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朱厚照:朕的庙号最次也得是圣宗 > 第690章 与王守仁论周秦汉制度(下)

第690章 与王守仁论周秦汉制度(下)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云上皇子 签到百年,我已成为魔道巨擘 重生1984老婆孩子热炕头 无限公路就业指南 宋惜惜战北望六月 闪婚后,沈先生每天心跳过速 格子裙 重生天灾前带着全家低调躺平苏云王杰 穿书后我被反派大佬养了 镇武天下:开局召唤宇文成都

朱厚照没有打扰王守仁的沉默和思考。 因为这些内容,都是朱厚照这些年,东拼西凑,找找补补,写小说查资料的时候折腾出来的。 很符合他的史观。 就写了出来。 里头的东西很杂,需要后续的重新整理。 不过现在看看也无妨。 忙了一会儿,朱厚照来到了草坪,打捶丸。 捶丸,就是高尔夫球的前身。 在明代,是一项流行于上流社会的游戏,无论男女老少都喜欢打。 现代的高尔夫球该有的规则,捶丸也有了。 就是比较粗陋,不过朱厚照毕竟曾经混过后世的“上流”,就把捶丸的规矩,和现代高尔夫球规则进行制度化调整。 准备过段时间,开始给“小民”尊严了。 怎么给他们尊严? 活着?像人?还不够。 还要给他们更多的生存方向,将社会进一步进行分工。 然后构筑一个共同信仰。 除了对外远征,让一批没有退路的人去打仗,清理过剩人口之外,还有一个办法。 那就是。.net 体育比赛、彩票梦想、民族信仰、军队职业化。 朱厚照打飞一个,结果力气大了,越过第一个洞,跑到了第二个沙坑洞里,好巧还入洞了。 “陛下好杆法!” 球童兴奋的鼓掌,朱厚照微微一笑。 “陛下。”王守仁来了。 “怎么样?”朱厚照将木质球杆交给身边人,然后看着王守仁。 “陛下如何洞悉这般深刻?”王守仁感慨之余,更多一些沉痛。 他感觉自己,好像每次都会被朱厚照的思维压着。 朱厚照对于制度的分析,有独到之处,但正是因为太过独到,让王守仁总以为这就是社会全貌。 “臣有一个疑惑,既然陛下说,三四代就脱离了原生阶级,不知疾苦,无法与下边同心同感,可为何陛下会……” 王守仁有点犹豫要不要说后续的话,因为感觉很奇怪。 不过朱厚照却无所谓的说:“启蒙的种子,埋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在一个你不曾见过的,混乱的地上,或许就突然长出不符合这片土地的嫩芽。 然后,嫩芽只是嫩芽。 需要成长,需要开花,需要授粉,最后才能结果。 所以,在一个明显不可能长出这样花的土地,长出了别样的果子,就需要让生灵吃了它,再带着它去播种。 这是植物的传播种子的方式。 如果是朕,好吃了,果子就拿回来种。自己的土地长出来了,不见得能长出之前的模样,毕竟南橘北枳嘛。 结果只有品尝了才知道滋味。 种子只是你品尝出滋味之后,选择留或者不留的选择。 第二轮的播种,才是验证。 适合的留下,难吃的刨除。 然后再根据现实的需要,改善光照、改良土壤、培育新的种子。 就这么一代代的照料,一代代的培育。 三代、四代,五代……百代,千代,万代。 事实证明,三皇的会盟,五帝的禅让,演化出了夏代。 夏代之中穿插了各族的习俗、祭祀,然后商代在消灭夏桀的过程,或许是野蛮求活的过程。甚至禅让这个不符合逻辑的制度,都是周公编纂的。 但那又如何?不重要。 重要的是,周制解决了商人的血腥恐怖祭祀的,或者说周制解决了上个时代不给人尊严、体面的问题。 将周礼,或者说一个共同的思想,框住了天下人,让天下人都信了,周礼梦,礼运于天下,大同与天下,一个天下的概念。 周制,奠定了秦国的统一,因为没有周,就不会有天下这个概念,也就不会有天子和皇帝统合。 秦的功绩,在于解决了周制着重于思想而没有解决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地同域,量同衡,币同形的问题。 秦给后世之君都打了一个榜样,只要中央集权帝制能推行下去,四海通风,八荒归一,就不是一个梦。 因为,始皇帝做到了。 就连朕这个皇帝称号,都是他留下来的。 之后是汉代的补充,尤其是儒家入门,解决了秦制的润滑问题,也留下了天命这个后门。 无道、无德,正式被拉上世人视野。 你酒池肉林,你就是无德,你靡靡之音,就是无德,你杀害忠臣良将,你就是无道。 无道无德,那就会有反你。 但朕还是那句话,但凡天子无德而被推翻,必然是失去了控制。 社会动乱频发,土地兼并,民不聊生,于是社会开始洗牌。 最上边的皇帝要干掉,不干掉他,怎么解决利益重新分配的问题,中高层的人,要么战队,要么亲自下场,最后一个最强、最会联合小地主的人,组建新团队逐鹿中原。 功成之后,就开始暗戳戳削大地主。 杀功臣,最为简单粗暴有效。” 朱厚照的话,让王守仁整个人冷汗涔涔:“陛下,此言还是……” “放心,朕也给自己留后门。削大地主的原因很简单,给后来之人,留下上升的空间。社会不流动,就会重蹈覆辙。况且,大地主再把华夏人逼成蛮夷,皇帝作为华夏万民的君主,如父母,岂能不除大地主? 朕与国民,共天下呢!” 朱厚照继续阐述自己的观点,写这篇文章的核心目的并不是简单的说一下,周制、秦制、汉制之间的传承关系,而是再为了新的周礼“明制”作铺垫。 朱厚照要把君主塑造成国民的“神”,要把君主从行政上“虚化”,将君主变成“国”的象征。 否则他费劲巴拉的重启“宗周分封”还是实权给分封又是为什么? 不就是为了,让周制重启,往域外出现“秦制”的可能,用“秦制”威慑“明制”。 “所谓,君为臣纲,君不正,臣投他国。国为民纲,国不正,民起攻之。 君主可以让出行政权,但绝对不能让出军权,因为军权用来稳固江山。 民可以让出行政权,但绝对不能让出监督权,因为这个是用来杜绝官吏乱政的。 君与民同为国家。 国家的兴盛与否,就是天下人的“天命”。 “天命”不是君主一个人简单就能左右的,如果民也不为国,那么这个国就没有天命。 皇帝存在的意义,就是与国民,一起压制中间官吏,不让他们吃了本来属于所有人的利益。 守仁啊。你觉得这套明制,如何?” 王守仁长揖,无话可说。 因为,找不到反驳点。 “缺点还是有不少的。”朱厚照淡淡一笑,“你也不必谨慎,就当是你的课题了,有空与你的徒子徒孙们讲讲,交流交流。 想要将国民一体,就必须厘清,上上下下所有人的权利和义务。 而想要厘清这个权利和义务,就需要开智,给国民开智。 这是基础中的基础。 除了开智,就是需要弥合思想,制定纲领,以纲领作为新的信仰,给朕设计的礼,打上思想的钢印。 世界在变,人心也在变,道德也自然而然的在变。 但有些东西不能变。 比如,生产资料必须想办法公有,尤其是粮食这个要命的东西,必须保证生产的同时,也保证天下人都能吃饱。 朕之前说要尝试做一场试验。 想了半天,朕想到了一个名字叫做——大同国家主义。 大明自朕之后,如果扛不住变革的惯性而亡,那也算是留下了火种给后世。 至少,这个种子得种下。 长出来甜不甜,就留待吃得到的人吧。” “唯!”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9597/617499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9597/6174996.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