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天使至安南(上)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我靠开医馆闻名全世界 权力巅峰:我从基层步步布局 午夜恐怖故事会 穿到修仙文打爆团宠女主 一首歌拯救一部电影,首首封神 六零小军嫂 都市逍遥医仙 重生为后,凤家丑女不好惹 精灵:谁说超音蝠不行! 见闻天道

是的,张璁他又升官了。 内阁那日经过了一番讨价还价之后,不欢而散。 然后第三日,最新的消息送达承德,得知了“大明仁义会”已经进入安南设立免战区,进行仁义救助的消息之后,整个大明境内臣僚无不夸耀皇帝仁义。 当然,只有内阁和六部堂官,才知道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但为了国家的颜面,他们只能捏着鼻子认了这件事。 然后朱厚照再召集臣僚开会,决定这时给安南国主黎椅一个册封,就当大明是通过仁义会的消息渠道,才知道安南发生了什么事情。 至于草帽海贼什么的,那干大明什么关系? 不认识,不知道,没有档案,你说有记载? 野史! 就这样,鸿胪寺并入礼部,升品,增官。 原本鸿胪寺是一卿、少卿、一丞、主簿。 现在变成二卿(领礼部左右侍郎衔)、四少卿(领礼部侍郎衔)、八丞(领礼部郎中衔)、不限数量的鸿胪寺主簿(领礼部员外郎衔)。 毕竟这群人,是要出海的。 而主簿,主要职能就是负责出海兼职做持节大使,入国之后,就地取消。 总之,只是为了好看。当然这背后也折射了朱厚照对于中枢官的职、衔进行了分流,同时变相增强了中枢对于七部衙门的直接领导,算是集权。 而张璁,就是八丞之一,算是从户部升迁回礼部,领礼部郎中衔,但也是变相给他安排后续的升迁路了。 张璁欣然接受南下。 快马去了胶东,再乘船一路到广州,先给广州的宣宁宣读敕命,将宣宁升官为广东分军区代总兵,但没有给他兼领广东都指挥使。 就算只是镇国府内部的升值。 然后张璁又清点了一下广东的粮食,路过琼州,宣读诏书,琼州组建海南经略府,以南海万里石塘。 海南经略府开辟之后,列中榜科举。 并以迎回传国玉玺,当大赦天下为理由,颁旨对天下各地的赦免进行调整。 比如,边区和海南的大赦,是允许流放至此的官吏罪徒,以落籍的方式,换取祖籍,减免科举两代人的罪责。 倘若不易祖籍,那么只减免一代人的罪责。 对关内诸省,则改为免徭役和差役,但丁银还是没少。 然后罪犯则进行修改,除了谋逆、不孝、杀人一个以上的依旧保持审判。 剩下的截止圣旨颁布之日,全部递减一级罪责,尽可能流放边区。 边区太缺人口了。 尽可能多的给安排人口。 然后,宣读完海南经略府成立的圣旨后,张璁就赶赴清化。 此时踏进大门,看着安南丞相徐质漠港口迎接,笑道:“本官张璁,受命来宣旨。今朝就听一下吧。” “现在?” “陛下有令,此诏当使天下知,本朝顺化蒙古,迎回传国玉玺,乃承天受命之大明国。” 徐质漠瞪大了眼睛,看着张璁,不敢置信。 “怎的?不敢置信?”张璁从身后侍从手中,举起一张布告。 “瞧好了!此乃传国玉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布告上好几个印。 但两方印最显眼,一个是传国玉玺,一个是天子信宝(朝廷对藩属颁发信令之用)。 还有一些则是经手部门的印章,跟在下边。 徐质漠看到布告上的传国玉玺印,和天子信宝,心头一颤。 大明,真的拿回了传国玉玺啊! 难怪开始对外施以仁义。 张璁说明了信息,又宣读了一些场面话,然后读了一下朱厚照命人写的公告,就是告诉大家,天子迎回了传国玉玺,普天同庆。 然后以后各家看诏书的时候,现在诸藩若是朝贡,要注意看,大印两枚,传国玉玺先,天子行宝(赏赐朝贡藩属之用)或天子信宝在后。 宣读完了以后公告之后,就命人直接贴在清化城门,让天下人都去看。 接着清化城,张璁要求立刻见安南王。 “天使不必着急,可先休息一二。” 张璁也没反对,便入了内。 尔后,相关消息和文书,被抄送来了黎椅面前。 “丞相,这……是不是意味着,大明已经解决了北疆?”黎椅有点发虚。 卧槽,这大明要是平了北疆的危机,那保不齐就会南下。 到时候自己当如何是好? “陛下宽心。”徐质漠安抚他说,“大明现在虽然解决了北疆,但是还未解决国中问题。眼下,大明只是对外宣布了其国承天受命,彻底终结蒙元而已。 但草原游牧,时长南下,臣游学大明时,也时时听闻大明正在推行变革,这会导致很多地主们的利益受损。 眼下大明皇帝既然解决了北方,那么就会对南方的士绅下手,未来大明必定会陷入内乱一阵,此时的大明无暇他顾,就是我们重新一统的机会。” “对!对!丞相,这安南,可就全靠你了!”黎椅赶紧学着刘备,拉着徐质漠的手。 眼下,徐质漠展现出来的能力,是相当可以的。 他能安心,全靠徐质漠。 “陛下,话虽如此,但眼下大明仁义会已经出没在战场四周,这批人我们得弄清楚来历。”徐质漠轻声说,“我已经命人探张璁的口风,倘若是真的大明来历,或许咱们得下旨,命各地不得逾距。配合大明,施以仁义。” “这……”黎椅眉头紧锁。 这群人逃到仁义会的地盘,他黎椅以皇命过去,对方推举出来的首领,已经驱逐了他的手下好几次。 可以说乱臣贼子,怎么还得服从大明意见。 “陛下,最关键的是不能落人口实。尤其是,大明的口实。”徐质漠也无奈。 大明仁义会是个高明的招儿,它对于弱小国家而言,是个阳谋,对于有能力反抗大明的人则是阴谋。 眼下安南无力对抗大明,必须尽快对内平叛,那么就必须要遵循大明的意志。 “仁义不失,而攻守之势异也。拜望陛下,徐徐图之。” 徐质漠跪伏在黎椅面前,希望他大局为重。 “罢了,罢了,先按照先生的意思来吧。” 黎椅摆了摆手,叹了一口气离开。 “臣替安南万民叩谢陛下。” 徐质漠松了一口,总算不至于闹出大动乱。 “接下来……张璁。”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9597/617456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9597/617456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