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新技术开始发展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月碎撒星河 九天星辰诀 HP霍格沃茨的新生 穷鬼两千年 孽欲人生 御兽崽崽快穿后把诸位天道薅秃了 一半荆棘,一半欢愉 成为假面骑士的我成了守护灵 秦墨秦相如小说全本免费阅读 人在咒回,是一名咒术师

江南,春耕。 朱厚照坐在一台嗡嗡作响的黑疙瘩上,四周跟着一群紧张兮兮的官员和不断擦着额头密密麻麻汗水的工部匠人。 “当!” 一声锣响,隔壁的田地里的老农甩动了鞭子,开始让牛开始耕种。 而朱厚照这边,放开汽笛,将已经加热完全的蒸汽拖拉机启动,放下犁耙,开始破土,然后缓缓的朝前移动。qδ.net “有点慢,功率开大点,加煤。” 朱厚照对随行的张德说。 张德吓了一跳道:“陛下,功率不能一下增加太多,不然会漏蒸汽,甚至可能爆炸。现在是十马力了,够用了。” “加,加到十五!”朱厚照并不在意的说,“要是有什么问题,真当朕不会跑吗?” “是……”张德只能硬着头皮加煤。 接着吭哧吭哧的声音不断响起,时不时因为密封的问题,能感觉到蒸汽在后方喷涌。 当然充气的轮子带着拖拉机加速前进。 很快赶上了耕牛的进度。 隔壁的老农也吓了一跳,赶紧加快抽空鞭的速度,吓唬牛赶紧前进。 终于,在朱厚照耕种完半亩地之后,老农感觉自己应该跟不上了,便放慢了点速度,让牛可以缓一缓。 结果朱厚照听到了一声不小的响动,紧接着机械卡壳的声音,赶紧拉下刹车。 砰的一声,刹车杆断了,然后机器直接趴窝。 “陛下……”张德趔趄,吓了一跳。 “没事。应该是被石头崩到了。”朱厚照无奈的跳下车,让张德下来,同时开启泄压阀,让蒸汽彻底冲出来。 呜呜呜—— “陛下!” 所有官员赶紧围上来。 还有一些则是抓了抓土,一脸兴奋的看着这些土。 “没事,被石头崩到,估计是传动结构出了问题。果然,没有橡胶做胶条,还是不能够极度小型化。” 朱厚照拍了拍这个大疙瘩。 已经能达到美利坚南北战争的蒸汽机拖拉机的水平,唯一的问题就是能效比太低。 这也和材料有关。 朱厚照花了大价钱从泰西搜罗来的所有弹力球,全被拿去做了胶条和轮子,但还不够。 对,轮子是硫化橡胶做出来的充气轮胎,也是能在田地上如履平地的关键。 但还是做了轮子,胶条就不够了! 这台机器,只有几个关键位置用了橡胶胶条。 “陛下!神器啊!有了这个,东北那三亿亩平原,就有着落了!” 捧着土的朱祐枫,一脸兴奋的跑来:“相比较牛耕来说,机械力道更大,能深挖半公步,这样一来表层的树叶能翻入地下,地下的黑土能被翻出来直接耕种。东北林木、冻土这些问题,都能因为被破土深层而被解决。” 朱厚照看了一眼挖出来的土,也笑了笑:“很好,那么就继续深化改进,之后等材料到齐了,我们就定板,先造个一两千台,把北大荒变成北大仓。机械辅助开垦的话,就能解决东北彻底开发的困难。而且这么大的力气,我们也能尽快完成松辽运河的挖掘准备。等松辽运河连起来,大明也能直接从渤海北上控制整个东北,不需要绕一大圈,从朝鲜走了。” 文臣们也都说皇帝圣明。 这能不圣明吗? 谁能想到,皇帝完成了“数理化”的构建之后,工部立刻就有人开始实验,完善基础的定理。 这几年,调用了不少资源,成功完成了力学、物理等等内容框架的搭建。 而一切的内容,大部分都是从《永乐大典》内找到的。 还真别说,永乐大典绝对是古今第一奇书。 工部联合翰林院外加太学府,在永乐大典内翻箱倒柜,居然还朕让他们将各种原理找齐,并且完成归纳整合。 皇帝的阐天释道,换来了脱虚向实的基础物理学全面吹响前进号角。 光是眼前这台不用牛,就吃煤和水汽蒸发运转的机器,就正式告诉所有人。 皇帝的说的气为技巧,理之万相,是绝对的箴言。 技巧,不是奇技淫巧,而是技艺,技术。 只要应用得当,一样能耕地,而且效率高,威力大。 虽然会有毛病,但一边的工匠已经开始检修,很快机器重新燃烧,又开始犁地。 也就是和牛耕的老农差不多时间完成,效率上几乎一样了。 好处也就很明显了,这套机械还能更换后边的器具,甚至能进行收割,这能极大节省人力。 对于东北大平原的开发,也能进入工业农场主的时代。 北大荒,真的有可能变成北大仓。 结束春耕仪式之后,朱厚照就回宫了。 群臣们聚集在一块,难掩的兴奋:“我大明新的时代将会到来,往后机械如果普及,家家户户一台,也就不需要受制于耕牛了。” “可是嘛!好事啊!” “不过听陛下说,蒸汽只是过渡,未来要用更厉害的东西,效率更高,更耐用。” “阐天释道一书,便是未来百年孜孜不倦所求目标!” “善!” 新闻司。 杨慎拿到了内廷送来的明日的头版文章进行检校。 结果打开封皮,看到的画面让他发愣。 黑白画像上,皇帝骑着一头冒着浓烟的“巨兽”,正在笑。 下边还有官员围观、交流的画面,甚至还有农部尚书朱祐枫兴奋的捧着土的表情。 “这……这……” 杨慎懵了。 怎么回事?他看到了什么? “怎么会有这种画片?要怎么印刷?”杨慎的疑惑,被走进来的刊刻署署长崔安打断,“司务,工部送来了一批新的印刷设备,叫做什么厚板玻璃印刷机,说是能方便快捷的印刷带图的报纸。 我来问问,您这里有带图的报纸吗?我这里得去尝试打板印刷。” 杨慎一听,连忙起身:“走,去看看!” “哦哦……” 看着杨慎拿着的文书,崔安也大体猜到,这就是那所谓的带图报纸原件。 很快,他们来到了刊刻署。 这边正在调试印刷机,以及涂抹明胶。 没错,用了大半年时间,朱厚照心心念念的胶片式摄像机的原理,被彻底解决了。 明胶能合成了,就是造价不低。 但对于朝廷而言无所谓,花得起这点钱! 不过好钢用在刀刃上,先拿去更迭印刷术。 将带图的报纸,正式推上历史舞台,才能进一步推进摄影技术的发展。 这是一套完整的产业链。 朱厚照肯定不会放过。 “可带来了?”一个胡乱裹着头巾,满脸胡子的中年人轻咳一声,嗓音沙哑厚重。 “这里。”杨慎递给他还未校对完的头版头条。 中年人只是打开,看到有图和大体内容之后,点了点头。 接着他去制版,用了很多从未见过的溶液,在一个昏暗的房间内完成。 全程有刊刻署的人跟着,杨慎看着他加了各种瓶瓶罐罐,眼底尽是不可思议,这东西能成? 很快,印版制成,就开始印刷。 “现在技术限制,一块印版只能印刷一百二十份,一百二十份印完之后就会模糊,到时候就需要更换,所以一次性制版的时候,按照需要的当量尽可能多制备。”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9597/617479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9597/6174796.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