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压制崛起速度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她女扮男装露馅后,皇上沦陷了 震惊:我在新手村苟到系统崩了 季小媪方宸 修改天赋,我让所有天才都破防 蛇君独宠,渣男全家还敢吃绝户? 被姐姐们宠坏 从紫禁城开始签到打卡 四合院:我是刘光奇 龙王出狱 协婚结束后在离婚综艺怀崽了

朱厚照敲着手中的笔,看着“权”这个字。 乡镇户现阶段能起家的,只有镇户。 为什么? 因为他们从军过,朱厚照在军中推行了教育,他们不是睁眼瞎,而是正在崛起的皇权触手。 他们是要顶替不听话的士绅阶级的。 但,也正是因为这个,退役下来的镇户,往往都会给他们安排本地的乡镇官职,或者他们村里的人推举他们上位。 要知道,这年头,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县城,甚至村落,一个出去当兵回来的人,走南闯北了一番,见识是足以唬住很多人的。 他们被信任,于是获得了权利。 又因为从军过,所以天然拥有皇权延伸的特性。 有些品德好的,懂法的,能按部就班的走。 可有些,那可是混不吝。 毕竟第一批跑出来当兵的,要不是活不下去了,要不就是觉得该出去闯荡的。 没胆子,没勇气,他们敢出来? 所以,他们很多敢打敢拼,军事训练磨砺了心智体魄,教育开智更让他们懂得地方律令和国家政策。 他们又是地方从政的根基,天然靠近权利。 一切的一切,都塑造了现在的大明江南乡镇的模样。 他们再蜕变成地主,这个苗头将会在很短时间内,快速爆发。 如果不及时调整,未来地方,就回去了王朝末世了。 朱厚照就很头疼。 因为这一切是他创造出来的。 苗头已经发现,那就得想办法引走或者掐掉。 可是,产业资本开发的阶段,这一切又都是必然会出现的。 产业资本的积累,需要底层廉价原材料的供给。 工农业剪刀差一定会存在。 收割上来的剩余会变成资本,然后投入再生产。 江南这边水网密集,交通便利,天然比北方更容易进入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然后产业资本化,工商业大兴,进一步压低生产成本,对外侵吞市场。 “迁走他们?” “不行,迁走了,权利就真空了。那群商人,会更快攫取权利,然后演化崛起,到时候江南真的有可能直接跨入资本主义时代。商人,可没有多少底线,为了市场和贪婪,只要利润够大,下手必然狠辣。” “那么……只能这么做了吗?” 朱厚照喃喃。 他有了一个主意。 城市和乡镇,直接二元隔离,从而遏制江南新阶级的快速崛起,让他们各自夯实基础,等待未来解禁之后的碰撞。 “也只能这么做了。乡镇户和城市户,得划道了。” 朱厚照眯着眼睛。 之前他已经宣布摊丁入亩了。 那么乡镇和城市必须区划开来,同时将一部分城市进行区划调整,然后供销社得上岗了。 供销社存在的意义,不仅仅是做买卖,更是要搭建一个信息平台。 “乡镇百姓准许工商为业,但不准在城内承租店铺和屋舍。” “城市百姓准许农耕为业,但只能在城市区划要地工作。” “乡镇成立生产大队……村社则成立小队。” 朱厚照最后还是决定开始推行生产大队,但不同的是,这种生产大队,不是农耕,而是队办企业。 生产大队,是要开企业的。 下辖各中队:建筑中队、养殖中队、山林中队、产业中队。 建筑中队:主要负责规划本地的宅第建设,修桥补路,疏通沟渠。 养殖中队:自然是要将村中一些有限资源进行集中,一起办大事。 林业中队:山林特产的研究,比如香菇种植、林木开采,植树造林等。 产业中队:根据各自的禀赋,调整队办产业的侧重,协调各村多余劳力,一起聚集生产。 然后产业中队是要划分成各个小队,要占股,要有拍板权利,并且是一个乡镇内,所有产业,所有队一起分配股份。 有赚大家一起赚,没得赚那就一起亏本。 不得退,只能关停。 意思就是,你要么一起拼命干到公司上市,要么一起完蛋,再要么及时止损,放弃与其他生产大队的竞争。 这样一来,你就算没有干活,年终也能分红。 当然,为了减少个人的分红问题,采用的是户分。 并且每十年,根据新独立出来的在籍户总数进行股权再分配。 生产大队一直保持一般占股。 而生产大队的主体,是皇帝。 本来他对地方农业投资就不少,正好这一次匡起来集中管理,然后自己收割剩余,再给百姓分润。 反正大家倒是一起亏,朱厚照家大业大不怕,可以找补。 但百姓肯定会根据自己的利益,不断调整未来的走向。 最后选择继续竞争还是退却,都无所谓,只要一家起来,就是以前几千家几万家亏损的盈利,绝对不亏。 而在朱厚照的理想状态下,那就是农村百业兴盛,尽可能做到自给自足,然后不断给他生产人口。 每年还能将多余的人口抽调出来,对外派发,充实边疆。 完美。 “接下来,城市户。 调整限制婚育年纪,昭告天下,配套律法。 男二十二才能成婚,并且城市户暂时不征兵十年,科举年纪延后,一样二十二岁才能科举。 并且正科只能科举两次,两次不合格,将再无科举资格。 录科三次,一旦三次不合格,一样再无科举资格。 随后,男子十六开始征算赋(未婚税),一年五豪。 女十六才准成婚,低于十六岁,或者有婚约。 不论口头开始婚契在身,男方所在户口内所有人,流放边疆落户,不得归。 倘若与未满十六女子发生关系者,视为强暴,流放男方所在户口内众人,男方杖三十。 此外,女子十六至三十征未婚者,征算赋,一年一元。” 朱厚照写到这里,手顿了一下。 一年一元,会不会太贵了? 但很快摇了摇头,城市女子,要尽可能外嫁,防止城市内部权利框架联合。 那么有能力留下来联合的,也都是家中真的有实力的。 这群人到时候重点盯着,出问题就流放。 至于城内打工人,要么外嫁女子到乡镇,要么就是引走去边疆。 接下来一段时间,乡镇户籍会变得很值钱,那么会有多少人想着转到乡镇籍呢? “哦对了,还有一条差点忘了。凡录为义子女者,视为亲子。所有子女,依律均分父母遗产,遗嘱赠予者无效。” 那些奴隶,有些没有身份,可有些自作聪明写在了子女一拦上。 那就别怪他动手梳理了。 至于内阁反对与否?他们不会反对,毕竟接下来的大理寺制定律法上,也都会强调子女人身权、生杀权,要得到保护了。 不能单纯一个“孝”、一个忤逆,就给杀了。 这些不孝之徒,岂能一个杀了就解决了? 得流放,戍边屯田去! 但如果父告子,诬,那就得以“无良不足以齐家”之罪,判处徒刑。 在刑法上,朱厚照首次要求将“齐家”写上去。 户主无法做到齐家,那得出不少事情。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9597/617464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9597/6174644.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