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章 进一步改善的蒸汽机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开局混沌神体,打造最强不朽帝族! 和前任小叔网恋后我红了 疯了!顶流死对头来我婚礼抢亲了许栀颜云烈 盗墓:爸爸去哪? 从下乡支医开始重走人生路 被读心后,假千金在九零被宠翻了 四合院:老六加持,打造最强人生 人在综墓,卸岭盗魁 肥婆娇妻要逆袭 诡异仙种:从底层杂役开始,一剑诛仙

“陛下!蒸汽机,成了。” 朱厚照在宫中休息了一个星期,陪着自己几个孩子好好熟络了一下,这才算是让这群孩子天天围着他喊爹。 算是尽享天伦之乐。 结果今天,谷大用带着好消息来找他了。 告知了朱厚照完成了蒸汽机。 “果真?”朱厚照闻言一喜,便起身赶紧出发。 来到了蒸汽机研究基地,结果抬眼一看,朱厚照不由的点了点头,因为机器在工作,蒸汽没有像以往一样喷出来,还是很严实的。 “如何?功率怎么样?” “回陛下,功率已经能做到三十马力了!”工匠兴奋的说,“我们并没有使用硫化橡胶,而是改进了垫片和垫圈,这样一来,就彻底完成了。” “哦?没有使用!”朱厚照显然有点诧异,“那成本能压下来吗?” “回陛下,成本不是问题。”匠人嘿嘿一笑道,“我用的垫圈,是火浣布!” 朱厚照闻言思索了一下,边上的谷大用解释道:“陛下,火浣布从周代就有记载,魏晋的时候,更是常常用来织造防火的甲衣。” “防火?布?”朱厚照突然想到了什么说,“那不就是石棉吗?” “石棉?”匠人们面面相觑,好像还真是这么个道理。 谷大用赶紧让人送来石棉的样品,要说从小看着朱厚照长大的太监们有什么本领,察言观色,洞悉皇帝想法,就是他们的本事。 样品送上来,朱厚照一看,果然是石棉。 那就没问题了。 “如果朕想要进一步提升压力,石棉能扛得住吗?”朱厚照问。 蒸汽机走向高压是必须的。 所以,密封很关键。 如果能上一百马力,那么一台蒸汽机,能做的事情就太多了。 匠人们闻言面面相觑,稍稍盘算了一下后,一个叫做梁大义的人说:“回陛下,其实只需要加厚现在这台蒸汽机的高压内膛壁,就能实现两百匹。” 匹,就是千瓦的意思。 大明毕竟没有瓦特,所以搞出来蒸汽机之后,就用马作为衡量标准。 朱厚照也知道相关的概念,所以并没有纠正,只是点了点头说:“那整机的重量,应该是个很严重的问题。” “是的陛下,不过一般情况下,大蒸汽机都是放在工厂的锅炉房单独隔离,需要使用的加煤,上水,等蒸汽上来了,再开始制动……” “不,朕的想法是,看看能不能用到农耕之上。东北的大平原,单靠人力去开发,实在太累人,如果能有一架一百匹马力的蒸汽拖拉机,在辽宁本溪州睡着的那一座煤山,就能拉出来用。而且还能用来开凿松花江到辽水之间的运河,未来大明就能摆脱需要绕一大圈去东北的尴尬窘境。” 朱厚照很清楚,东北干系了整个北方的粮食战略安全。 眼下玉米、土豆的种子已经在南北各地开始试种,最多三五年育种,就能开始全国范围推广种植。 而这个时间,就是大规模平整东北土地,开始开发的时刻。 蒸汽拖拉机不仅能用来犁地,只需要改造输出的力矩和相关零件,还能化身蒸汽动力锯,按照大明的冶金工业,完全可以撑得起东北林木的快速开采。 批量整下来的林木,直接通过运河拉到旅顺,然后造铁包木夹板船,并且直接上蒸汽机。 到时候管你说什么风帆时代了,大明直接一条跳进蒸汽时代。 而东北的巨大林木,就是支撑大明快速跃进的支撑。 当然,前提是,蒸汽机能上一百匹。 梁大义闻言像是想到了什么说:“陛下,其实还有一个方案,能做到陛下想要的效果,就是没办法做到一百匹,但能做到额定七十匹,输出稳定在五十匹。” “说说!”朱厚照很认真的倾听起来。 梁大义随手从边上的桌子,拿来了一沓图纸,随后打开给朱厚照看,并且讲解道:“陛下,臣是湖北人,湖北湖泽众多,耕地割裂,所以臣想着能不能研发一种小马力耕地机,用来应对割裂的山泽湖沼。 但是苦于轮子的材料问题,自己试验了几次,总是没有多少收益。 不过臣改进的这套图纸,能将压力循环利用,尽可能减少每次使用之后的喷发,而且这里还有这里,臣根据师兄吴世友研发的连珠铳药池机构作为灵感,修改成了蜂窝煤状的装填式推拉风箱。”.net 梁大义一本正经的说着他的想法,但朱厚照看得则是一脸懵逼。 他终究不是学机械的,只能看得出来,梁大义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将煤炭尽可能高效利用,提高整机的燃烧效率,和热节省燃料。 但朱厚照一脸古怪的问道:“本身燃煤和蒸汽就是分开的,你这么做有什么效果?不是增加了结构复杂,导致成本上升么?” 朱厚照不懂技术,但他当过老板,懂资本啊! 成本很重要! 资本是什么?资本是贪婪的。 他们既想马儿跑,又不想马儿吃草,当然不吃草肯定是不行的,所以吃草也只能吃得最少。 因此朱厚照稍微一盘算,就知道了眼前这位,是只关注机械的舒适性,但没有考虑成本了。 “这……”梁大义搔了搔头,不过很快他反应过来道:“陛下,其实臣的意思并不是这个,而是这个,循环蒸汽。让蒸汽在离开活塞的时候,引到下一个节点去做功。” “不对,太复杂。”朱厚照看完了他的描述,直接摇头,“成本会增加,而且增加这个机构,有可能导致一旦出现零件损坏,这套机器就会报废。不合理。” 梁大义一愣,仔细一看,确实如此。 朱厚照看他思考,自己又转过头看了一会儿机器,又根据自己以前去游乐园看到的小火车稍微比划了一下。 虽然游乐园的火车已经是电了,但毕竟还保留了蒸汽火车时代的头,所以朱厚照对比了一下眼前这台,以及方才梁大义的图纸之后惊愕说道:“为什么你的燃煤室,要放在身后?不能放在身前?” “身前?”其他工匠闻言都惊愕了起来,接着纷纷走上桌边,看着梁大义的图纸,一二个灵感爆发起来。 没错!梁大义的图纸,将缸体放在了身后,是属于之前朱厚照在南京试验的那台蒸汽拖拉机的延续。 那台拖拉机,需要两个人同时操作,一个在前面看路,一个在后边加煤。 但农用的话,还是放在身前比较合适,因为符合人体习惯的同时,也能节省传动空间。 所有的一切,都能集成在身前,那么机械效率就能得到极大的提升。 "梁头,陛下所言在理啊!你看,把你的燃煤室放在身前,然后这边焊上钢筋做座位,这里加一个明轮,这里安排一个泄压阀和手刹。" “对对对!这样一来,我们可以先烧煤,然后看蒸汽表,到了位置之后,松开部分手刹,接着朝前一拨明轮,这台机器就能行动了,后边控制转向和刹车,后边就能拉东西。 车、犁、耙、耧车等等。 而且这样还能缩小缸体,就一点五公步长的车体,就能满载十五匹,完全能在湖北那种小田多的地方用。” “妙哉!妙哉!”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9597/617483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9597/6174835.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