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大明:史上最狠暴君 > 第224章 路,是走出来的

第224章 路,是走出来的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港综:从创立新和联胜开始 我在大唐卖烧烤罗章赵天虎 万界大表哥 全球大职业时代 宋惜惜战北望六月 掌缘诸天:我带宿主吃香喝辣 龙鹰战神 大国科技从山寨开始 顶级神豪 我,修仙大佬强亿点怎么了

第225章路,是走出来的</p> “朕相信他们!”</p> 铿锵有力的声音,在乾清宫的东暖阁响起,朱由校坐在那张宝座上,身体微微前倾,深邃眼眸扫视诸臣。</p> 兵部尚书王象乾、左侍郎赵彦、右侍郎张鹤鸣、上书房参赞大臣魏光绪、史永安等流露出各异神情,内心情绪就更为复杂了。</p> “朕既然特赐熊廷弼王命旗牌,允他在辽便宜行事特权,那就信他可以定辽事,平虏乱。”</p> 朱由校面色平静,“辽左的战况怎样,辽南的整顿如何,辽西的叛乱怎样,他熊廷弼能做到心中有数,朕也信他能心中有数。</p> 不然怎样?</p> 罢免他?</p> 逮捕他?</p> 凌迟他?</p> 依据是什么?就靠这些贻误抵京的辽东急报?说什么熊廷弼有罪,指摘谁谁有失,未免有些太过可笑了吧?!</p> 最近几日,朝中有司热议辽事,争论辽事,讲什么的都有,朕为何迟迟没有表态?就是想看看兵部的态度。</p> 你赵彦,你张鹤鸣,都做了些什么?缘何王卿说一些事,遭到科道上疏弹劾时,你们都不站出来力挺?怎么?大明,难道有两个兵部不成?!”</p> 讲到这里时,朱由校抓起一摞奏疏,狠狠摔在赵彦、张鹤鸣跟前,二人脑袋低垂,不知该说些什么。</p> 谁在推动?</p> 东暖阁内响起道道声响。</p> “熊卿啊熊卿,你在官场的人缘,还真不是一般的差。”</p> 想要统御好幅员辽阔的大明,就必须先将朝堂给统御好,没有中枢表面之安稳,就想着治理好地方,那纯粹是痴心妄想。</p> “还有人大言不惭的讲什么。”</p> 朱由校笑着说道:“要从快到诸镇各地再抽调一批精锐,紧急赶赴辽东驰援,这是何等的可笑啊。</p> 一个个本职不操心,反而操起兵部的心了,这职权划分难道是儿戏吗?兵部所辖职权,难道人人都能干涉了?”</p> 仗打赢了,功是熊廷弼他们的。</p> 东暖阁内的气氛变了。</p> 谁在搞鬼?</p> 可是政治不是请客吃饭,你坐到主位上了,便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一切都处在变化之下,参与的群体多了,分歧是不可避免的,争论是不可避免的。</p> 临阵换帅,此乃兵家大忌。</p> 朱由校算是看明白了,辽东,有着近乎病态的关注,不在战场上打赢建虏一次,这种关注就不会消失,且还会愈演愈烈。</p> 想要获取战略优势,就要先去除掉这种病态关注。</p> 信任太他娘的珍贵了。</p> 哪怕辽东的仗打到最后,辽左丢了,辽南丢了,在辽大军遭到重创,朱由校也断不会怪罪熊廷弼他们。</p> 边陲不用守了?</p> 让他为了所谓的天子脸面,所谓的皇帝威仪,就昧着良心甩锅给底下的人,朱由校办不到,也不可能这样办!</p> 朱由校收敛心神,扫视眼前众人,“差事到底要怎样办,兵部到底有几个,是一个,是两个,上书房去内阁传朕口谕,在大婚期间,谁要再敢妄议辽事,不是兵部的人,瞎掺和兵部的事,那朕就不是先前的态度了。”</p> 从辽左前线爆发战事,朱由校就一个态度,包括他在内,任何人都别想干涉辽前战事,一道指令,一张公文,都别想从京城中枢派至辽东。</p> 兵部尚书王象乾上前作揖道。</p> “卿家有何罪?”</p> 毕竟对辽战略是他明确的,熊廷弼他们作为实际执行者,心里承受多大的压力,没有人比朱由校更清楚了。</p> “这场御前廷议,一个个都好好想想。”</p> “以下犯上的建虏,妄想着通过一场战争,侵占窃取我大明在辽疆土。”朱由校眼神凌厉,继续说道:“在这等形势下,谁讲什么熊廷弼有罪,要早换辽东经略,力保辽局能有变化,那非蠢即坏!!”</p> 仗打败了,过是他朱由校的。</p> “臣等遵旨。”</p> 要说这背后没有算计,朱由校打死都不信。</p> 辽东的整体情况太过复杂,不仅人复杂,而且事复杂,再加上各方的关注,想要去做些改变,就像是徒手攀爬悬崖峭壁,稍稍有疏漏,稍稍有松懈,便会掉进那万丈深渊,摔个粉身碎骨。</p> 都说治国若烹小鲜,可事实上哪有那么简单,有太多的事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间存在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想要去毫无顾虑的处理,那纯粹是痴人说梦。</p> 朱由校坐在宝座上,露出一抹无奈笑意,“朕都没有想到,居然会有这么多人反对你,哈哈,辽左这一战若败了,朕只怕要丢掉些什么了。”</p> 此言一出,令在场众人无不心惊。</p> 这等通俗易懂的道理,即便是再蠢再傻之辈,心里或多或少都明白,可是偏偏在朝就吹起这股风。</p> 辽左的这一战,在朱由校很早开始谋划时,心里就明白一点,只要有针对性的部署选择落实下去,就必然会出现新的变故和影响。</p> 从哪调?</p> 要调谁?</p> 蓟州?宣府?大同?太原?榆林?固原?宁夏?甘肃?还是从山东等地调啊?先前调的还少吗?</p> 国库不空虚了?</p> 朱由校摆手打断道:“依着朕来看,有罪的怕是朕吧!”</p> 既然选择信赖和倚重熊廷弼他们,就必须无条件选择信任!</p> 力挺熊廷弼,这是朱由校必须要做的。</p> “臣有罪。”</p> 地方有钱粮了?</p> 本来就烂透的辽东,朱由校出于种种考虑,不想今后过于被动,为了能抢出些时间,他才选择这场豪赌。</p> 如果辽左这一战真败了,朱由校就会狠下心,彻底舍弃整个辽东,采取新的战略部署谋势,不然动辄向辽东砸银子,那换来的就是肥了一批人的腰包,而大明会被活生生拖死。</p> 而要说辽左这一战赢了,那优势就太多了,很多悬而未决的事情,都能趁着这场大胜推动起来,甚至辽东将变成大明军队的练兵地,建虏将沦为明军的磨刀石,朱由校最想看到的就是这种情况。</p> “去把崔呈秀给朕召来。”想到这里的朱由校,收敛心神,眼神凌厉道:“仓场查到现在,也该到了见分晓的时候了!”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8720/2143027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8720/2143027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