挽回一波自己的人品,在李贤的面前,朱见深的手段还是有些年轻。 不过,他是皇帝。 在这种事情上,他拥有着绝对的优势,可用权威,来抹平两者水平上的差距。 朱见深冷笑数声,直勾勾的看着李贤。 “首辅大人说的有道理,我大明啊,还是需要这些人读书,做官,不然这么大的天下,谁来帮朕治理呢,不然圣人如何桃李满天下……朕会没有帮手,天下,也会少一批满腹经纶,胸怀锦绣河山,伟大抱负的官员……” 乾清宫的官员听到皇帝陛下的话后,心里面都是有些忐忑,这应该是拉我们的吧。 说完之后,朱见深停顿片刻后,又继续开口说道:“世间万物,都应顺应天道,朝廷颁布的新税制,在南方如同费纸,若是不加以制止,不用严格律法约束,那日后国将不国,大明国库没有金银养军队,没有金银赈民灾荒,同样朕也不需要这么多官员了……" "这样吧,两汉时期的举孝廉还是不错的,直接让地方的士族乡绅直接举荐那些品德高尚的族人,朝廷任命也就罢了,还科举什么呢?” “首辅大人,你觉得朕的提议如何啊?这样,大明也就不会出现取士艰难这样的事情了。” 朱见深能不生气呢,他眼前的御案有些重,还造价不菲,不然他肯定会重现乌鸦哥名场面,一把掀翻,而后冷冷的说道:“取士艰难,那就不取了,朕他妈举孝廉……” 听完皇帝陛下的话后,李贤表示很慌乱,这自己就这样一说,咋还要走历史倒退了。 明眼人都知道举孝廉已经是落后一千年的制度了。 举孝廉虽然在两汉之时,是一项不错的选拔官员人才的手段,可历史在进步,人的思想在进步。 现在这个制度已经完全不适应此时的局面了。 而举孝廉是在汉武帝以后,察举一途正式成为入仕的先要条件。 而且经过了很多次的变革,之前是每个郡国每年可以举荐一人,入朝为官,而后发现有些不公平,郡国之间的人口相差太大,便在东汉和帝永元之际,进行了第一次改革,人口满二十万每年举孝廉一人,满四十万每年举孝廉两人,以此推之;人口不满二十万,每两年举孝廉一人;人口不满十万,每三年举孝廉一人,当然对于边疆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杂居地区,也有优待宽制,汉和帝下诏,对幽州幽州、并州、凉州的边郡地区,人口满十万每年即可举孝廉一人,不满十万每两年举孝廉一人,五万以下每三年举孝廉一人。 当然在后续的发展中,不管是偏远地区的孝廉,还是繁荣的中原所举孝廉,皆是世家子弟。 若是换作现在科举制度,是根本就不会出现可以跟刘氏掰手腕的四世三公袁氏,也不会有什么四世三公的弘农杨氏……举孝廉的制度在长期的发展中,会供养出一个又一个影响整个天下局势的大家族,他们合理利用制度,合理卡bug,让自己的家族越来越强大。 朱见深说完话后,整个乾清宫很是寂静。 虽然徐有贞低着头,可眼睛却在不停的打转,也有些控制不住自己想笑出声音的冲动。 他将自己这一辈子的伤心事,都回想了一遍。 求学的艰难。 母亲,父亲的相继去世。 儿子的背刺。 诸多难过的事情,在这一刻,并不能完全的压制住他亢奋的心情。 自从到了南京之后,皇帝陛下便将新税制之事一并交给了内阁首辅李贤主持,徐有贞就是在内阁中打酱油的,李贤天天累的腰酸背痛,熬夜起早,累的跟条狗,而他却每年玩游戏到了深夜,没有朝会的时候,还能睡到自来醒,过的像条猪。 事实证明,李贤是能够替朱见深管好内阁,治理好大明的,在他的主持下,新税制的各项都有所进展,催收重新核算的样样精细。 好像,一切回到了正轨。 皇帝陛下很是新任他的内阁首辅大臣,而内阁首辅大人也替皇帝陛下完成了一项项难以完成的任务。 功劳,很大。 甚至让徐有贞在之前都产生了一丝危机感。 可现在这个危机感,没了。 李贤还是放不下自己那可笑,甚至早就不存在的道德标准了,与士林之间的名声了。 这是他跟徐有贞最大的区别,也是因为这个最大的区别,他永远不可能取代徐有贞,成为皇帝陛下最亲近的大臣。 可所有的功劳,在不坚定的立场上面,变了味道。 屁股坐的位置不对,以前全白干。 奸臣也好,忠臣也罢,若是找不到自己的定位,做不出取舍,就注定不能再进一步。 与憋着笑容的徐有贞不同,李贤心情算是跌落了谷底。 当然,此时的李贤也不需要再进一步了,他已经到头了,他考虑的是自己能坐多久内阁首辅的位置,若是可能,他想干到八十岁,一直辅佐陛下到成化三十年,超越于谦,超越三杨…… 顿了片刻后,李贤还是拱手说道:“陛下,举孝廉不可,臣,臣只是觉得,如此大的变动,应该谨慎一些……” “不过,该如何实施,想来,陛下心中已有圣断……”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8454/541969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8454/5419696.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