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整批列装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全球灾变:我从古树开始进化 从东京开始的武圣 女神的上门贵婿 我要把崩坏世界变为日常都市! 艾泽拉斯传说之暴风之心 不做舔狗后,疯批帝王揽腰宠 这个封神不正常 幸孕四宝:神秘爹地宠上天 我怎么就成F1车手了? 三国之铜雀铸天庭

第378章整批列装 大明躺在功劳簿上的时间太久,沉醉于上朝天国的傲慢下太久,或许说奴儿干都司的裁撤,具有一定的现实问题,但是交趾布政司、旧港宣慰司、三宣六慰等裁撤或放弃,无不体现出大明国力的持续削减。 事实本就这样残酷。 要么进,要么退。 可是对于大明而言,兜兜转转的倒退让步,换来的是更艰难的环境与困境! 朱由校内心深处的大明,是要先构建秋叶海棠格局,继而在初步解决内部积弊与矛盾,再设法构建起完整的汉文化圈。 朱由校考虑的问题更深远。 持续对虏展开平叛攻势,除了起到磨砺明军的作用,更有刺激军工产业的设想,待到建虏叛乱解决后,便要对北疆各部展开攻势,这其中便包括恢复奴儿干地域统治,继而横扫土默特、吐鲁番、叶尔羌等部,实现大明西北、东北等域的极限扩张,这是大明陆军今后要走的征程。 明确对外开海通商国策,除了要通过海贸赚取钱财,更有刺激内部经济发展的作用,同时也为让大明更好的去了解海外,配合海外移藩策略,逐步在南洋诸国重建绝对主导地位与威仪,继而恢复旧港宣慰司,彻底将欧罗巴诸国驱赶出马六甲海峡,待到真正实控住中南半岛,便可扼马六甲要地以虎视南亚次大陆,这是大明海军今后要走的征程。 一条腿走路终归是不稳当,但是两条腿走路的话,只要走的足够稳当,一陆一海交替前行,配合科技的稳步攀升,朱由校相信在他的带领下,大明必将能走一条全新的路。 或许征程是艰难坎坷的,但朱由校愿意去拼一次。 宁背一世之骂名,也要让子孙后代享福! 这就是罪在当代功在千秋! 所以天津兵备道的加急密奏在呈递进京后,朱由校便谴派人手赴津传旨,着陈奇瑜全权负责西夷海商诸事。 朱由校清楚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这些欧罗巴诸国海上势力,开始跟神秘的大明产生更多交集后,除了会给大明带来更多财富外,同样也会带来不少威胁。 毕竟大明太富饶了,太辽阔了,这些野蛮的掠夺者怎么可能会不眼红呢,不过想倒逼着大明海上力量变强,有些风险就必须要冒! 甚至朱由校已经在想,何时应该谴派一批人手,趁着荷兰没有入侵东番前,在这块宝岛站稳脚跟,此事要尽快落实才行。 不然真等荷兰占了一部分,再想去派人站稳脚跟,恐海上冲突就不可避免了。 “军备清吏司的成果斐然啊。” 东暖阁内,朱由校坐在宝座上,御览着所持奏报,露出淡淡笑意道:“所辖的枪炮、火药、火器、制弓、刀剑、被服等诸厂产能,相较于半年前翻了数倍,诸厂的工匠学徒规模突破数万众之多,看来批量换装的重担,军备清吏司是能承担起来了。” 王徵、毕懋康、宋应星、焦勖、孙元化、茅元仪等军备清吏司高层,在听闻天子的赞许后,无不流露出骄傲的神情。 因为他们做到了! 在少府所辖的诸清吏司中,军备清吏司无疑是耗资最大的,被人戏称为销金窟,大把的金银砸进去,有时真就连个响都听不到。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吧,少府内部构架趋于完善,这使得军备清吏司迎来大发展,所辖诸厂相继竣工投入生产,甚至还搞出不少分厂,为的就是能达到天子的要求。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撞击式燧发枪在研制出来后,最初产量仅仅能实现每月1000杆,而且还不能刻画膛线。 可现在的第一枪炮厂,月产量便达到3000杆,并且每杆皆能刻画膛线,如此撞击式燧发枪的射程、精度、威力等都得到不小提升。 这一切的改变,都离不开王徵、毕懋康、宋应星、焦勖他们,废寝忘食的钻研全新生产工艺,攻克原始车床技术,研制手动钻膛机等核心,大明的科技人才一点都不差,只要给他们足够的底气和时间,就没有什么是搞不定的。 集约型手工制造业的好处,在于更高效的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以多劳多得的方式,从而激发从业群体的积极性。 王徵努力克制内心激动,上前面朝天子作揖道:“陛下,若是可以再给军备清吏司些时间,等到那几批学徒悉数出师,以及那几批新厂竣工投产,只要能解决各式铁料、各式木料等耗材供应,臣敢向陛下立军令状,不管军备清吏司接到多少订单,都能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品质保障,将所需各式火枪、火炮、火器等分批交付。” 王徵的潜意思很明确,等到军备清吏司完全调整好了,只要对应的配套产业链可以足额供应,那军备清吏司下辖诸厂就能满足各项需求,而这些都需要大批金银砸进去。 “口气倒是挺大的,不过朕喜欢听。” 朱由校露出笑意,伸手对王徵说道:“这个订单,朕会让有司明确划分的,该内帑拨付的,该国库拨付的,还是分清楚些好,毕竟内帑的银子,要花在刀刃上才行。 ” 从调整京城京畿卫戍警备体系之初,朱由校便明确要批量换装,特别是更先进的火枪火炮,要在今后的数载间完成不低于五成的装备率,大明陆军必须要逐步朝热武器时代前行才行。 不过这样一来的话,要砸进去的银子便是笔天文数字,仅以皇家近卫都督府、五军营、神机营、神枢营来论,兵力总规模便不低于27万众,倘若要达到五成的装备率,就需要13万5千杆,按单杆3两银子计,仅此一项的造价就是405000两。 如此还尚未算上改良的虎蹲炮,回旋炮,大将军炮等轻中重型各式火炮,想要达到这种装备率,只是枪炮开支便不会少于120万两。 何况真要列装一批火炮,还必须要配有相应规模的车马,这轻型火炮还好说,像中型火炮、重型火炮单靠人力去推,根本就不可能有效进行运输,推动骡马化部署又是笔不小的开支。 这账朱由校都不敢算下去。 想要实现他设想的批量换装,仅靠内帑那点家底不够,还要想方设法的捞银子,不然别说数载了,即便是时间再久一些,恐怕也很难实现啊。 毕竟接下来这数年间,你不可能只干这一件事,建虏叛乱不平了?地方灾情不管了?官营诸厂不建了?水利设施不修了? 不过要真能实现这一构想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8720/1843870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8720/18438705.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