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红土堡变化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夺命芭蕾 天才心理学家 吾为道一 诱娇 辞职后,我要回村种红薯 西北盗尸人 神剑无敌杨小天杨重 回来的儿子 焱帝 神级大状师

唯有一些年老体衰、无法干活的,才靠领粥生活。 赵喜以为这样的生活已经到了顶了。 没想到自己训练了一个月后,就被分批派往周围参与剿匪。 当时赵喜是在小旗官高林的带领下,隐蔽行军百余里,才寻觅到一处匪窝。 那匪窝不大,只有几十人,而己方则是百人队。 在高林的精湛指挥下,毫无意外的全歼了匪徒,那日缴获也是颇多。 单单是银子就有六七百两,骡马耕牛等也有几十头... 其余粮草更是无数。 就这样经过月余剿匪,待百人队返回后,赵喜分到了近五两银子,同时还分到了一些精粮。 靠着这笔银子,他便和同样是灾民的翠花结婚了。 刚结婚卢二、张五就押着财物不远千里的回来了,同时王军屯在军士中招募抗击建奴的勇士。 赵喜想也没想就报名参加了。 之后就是和建奴的对战,那时他才感觉到一丝后怕,建奴的战力远不是匪徒可比的。 跟随而来的五百军士仅漳卫河一战就损失了上百人。 所幸赵喜凭借厚重的明甲,精湛的武力得以活下来。 这次入卫抗击建奴,赵喜因为只是轻伤,所以只是分到了十两银子。 但他自己从死人尸体上扒来的银子还有近十两。 对于尸体上的死人钱,军规虽然也说要充公,但最高统帅苏武在牛栏袭击战之后作出了调整。 尸体上的银子三成自留,七成交公。 所以这十两银子也是他合法所得。 回家的赵喜越想越高兴,不由的加快了脚步。 由于红土堡占地狭小,堡内早已人满为患,所以赵喜的家在堡外。 不过现在的红土堡早就变的庞大无比了,在他入卫之前,王洋便组织了人手在堡南门方向建造了一大批茅草屋,其都免费分配给从军的灾民。 赵喜就是那时从窝棚搬到茅草屋内的。 赵喜怀揣着巨款向自家方向走去,几个月没回家,堡外的民宅好像又有变化。 原本堡外主干道两旁都是空闲状态,现在竟然也盖上了房屋,而且还是土坯屋。 屋外都挂着各种各样的招牌,显然是有商户入住了。 “大兄弟是抗击建奴的勇士吧,来,快来我这看看,咱里面有上好的布匹,大兄弟扯几尺回家给小娘子做身衣服啊。”一个掌柜眼尖,在门外对赵喜吆喝道。 赵喜被他的话吸引,是啊,自己出去几个月了,家中的父母、妻子一直在等着自己。 现在自己也算是衣锦还乡,怎么也得买些东西回去。 “掌柜的,你家布怎么卖?”赵喜拍了拍裤子上的泥土,小心的走到了店内。 掌柜见其心动,笑呵呵道:“咱是大同府城刘家布店在此开设的分店,绝对童叟无欺,一尺布五分银。” 按一两银子一千枚铜钱算,五分银也就是五十钱。 “贵,太贵了。俺要的又不是绫罗绸缎,只是普通的梭布,往年才四十余文。你可不能见俺不识大字,就蒙俺。”赵喜试图讲些价。 “哎呦,军爷,我可不敢,在这红土堡开设商铺,谁要是蒙人,可是要吃官司的。” “军爷,现在是大灾之年,物价飞涨。万历年间,这一尺梭布才卖两分银,现在...实在是没办法...” 赵喜也知道灾年物价大涨的道理,但是一尺布五分银实在是太贵了,就算是女子衣服,也需要六尺布。也就是需要3钱银子。 虽然此时的赵喜能够承受,但.. 掌柜见赵喜虽想买,但依旧嫌贵,于是乎便咬了咬牙道:“这样吧军爷,在下就自作主张,每尺便宜你半分银,你看可好。” 赵喜闻声这才面露喜色:“那就扯六...不,三十尺布。”赵喜想到了自家小妹也十五六岁了,再过两年都要出嫁了,到现在还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 还有自己的父母,年纪很大了,也没有像样的衣服。 所以他便咬咬牙,打算给家人都做一套衣服。 之后赵喜又花了三两银子买了一支银簪,又买了些酒肉,这才返回家中。 这一日,红土堡内外商铺都赚了很大一笔钱,其都是入卫战斗的军士买的。 赵喜到家时,已临近傍晚。外出劳作的一大家子也已返回,此刻正坐在茅草屋前吃饭。 一家子见到赵喜返回家中,都快高兴疯了。 “我儿回来了…”赵母抱着赵喜喜极而泣。 “我儿,瘦了,也黑了,可曾受伤。” 赵喜拍了拍胸腹道:“娘,孩儿没事,您老可还好。” 赵母这才放心:“好,娘吃的好,穿的好。” “行了,喜儿刚回来,还饿着呢,快让他吃点东西。” 赵父从凳子上起身:“翠花,快把房前挂着的那块腊肉做了,给我儿补补。” 翠花年方十九,穿着打着补丁的衣服。 “哎,爹我这就去。” 赵母连忙瞪了赵父一眼:“翠花你慢点,欢儿,快去帮你嫂子。” 赵欢,赵家二女儿,今年十五岁了,出落的亭亭玉立,这几年已有人为其保媒了。 “哥,你坐下来先吃点,我和嫂子马上就来。” 赵喜摸了摸她的脑袋:“去吧妹子,我与二老说说话。” 赵喜扶着二老坐下,这才发现桌上饭食虽然简单,但却很充实,一大锅浓粥,一大碗青菜。 旁边还有一个鸡蛋。 这样的伙食以前也不敢想啊,要不是来到红土堡,自己一大家子能不能活下来都是问题。 赵父叹了口气道:“是啊,往年就是丰年,裹腹都难。现在这里虽然还没分到地,但堡内活计不断,还给钱粮,幸福啊。” “老头子,别说以前糟心事了。”赵母拿起筷子为赵喜夹菜。 三人吃着饭,说着家常,不一会,翠花、赵欢端来一挖清炒辣肉,一大碗面条走来。 “喜郎,这面条你吃。”翠花含羞道。 赵母剥开鸡蛋,放入翠花碗中:“这小子在军营吃的好,不必担心他,你身子重,多吃点,多补补。” 赵喜…身子重,多补点… “翠花你…” 翠花脸色通红,低下了头。 “喜郎,俺…有了…”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8517/546789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8517/546789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