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8章 医部流派的争端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农家喜得小甜宝 足球:莫谈感情,我只是个AI 归航有你 叶辰姜倾城 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 一考成神 我在足坛刷成就 重生后,只为带领华夏重返巅峰! 祁教授,借个婚 我有一眼可破天

铁穆铋只是蒙人中的代表。 很多蒙人都很愿意从军入伍,因为福利待遇是真的高。 官府每年将牛、羊、皮奶通过以物易物的方式,从关内换来一大批的茶叶、盐、布匹物资拉来,然后分给从军之人。 光是茶叶这一项,就足以节省蒙人将近三成的年度开销,这可不是小数目。 总之,征兵工作很顺遂。 名册发到了镇国府之后,朱厚照翻看着,也很满意。 “抓紧时间对这批新入伍的边民,进行扫盲,尽快将之教化。” “是。” 镇国府的军导官们纷纷应是,朝廷从边区和北地,招募了一批精通两地语言的普通人,准备了两年,将他们变成了一批小学老师,让他们学会拼音、蒙文、汉字,再给他们字典,就可以前往军中,举办夜校,辅佐奖励,快速汉化一批士兵。 朱厚照相信,三年之内,一任义务兵期结束,大明北方诸省、都司,能收获差不多一百万左右的熟悉双语的士、民,再由他们以点带面,不断加强内外联系。 一代人,足够两家冰释前嫌,三代人也就彻底归一了。 不过,除了征兵工作之外。 朱厚照还要面对远征所带来的各种问题。 尤其是疾病。 这个,就需要医部配合。 今天,医部从全国各地,搜罗了一批精通医理的老者到来,正好朱厚照要接见他们。 趁着现在事情忙得差不多了,就让他们去请。 很快,一群苍苍老者,出现在朱厚照面前。 “臣等,参见陛下。” “都免礼。”朱厚照虚扶,这群老者,最年轻的都五十了,最大的一个,九十二,哪怕舟车劳顿,也是面色红润,声若洪钟,中气十足啊。 朱厚照对这群老医者也是尊重的。 赐座之后,才开口:“想来诸位也都接到了朕的想法,都说说看,最近关于医部的发展分科的问题。毕竟,很多人在吵,说分科是不对的,也有人说应该分科,还有人折中了,说可以分大科,但不能分小科。诸位也都是杏林圣手,见解独到,朕想要了解一二。” “回陛下,臣以为,应该分科。但不应该分什么大科小科,而应该分,医术和医理两科。” 一个乌发老者站起来,神情严肃的说:“自宋以来,无能秀才考不中科举,遂去搅和行医。但他们都是半路出家,不善治疗急症和外科,只是读了几本医术,通晓些许药方,就言可以行医。 殊不知,医术,才是关键。 所谓术者,当是亲手而为之。 断腿、外伤、正骨,这些都是医术的手段。 诸如肠痈,这些通过手术,切了阑尾,便能痊愈,但先帝愣是害于刘文泰滥开药方,从而导致驾崩。 此事,倘若臣来行医,必然不会有此祸端。” 朱厚照沉默听着,这老头的话很快引起了隔壁的反驳,双方你来我往,吵得不亦乐乎。 但核心并非分科问题,而是临床派和方剂派的争端。 中医历史上发展,主要是三个派系。 临床外科,针灸按摩,汤药方剂。 也正如这位老者所言,宋代是中医发展的一个分水岭。 方剂派开始压过其他两派,逐渐成为主流。 而核心就在于,考不中科举的秀才,靠读医药书籍,自己摸索,成为了十里八乡的医生。 而他们因为很多是半路出家,没有系统性的学医,所以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就是拿汤方药剂去试错,然后用时间,总结出一条适合本地人所用的手段。 于是,从宋代开始,临床外科,开始衰颓。 因为从医之人,渐渐被方剂派所占据,教授徒弟的也是方剂派,他们连动刀子的外科都不做,指望他们教出来的徒弟会? 所以,宋代一直到清代,临床息息相关的中医派系,基本上算是小派。 后世西医不见得能比中医更厉害,而相反的是,西医主要走的方略,就是中医外科这一脉的延展。 不是中医没有西医的手法,只是受制于技术和宋代以后的式微与断代,这才愣是拖延了一千年的发展时间。 而近代以后,西医进入中土,不用几十年,中国就成了世界最厉害的临床医学国家,就是因为社会观念改变和临床诊断用的机械进步。 这个时代,各种中西医争执,本质上没有吵到点子上。 反而成了迷信方剂和开刀问诊的争斗,都瘸了一条腿,完全没有解决问题。 弘治皇帝死于肠痈,而这玩意儿,对于一些民间圣手来说,不是没得治,而是太医院那群世袭医户怕死不敢动刀。 切了阑尾有何难?难的是怎么处理后续的伤口感染问题。 而这些,在朱厚照推行细菌说,透镜得到大发展之后,医部已经正本,宣布细菌是感染伤口的元凶之一。 所以,临床外科这一类,等于拥有了发展空间。 式微的小派,也在这一次与皇帝会面,提意见的时候,正式吹响号角,发动对方剂派的反攻。 他们不要沦为方剂派的佐贰,宁愿自己分科独立。 “好了。”朱厚照轻咳一声,打断了争吵。 “不管医术、还是医理,都应该协同发展。伤口处理这一块,伤口缝合,处理病菌,确实需要能主刀的医生。人体内的器官,也是需要明确相性。方剂这一块的五行医理,直至今日,还是沿用祖宗的言论。 倒也不是说它有问题,但还是太过晦涩难懂。 方剂、针灸、经络等等,更多是经验总结,理是那么个理,但用却不是谁都懂的。 以至于后人不断翻书,不断释义,大家都难以应对。 所以,分科是可以分,但怎么分,分多少,更多是为了好研究,好有一个方向。 人体说到底,是一个宇宙,既然是宇宙,那就是混沌。方剂、针灸、经络,就是调理阴阳之用。 但宇宙,也是要面对外敌入侵的。 开刀、除菌、更换残破器官,这些也能处理病变的身体,降低调理阴阳的难度。 二者应该相辅相成,而不是相互攻讦。 所以,朕的态度是,支持各派的发展,只要能治病救人,能解决问题,那就是好医术,好医理。” 朱厚照定了基调,他是个实用主义者,懒得掺和医学派系的争斗,因为有竞争是好事,有了竞争,大家也会卷起来发展。 “这样吧,医学大类分成三科:临床医学、方剂药理、伤寒瘟疫。” “其中,临床医学,主要是针对治疗医术,包括什么脾胃派、滋阴派、寒凉派、温补派、乃至急诊、手术、正骨、针灸等内容,都在其中。一切服务于治病救人这个基调。 而方剂药理,这个简单,治病救人久了,有些病症,人可以治理,但也需要特效药应对,如何研究更多的药物进行搭配,提振治疗效率和效果,就是这一科的目的。 最后,伤寒瘟疫,这个是疾控的范畴,面对伤寒鼠疫,天花疟疾等等,富有传染能力的疾病,如何进行控制,就是太医研究的重要方向。 你们以为如何?” “这……” 众老者听完,也说不出个不妥来。 相反,还十分的稳当,既解决了方剂和临床的争斗,更多的无懈可击。 毕竟医术和医理本该就是一体的,药理另外说。 “陛下圣明。”老头们看吵不下去了,也只能偃旗息鼓。 朱厚照笑了笑:“不过,内部怎么分,侧重什么方向都无所谓,重要的是行之有效。”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9597/617486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9597/6174864.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