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开幕府(八)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快穿:大佬他过分黏人 女尊重生之边治天下边宠夫 团宠农家小奶包 盲人按摩师:重获光明的幸福 师傅,你听我说 被赶下山后,反手打造无敌仙门! 艾泽拉斯没有巨魔 影视同人之不当恋爱脑 斗罗:改写命运,从比比东开始 四合院:杀猪刀在手再说一句试试

关西合战,威震关西。 整个倭国得知大内氏举族被灭在山口城之后,剩下的大名立刻派人送礼,然后请求鸟浴川幕府接纳。 接着鸟浴川幕府下令,让所有大名接受鸟浴川幕府的军队改造,并且兼并所有土地。 哪怕是关东的大军,也没有任何反抗的想法,上杉宪政让出上杉家家督的位置,交给三岁的上杉谦信,然后自己改回本名,问鸟浴川幕府多要一个世袭的卫指挥使,带着一家子来到了京都。 京都,正在建设之中。 之前从大明日照带来的钢筋水泥,凭空给京都快速造出一座座高楼。 当然因为日本多地震,这些高楼建设的时候,充分加强了钢架,所以这些水泥,造出来的房屋,比原来少了一半。 但能活人。 天皇一家子搬进亮堂的屋舍,不由得感慨还是天朝好。 “你说……你要去大明读书?” 源知仁呆呆的看着自己的弟弟源清彦。 “大明那边总要有人去。”源清彦看兄长的表情,苦笑道,“而且根据大明的研究,近亲不得通婚,不然容易不孕不育、以及各种疾病。我不想再这样下去了。” 最近一段时间,源清彦参加完了关西合战,直接被大明的恐怖震慑。 于是,他就死乞白赖的要拜师尤长功。 但尤长功是个传统文人,最忌讳就是与外藩结交,于是他给源清彦出个主意,让他以倭国王子的身份申报入大明学校。 而在这之前,他负责传授普通的汉文、汉语的基础知识,这样一来他只是负责启蒙,算不上结交。 源清彦最后答应了,然后尤长功开始教他一些简单的汉文,还有一些随船带来的他搜罗的报纸。 其中就有朱厚照当初公开的《禁止三代血亲通婚令》。 源清彦看到了以后,对比了一下自家倭王一系的通婚情况,不由得惊呼大明天子果真啊! 这就萌生要去大明读书的想法。 源知仁看自家弟弟这般决然,表面上勉为其难的答应,心中也松了一口。 毕竟源清彦是有军功的,虽然只是跟着打顺风仗。 但也是真的够猛。 倘若他有心要王位,后柏原天皇不见得能将皇位传给自己。 现在他主动提出去大明当质子,那以后就留在大明好了。 这么想着,源知仁就答应了。 立刻上书,然后安排他为使者,带着一整个使团去大明朝贡。 船队立刻出发,他们很快到达宁波。 下船之后,坐上了宁波赶赴南京的航班。 只是半道上,他们被赶下船,一批军队征辟了船。 “这是怎么回事?”源清彦疑惑的看着匆匆的车队。 而边上,一群人在交流。 “两淮终究是压不住了,造反了啊!” “唉,也不知今年怎么了,苏锡常大旱、凤阳都大疫了。” “唉!听说陛下好像染疾……” “闭嘴!你想要害死我们啊!” “呸呸呸!我胡说八道,别在意,别在意……” 人群的交流,让源知仁有点震惊。 大明好像出现了点问题。 时间要回到今年七月。 朱厚照人在北京,下旨六部搬迁,准备去南京还愿。 倘若之前南京六部还没朱厚照搬空,那么往南京去了,事务也有人处理。 但可惜的是,朱厚照将南京六部空置,所以这一次北京大部分官员,都得带着重要文件副本提前南下,好抓紧在江南搭建一个行政框架。 但问题就在这里,那就是大明朝自从上次朱棣搬迁之后,就很少有这么隆重的南下活动。 所以牵扯的事情太多,千头万绪的。 这么一折腾,差点没把岌岌可危的行政框架给累崩了。 于是朱厚照又增补了一批国子监生观政,充当文吏。 终于,在九月,准备南下。 江南来奏,两件事。 第一,苏锡常大旱,减产过半,在加上本地士绅违反耕地红线,并没有按照实数耕种粮食,欺上瞒下。 甚至有人勾结本地官吏,拿着期货契约作为冲抵,说是会保证到期有粮食供给。 但谁能想到,粮食减产,期货暴涨,很多士绅之前看粮价上涨,兴奋的卖掉了期货,追涨杀跌。 结果到了后边就出事了。 正好和第二件事有关。 第二,八月底,一股台风席卷了整个两淮,黄河泛滥,运河决堤。 按照实录记载,嘉靖二年,也就是正德十八年,本来凤阳要糟运河灾,但因为朱厚照给了地方不少主动权,本地的乡镇自己动手清淤了一波,勉强扛过去了没有糟灾。 但今年,可就惨了。 因为今年是台风直接裹挟巨量水汽过来,两淮这边的河道本来就快扛不住,在加上今年陕西来奏,有雨,秋收大丰。 也就意味着,黄河的水、台风的水同时过来,直接导致黄河水灌入运河,彻底使得河堤决堤。 当然,这背后,还有影子。 朱厚照怀疑是人为炸堤,现在还在排查。 不过江南,也因为这场台风,减产更多。 原本马上就要收获了。 台风一来,暴雨一下,谷子被打进了地里,很快就腐烂。 根本就捡不起来。 雪上加霜啊! 总之,江南因为这一场暴雨,粮价更进一步走高,越来越多百姓活不下去了。 他们也想着跟着大明政策北上算球。 可是,运河崩了。 他们上不去了,现在聚集在淮南各地,又没有工作,只能去码头卖苦力,一群人抢一个工位,已经出现了好几起打架斗殴了,死伤不少人。 于是还未走出北京的朱厚照,就被很多官员催促,应该开海,让船只可以走海北上。 还有人提议,抓紧时间修缮运河,正好现在两淮糟灾,完全可以安排。 朱厚照都没有回复,而是让人立刻调兵进入两淮,开始救灾。 然后调集粮食进来。 一开始效果还是有的。 不过,江南幺蛾子继续闹着,大量潜伏在民间的敌人,开始抛头露面。 朱厚照九月底下旨南下,只不过他走运河带兵南下,皇后和皇长子,则是由渤海舰队护送走海路到登州,然后再转陆路到青岛州。 然后不南下。 居留在青岛州一段时间,安排替身闯过黄海,以防倭寇袭击。 真真假假的。 但不管怎么个解决办法。 朱厚照都要面对已经崩溃的黄淮之间的淮北运河。 十月初六,朱厚照抵达徐州。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9597/617462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9597/617462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